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詠春拳教學 詠春拳的十二式藤圈手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 博大精深, 分為很多流派、很多套路。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講解的是一種拳法——詠春拳。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詠春拳。 那具體怎麼練呢?今天小編就教大家詠春拳的十二式藤圈手、以及詠春拳的四門原理和詠春拳的特點。

詠春拳的十二式藤圈手

詠春拳的十二式藤圈手是詠春拳入門的一種基本功, 對練習詠春拳者來說是不可缺之的, 但是又經常被詠春門人所忽略。 詠春拳的十二式藤圈手包含了詠春拳上三路的主要心法、手法和身法。

通過藤圈有限的空間來規範練習者出手的角度,

方位和力量。 增加肩, 肘, 腕三個關節和韌帶的柔韌性和靈活性。

加強雙手配合使用的流暢協調性別。 並可通過藤圈和橋手間的相互作用提高橋手的聽勁能力。 並可快速, 準確, 自然地表達詠春拳的守中用中, 沉肩墜肘, 含胸拔背的要求。 從而使詠春拳手能潛意識應用子午線攻防技巧的習慣。 為以後練習小念頭, 沉橋, 標指, 木人樁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果你掌握了詠春拳的十二式藤圈手的話, 就基本上知道了詠春拳的核心思想。 為你以後在近身搏擊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還望各位學習詠春拳的武者, 不要忽視它, 好好學習它、珍惜它, 對你以後拳法的加強有著很大的作用。

總式

代表了整個藤圈手的主要思想, 詠春拳術的手法的主要難度都包含在內,

只要練號總式, 基本解決詠春拳術的招式的定型問題。

松肩

主要練習肩關節的柔韌性和靈活性。

裡練陰陽掌

練習歸錚的原理, 更易表達詠春拳的中線原理。

圈手

練習腕部的柔韌性和靈活性, 詠春拳的招式變化大多表現在腕部。

枕手

練習向下切橋的發勁方法。

外廉

為詠春拳的主要手法之一, 練習在中線直出直入的攻防技法之一。 有裡練陰陽掌為基礎, 就較易解決此式。

耕手

為詠春拳的代表手法之一, 特點在於中線切面轉換手橋, 難度不大, 但常用, 建議多練。

撲翼掌

兩手腕掛在藤圈, 限制兩手橋的變化空間。 主要學會左右轉腰化勁和發勁。

三品掌

為詠春拳非常有代表性的手法。

主要表達拍打、耕打和攤打。 練好此手法, 就更易在運作中變換手法。

半攤膀

和耕手為姐妹手法, 方向相反。

內廉

和外廉手為姐妹手法, 外廉手是一手橋由中線向外遮攔發勁, 一手配合沖拳發勁的攻防手法。

三星捶

以藤圈掛在手腕上, 利用藤圈的限位和圓的原理連續沖拳, 產生的離心力, 自然地增加出拳的頻率, 同時增加手橋的力量。

詠春拳“四門”原理的運用

“招法快如閃電”及“手法之防護風雨而不透”估計是詠春拳給人的最大印象了。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招法快如閃電”及“手法之防護風雨而不透”這兩點呢?以及怎麼用他來有效地保護自己呢?這裡就涉及到了詠春拳“擋四門”原理了。

所謂的“四門”, 也就是在身體的正面劃出一個四方形的面積,

然後再在此四方形面積內劃分為4塊面積均等的方形區域作為對方攻來時各種格擋法的依據(如右圖所示/本圖為李小龍早年所繪)。 此“四門”之標準是高不過眉、寬不過兩肩、低不過腿。

具體施用標準如下

一、前手上半側為“高外側門”:該處主要用來防禦攻向已方頭部右側的打擊動作, 而且無論對方用何種動作(包括拳或掌)向此處攻來時, 我方都可用前手迅速將之擋至外側。

二、後手的上半側為“高內側門”:該處主要用來防禦敵方攻向已方頭部左側的打擊動作, 而且無論對方用何種動作向此處攻來, 我方都可用後手迅速將之擋至外, 或擋向右側。 記住, 此時須一手防禦另一手迅即攻擊, 亦即做到“攻守合一”,

在手部格擋的同時, 身體儘量不要有左右的擺動動作, 以免影響自己的重心平衡。

三、前手的下半側為“低外側門”:主要用前手之外腕部來做短促快速的格擋動作, 也就是用來防禦對方攻向已方右肋、右腰等右側要害處的打擊動作, 例如可用來防禦對方的低位拳法或快速踢擊動作。

