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是一項怡養性情, 增益身心的運動。 過去許多文人墨客把“煙波垂釣”視為文雅活動, 相傳, 輔佐周文王打天下的薑子牙, 曾垂釣于渭水之濱。 三國的諸葛亮垂釣, 為的是轉移一下心情。
夏天每當你來到池塘邊, 在繁茂的樹蔭下, 清風吹拂, 可閱繁茂生長萬物之氣態, 聞斜陽中蟬鳴, 視綠波中“白浮”跳躍……尋得這舒悅和寧靜, 自然心地清涼, 驅煩抑躁之情志, 是多麼愜意啊!而經常體驗這種怡樂之情, 自然有利於健康, 益壽延年。 明代李時珍曾指出, 垂釣能解除“心脾燥熱”。 暑天炎熱的氣候往往使人煩悶, 焦躁,
垂釣的地方, 往往地域遼闊, 或水面寬廣, 或植被繁茂, 少有污染。 據測試, 江河湖邊的空氣中負離子含量多, 氧氣充足。 在恬靜的河邊垂釣, 遠離城市雜訊, 避免了雜訊對人體的侵害, 大大有利於心理的平衡和生理的健康。
古人講:“湖邊一站病邪除, 養心養性勝藥補。 ”釣魚之所以養心養性, 是由於垂釣是用腦、手、眼配合, 靜、意、動相助而成的。 垂釣之際, 眼、腦、神專注於浮標的動靜, 不聲不響, 意在丹田, 形靜實動, 對提高人的視覺和頭腦靈敏的反應能力, 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靜心釣魚的時候, 人會自覺排除雜念, 自然地消除一切煩惱、憂慮, 閒適安靜地進入到養性的境界之中, 十分有助於人們提高對精神壓力和心理壓力的承受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 垂釣要避免酷日曝曬, 以防中暑, 並應避開濕滑之地, 以免滑墜, 發生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