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固執心理形成的原因

養生之道網導讀:

固執心理的形成, 很大部分是由於自己的執迷不悟, 錯了, 也要走下去, 不撞南山不回頭。

固執, 一般是貶義的較多, 我們會常常責怪某人說:怎麼就那麼固執。 任憑怎麼勸也要走下去, 即使是錯了, 簡直是執迷不悟嘛, 那麼, 這種固執心理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固執心理形成的原因

您是否曾經有過陷入某事中不能自拔的經歷, 或者像家人抱怨的那樣, 總喜歡“一條道跑到黑”。 不少具有這種行為風格的人最後獲得了成功, 但與之一步之遙的另一面就是固執了。 那麼——固執心理到底是由什麼造成的

固執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那就是雖然他們並不愚鈍, 卻常常陷入某一個絕對沒有好處的事情中不能自拔。 任憑周圍的親戚、朋友、旁觀者如何勸說, 他們總是執迷不悟, 甚至還要找出很多幼稚的理由來欺騙自己, 直到有一天, 當他受盡折磨, 終於解脫的時候, 才幡然醒悟, 追悔莫及。 這種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是司空見慣的現象。

什麼是執迷不悟

執迷不悟指的是人們在認知過程中無法將客觀與主觀、現實與假設很好地區分開來。 如果將自己這種已有的經驗駕馭現實之上, 並過分固化的話, 就產生了執迷不悟。 人本身對事物是有自己認知的, 對事件的態度是由自己的評價來決定的, 而且這種評價是依賴於其自身的經驗。

此外, 心理專家 解釋人的執迷不悟的心理時, 認為這是由認知失調導致的。 他認為, 人都會遇到信念與現實發生衝突的情況, 這種情況就會導致認知平衡失調, 此時, 人們就會感覺難受從而想辦法來恢復心理平衡。 恢復平衡的方式有兩種, 一是承認事實, 一是找到一個理由來維持平衡。 後者就是我們所說的認知失調——當你做決定採取行動或者遇到跟你原先預想的不一樣的信念、情感或價值觀後, 引起內心衝突, 所體驗到的一種心理狀態。

認知失調可能會導致執迷不悟, 但執迷不悟並不一定是由認知失調所引起的。 導致執迷不悟的原因有許多:首先是思維定式, 以前認識事物的習慣可能會影響後來認知事物的方式,

而不會因時因事而進行變化, 這表現為人們的固執;其次, 有的執迷不悟是由於心裡的保護, 有時人們未必認識不了事物的客觀, 只是由於自我防禦機制, 會使人堅持自己的看法。 這就是說我們在勸解別人的時候語言要恰當, 如果不恰當的話, 兩人會因為言辭爭論, 而不是因為事情本身;再者, 有的是由認知失調引起的, 比如說曾經有一個女孩深陷愛情騙局, 別人一眼就看得出來是在騙她, 但女孩子就堅持認為那個男人是愛她的。 這就是另一種的固執。

執迷不悟常見嗎

每個人都會產生過執迷不悟心理, 這是很常見的。 人在認知時會依賴於自己的經驗, 受主觀影響, 有時認知會偏離客觀事實。

就比如說“旁觀者清”, 就是因為旁觀的人沒有先入為主的那種經驗和情緒, 能夠比較客觀地看待事情, 故而在一定程度上“清”。

在現實生活中, 就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一位女士談道:有時候自己太過自信, 覺得自己什麼都行, 所以就覺得以後的每一件事情自己也可以做到。 同時又想著“你們說不行, 我偏要試一試, 證明給你們看, 你們都是錯的”。 還有人說:也說不好為什麼會那樣, 只是覺得有樣東西自己沒有嘗試過, 很想試一試。 有時別人也說了, 自己心裡也覺得可能會失敗, 但是又隱隱覺得有成功的希望, 就有強烈的欲望去試一試。

如何調整執迷不悟心理

執迷不悟對人的影響, 要依賴於其主觀的定義。 如果你堅持的是對的,

那麼其正面的影響就要大些, 有的時候成功與固執只有一步之隔。 但如果以此固化自己的思維, 會導致前進的停滯, 無法創新。 如果是因為自我保護而產生的固執, 那會使自己無法客觀地認清事物, 只是在一味地逃避。 她說, 我們應當用開放的意識, 去分析利弊。 對於負面的影響, 要分清楚好處與壞處, 那麼這種影響會減輕。 如果只是一味地逃避、自卑或是與他人缺少溝通, 負面的影響就會增大。

人們在認知過程中, 要認清現實與假設、主觀與客觀。 遇到事情應當理性, 提醒自己情緒會讓自己的認知有偏差;任何事情對事不對人。 不要將人與事情聯繫起來, 不要帶著成見去認知。

至於認知失調導致的執迷不悟, 調整的途徑有三:一是改變或否定認知的一個因素,二是對兩個認知因素重新進行調整,三是再增加一個能夠減輕這種痛苦的因素。

固執心理的形成原因簡單來說就是執迷不悟,有這樣的心理最好先改變自己的認識,多聽聽他人的意見,會讓自己少走很多的彎路。

調整的途徑有三:一是改變或否定認知的一個因素,二是對兩個認知因素重新進行調整,三是再增加一個能夠減輕這種痛苦的因素。

固執心理的形成原因簡單來說就是執迷不悟,有這樣的心理最好先改變自己的認識,多聽聽他人的意見,會讓自己少走很多的彎路。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