四、後手的下半側為“低內側門”:主要用來防禦對方攻向已方身體左側要害處的攻擊, 例如用來格擋其低位拳法或是中位踢法等, 擋觸的部位仍然是外腕部(亦即腕骨之下鋒處), 在實戰中運用本動作時應做“雙手同步動作”, 也就是左手擋出的同時, 右手亦果斷出擊並準確擊中了對手。

詠春拳的特點

詠春拳是一種十分科學化和人工化的拳術。 其長處在於埋身搏擊。它拳快而防守緊密,馬步靈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備及守攻同期,注重剛柔並濟,氣力消耗量少。

詠春拳就其理論、心法、手法等創有小念頭、尋橋和標指等三拳套及木人椿法。更配合黏手練習以訓練及敵橋手雙接後的感覺和反應。詠春拳用一種叫做“寸勁”之發力方法來攻擊和防守。理論和心法方面注重中線、埋踭、朝面追形、左右兼顧、來留去送、甩手直沖等,以最短距離和時間去進攻和防守。

以下是詠春拳特點之逐項陳述

(一)理論和心法

(1)中線理論

中線者由人體頭頂至尾閭(尾龍骨)之線。若將敵我之中線連接便成一個中線平面。若配合(朝面追形)我們在進攻和防守方面是絕對的有利。在進攻方面我們沿著中線配合(朝面追形)向敵方中線攻擊,這是敵我最短之距離;同等拳速,拳軌近者當然較快擊中。再者我們若問敵方左或右攻擊,對方很容易卸去我們之力。但若我們向敵方中線攻擊,對方則甚難卸力,而且受力較重。在防守方面我們守中線,配合(朝面追形)及沿著中線平面以分水方法去消解,這也是消法之最短行軌。

(2)朝面追形

與對方朝正面對面者為“朝面”。若不能“朝面”(如對方面向其他方向)我們之面沿著中線平面追望對方中線之形者是為“追形”。

詠春對敵時盡可能是正面朝敵的。不論敵方環繞著我走向任何方向我們必定朝面追形向著敵方。其好處如下。

①防守方面:簡化敵人向我們進攻的來向。因為正面之攻擊,敵人向我們進攻之來向只限于九路。九路者即左上、左中、左下、中上、中中、中下、右上、右中、右下。因此我們對敵人來勢較易捉摸。

②進攻方面:配合中線理論,我們較易擊中目標及敵人受力較重。

③出手快而影小:雙手能同時到達敵人,所以出手時不用轉動肩頭,因此出手之影(先兆)會很少,而且左右手很易互相兼顧。

(3)埋踭理論

詠春出手或防守大多數是手踭緊貼著中線平面的。好處如下。

①巧方面:可搶中線以達最短距離和最重之攻擊。

②守方面:一方面埋踭本身已保護身體若干重要部分,另方面守中線以達最短距離之防守。

(4) 收踭理論

詠春出手後(不論是攻或守),手和手臂均不再蓄力,手踭屈曲是為收踭。這樣除了有利自己同一雙手能立刻再作攻擊外,在防守方面使敵方難以取我們之關節並守位方面亦會較緊密。

(5)“來留去送”心法

“來留”者對方向我擊來之手法,我們除了消外最好盡可能將其留住,以便利用詠春橋手相接之感覺將其控制。“去送”者,當敵方強力向我們擊來,我們利用手法,把擊來之方向改變,令其攻擊不能擊中我們,若可能我們應當再加力順其勢向改變後的方向送去,令敵方失勢或招式用老。

(6)“ 甩手直沖”心法

“甩手”者是當對方突然將與我相接之橋手撤去(不論向任何方面)。每當對方“甩手”,我們應以第一時間發招沖出直攻敵方為之“直沖”。“來留去送”和“甩手直沖”心法,是從黏手練習鍛煉出來的。

(7)守攻同期

當我們消對方之攻擊時,在可能範圍內我們應同一時期發招攻向對手,這樣將會由被動變主動而達到後發制人。

(8)其他輔助心法

①不消“過籠”(過頭):詠春消手以能消對方來手而不超過防守所需範圍為原則。對方來手若不可能擊中我們,我們則不需要運用任何消法。不消“過籠”可以減少氣力和時間的消耗。消後反擊敵當會更快。

②不“追手”:“追手”者,離開防守所需範圍來追著去接觸對方橋手也。詠春拳長於橋手相接後之感覺和反應。所以初學詠春拳者很容易下意識地犯“追手”的錯誤。若敵橋手不在我之防守範圍內,我們不要追著去接觸其他橋手,反之應該趁機向敵攻擊以求擊敵。若對方用橋手消我們之攻擊,我們便達到接觸對方橋手之目的;這是“尋橋”方法之一。

③不“沖身”:詠春出手(攻或防)、馬步上落和轉變都要以維持重心為原則。儘量減少被對方借力機會而至“失形”。“失形”,即失去重心而不能保持對敵之平衡狀態也。

④不需借助位置而發力:詠春拳的“攻”與“守”皆以能鍛煉到從任何位置都可以發力為原則。換句話說,無論手在何處皆能發力不從心消對方來手或向對方攻擊而不需要將手收回或提高已某一位置來幫助發力。

(二)“寸勁”乃詠春拳用作攻防之勁力,亦稱“彈勁”或“短勁”

這是一種短暫而有爆發性和能於短距離內發出殺傷力擊敵之勁力。“寸勁”是從小念頭,扯空拳及打沙包等鍛煉。

(三)黏手練習,其目的是

(1)鍛煉與敵方橋手接觸後之感覺和反應。

(2)鍛煉製造和尋找敵方之空隙。

(3)鍛煉雙手之左右兼顧和一心二用。

(4)鍛煉詠春拳心法如“來留去送”、“甩手直沖”、“不消過籠”、“不追手”等等。

(5)練習攻,防手法與組合。

(6)練習手法與馬步之配合。

感覺者乃是當雙方橋手相接後,對方有沒有破綻和空隙,對方力度之方向和轉變如何,以及對方之攻擊和防守中有沒有破綻等所有“資料”的體會。詠春拳特別注重感覺和反應。

我們認為用眼吸收後而發出之反應是較橋手相接後感覺之反應慢。因為從眼看到要經神經線傳上大腦,然後大腦才下命令去作適當反應。然而橋手相接之感覺反應乃是走捷徑的經由脊骨神經而發出的,所以反應較快。經過適當鍛煉後橋手相接之感覺和反應當會達到。

總結:經過上面小編的細緻解說,你知道詠春拳的基本功十二式藤圈手了嗎?知道練習它有什麼要求了嗎?詠春拳這門拳法的特點有哪些呢?什麼是詠春拳的四大原理呢?相信看完文章之後,你對詠春拳有了更深的認識。

其長處在於埋身搏擊。它拳快而防守緊密,馬步靈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備及守攻同期,注重剛柔並濟,氣力消耗量少。

詠春拳就其理論、心法、手法等創有小念頭、尋橋和標指等三拳套及木人椿法。更配合黏手練習以訓練及敵橋手雙接後的感覺和反應。詠春拳用一種叫做“寸勁”之發力方法來攻擊和防守。理論和心法方面注重中線、埋踭、朝面追形、左右兼顧、來留去送、甩手直沖等,以最短距離和時間去進攻和防守。

以下是詠春拳特點之逐項陳述

(一)理論和心法

(1)中線理論

中線者由人體頭頂至尾閭(尾龍骨)之線。若將敵我之中線連接便成一個中線平面。若配合(朝面追形)我們在進攻和防守方面是絕對的有利。在進攻方面我們沿著中線配合(朝面追形)向敵方中線攻擊,這是敵我最短之距離;同等拳速,拳軌近者當然較快擊中。再者我們若問敵方左或右攻擊,對方很容易卸去我們之力。但若我們向敵方中線攻擊,對方則甚難卸力,而且受力較重。在防守方面我們守中線,配合(朝面追形)及沿著中線平面以分水方法去消解,這也是消法之最短行軌。

(2)朝面追形

與對方朝正面對面者為“朝面”。若不能“朝面”(如對方面向其他方向)我們之面沿著中線平面追望對方中線之形者是為“追形”。

詠春對敵時盡可能是正面朝敵的。不論敵方環繞著我走向任何方向我們必定朝面追形向著敵方。其好處如下。

①防守方面:簡化敵人向我們進攻的來向。因為正面之攻擊,敵人向我們進攻之來向只限于九路。九路者即左上、左中、左下、中上、中中、中下、右上、右中、右下。因此我們對敵人來勢較易捉摸。

②進攻方面:配合中線理論,我們較易擊中目標及敵人受力較重。

③出手快而影小:雙手能同時到達敵人,所以出手時不用轉動肩頭,因此出手之影(先兆)會很少,而且左右手很易互相兼顧。

(3)埋踭理論

詠春出手或防守大多數是手踭緊貼著中線平面的。好處如下。

①巧方面:可搶中線以達最短距離和最重之攻擊。

②守方面:一方面埋踭本身已保護身體若干重要部分,另方面守中線以達最短距離之防守。

(4) 收踭理論

詠春出手後(不論是攻或守),手和手臂均不再蓄力,手踭屈曲是為收踭。這樣除了有利自己同一雙手能立刻再作攻擊外,在防守方面使敵方難以取我們之關節並守位方面亦會較緊密。

(5)“來留去送”心法

“來留”者對方向我擊來之手法,我們除了消外最好盡可能將其留住,以便利用詠春橋手相接之感覺將其控制。“去送”者,當敵方強力向我們擊來,我們利用手法,把擊來之方向改變,令其攻擊不能擊中我們,若可能我們應當再加力順其勢向改變後的方向送去,令敵方失勢或招式用老。

(6)“ 甩手直沖”心法

“甩手”者是當對方突然將與我相接之橋手撤去(不論向任何方面)。每當對方“甩手”,我們應以第一時間發招沖出直攻敵方為之“直沖”。“來留去送”和“甩手直沖”心法,是從黏手練習鍛煉出來的。

(7)守攻同期

當我們消對方之攻擊時,在可能範圍內我們應同一時期發招攻向對手,這樣將會由被動變主動而達到後發制人。

(8)其他輔助心法

①不消“過籠”(過頭):詠春消手以能消對方來手而不超過防守所需範圍為原則。對方來手若不可能擊中我們,我們則不需要運用任何消法。不消“過籠”可以減少氣力和時間的消耗。消後反擊敵當會更快。

②不“追手”:“追手”者,離開防守所需範圍來追著去接觸對方橋手也。詠春拳長於橋手相接後之感覺和反應。所以初學詠春拳者很容易下意識地犯“追手”的錯誤。若敵橋手不在我之防守範圍內,我們不要追著去接觸其他橋手,反之應該趁機向敵攻擊以求擊敵。若對方用橋手消我們之攻擊,我們便達到接觸對方橋手之目的;這是“尋橋”方法之一。

③不“沖身”:詠春出手(攻或防)、馬步上落和轉變都要以維持重心為原則。儘量減少被對方借力機會而至“失形”。“失形”,即失去重心而不能保持對敵之平衡狀態也。

④不需借助位置而發力:詠春拳的“攻”與“守”皆以能鍛煉到從任何位置都可以發力為原則。換句話說,無論手在何處皆能發力不從心消對方來手或向對方攻擊而不需要將手收回或提高已某一位置來幫助發力。

(二)“寸勁”乃詠春拳用作攻防之勁力,亦稱“彈勁”或“短勁”

這是一種短暫而有爆發性和能於短距離內發出殺傷力擊敵之勁力。“寸勁”是從小念頭,扯空拳及打沙包等鍛煉。

(三)黏手練習,其目的是

(1)鍛煉與敵方橋手接觸後之感覺和反應。

(2)鍛煉製造和尋找敵方之空隙。

(3)鍛煉雙手之左右兼顧和一心二用。

(4)鍛煉詠春拳心法如“來留去送”、“甩手直沖”、“不消過籠”、“不追手”等等。

(5)練習攻,防手法與組合。

(6)練習手法與馬步之配合。

感覺者乃是當雙方橋手相接後,對方有沒有破綻和空隙,對方力度之方向和轉變如何,以及對方之攻擊和防守中有沒有破綻等所有“資料”的體會。詠春拳特別注重感覺和反應。

我們認為用眼吸收後而發出之反應是較橋手相接後感覺之反應慢。因為從眼看到要經神經線傳上大腦,然後大腦才下命令去作適當反應。然而橋手相接之感覺反應乃是走捷徑的經由脊骨神經而發出的,所以反應較快。經過適當鍛煉後橋手相接之感覺和反應當會達到。

總結:經過上面小編的細緻解說,你知道詠春拳的基本功十二式藤圈手了嗎?知道練習它有什麼要求了嗎?詠春拳這門拳法的特點有哪些呢?什麼是詠春拳的四大原理呢?相信看完文章之後,你對詠春拳有了更深的認識。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