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方劑>正文

枸杞子丸

枸杞的功效與作用子的功效與作用丸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枸杞子

【處方】枸杞子30克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30克 黃耆30克(銼)雞膍胵45克(微炙)栝樓根22克 澤瀉的功效與作用15克 牡丹15克 山茱萸15克 麥門冬45克(去心, 焙)牡蠣的功效與作用30克(燒為粉)桑螵蛸22克(微炒)車前子22克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 煉蜜和搗二三百杵, 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腎消, 久渴不愈, 精神困乏, 小便數多, 心神虛煩。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時以粥飲送下30丸。

【摘錄】《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

《聖濟總錄》卷一八五:枸杞子丸

【處方】枸杞子(湯洗)2兩, 菊花的功效與作用(揀淨)2兩,

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酒浸1宿, 切, 焙)2兩, 桂(去粗皮)2兩, 黃耆(塗酥炙, 銼)2兩, 牛膝(酒浸1宿, 焙)2兩, 生幹地黃(酒漫1宿, 焙)2兩, 遠志的功效與作用(去心)2兩, 山芋2兩, 柏子仁(酒浸, 焙炒)1兩半,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兩半, 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

【制法】上為末, 以浸藥酒煮麵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平補心腎, 延年駐顏。 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 空心用溫酒或鹽湯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八五

《聖惠》卷四十九:枸杞子丸

【處方】枸杞子3兩, 乾薑1兩(炮裂, 銼), 白術1兩, 川椒2合(去目及閉口者, 微炒去汗), 吳茱萸3分(湯浸7遍, 熔幹微炒), 陳橘皮1兩(湯浸, 去白瓤, 焙)。

【制法】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痃癖冷氣, 不能飲食, 四肢羸瘦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 食前溫酒送下。

【摘錄】《聖惠》卷四十九

《直指》卷十七:枸杞子丸

【處方】枸杞1兩, 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酒浸, 研, 焙)1兩, 白茯苓1兩, 黃耆(炙)1兩, 牡蠣粉1兩, 牛膝1兩, 熟地黃(洗)1兩, 麥門冬(去心)1兩, 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微炙)1兩半, 桑螵蛸3分, 瓜蔞根3分, 山茱萸半兩, 牡丹皮半兩。

【制法】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腎, 久渴困乏, 小便滑數。

【用法用量】每服50丸, 食前粥飲送下。

【摘錄】《直指》卷十七

《楊氏家藏方》卷二十:枸杞子丸

【別名】老鴉丹

【處方】枸杞子1兩, 苣勝子1兩, 菟絲子(酒浸軟, 別搗)1兩, 覆盆子1兩,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洗, 焙)1兩, 熟幹地黃(洗, 焙)1兩, 幹山藥的功效與作用1兩, 白茯苓(去皮)1兩,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藥1兩, 白術1兩, 白疾藜(炒去刺)1兩, 牛膝(酒浸1宿)1兩, 香白芷1兩, 延胡索1兩,

蓽澄茄1兩, 破故紙2兩(炒)。

【制法】上為細末, 用無灰酒煮麵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候幹, 以蒼耳葉罨1宿。

【功能主治】滋補真元, 通流血脈, 潤澤顏色, 久服烏髭須, 延年耐老。 主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 空心溫酒或鹽湯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二十

《聖惠》卷五十三:枸杞子丸

【處方】枸杞子1兩, 白茯苓1兩, 黃耆1兩(銼), 雞??胵1兩半(微炙), 栝樓根3分, 澤瀉半兩, 牡丹半兩, 山茱萸半兩, 麥門冬1兩半(去心, 焙), 牡蠣1兩(燒為粉), 桑螵蛸3分(微炒), 車前子3分。

【制法】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腎, 久渴不愈, 困乏, 小便滑數, 心神虛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 食前以粥飲送下。

【摘錄】《聖惠》卷五十三

《明醫指掌》卷六:枸杞子丸

【別名】枸杞丸

【處方】枸杞子4兩, 南星2兩,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2兩,

黃柏(酒炒)4兩, 蒼術(鹽炒)3兩, 山楂的功效與作用3兩(去核), 白芷2兩, 神曲(炒)2兩, 滑石(炒)3兩, 昆布4兩, 吳茱萸4兩。

【制法】上為末, 酒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木腎。

【用法用量】枸杞丸(《仙拈集》卷二)。

【摘錄】《明醫指掌》卷六

《聖惠》卷八十一:枸杞子丸

【處方】枸杞子2兩, 牛膝1兩(去苗), 熟幹地黃2兩, 漏蘆3分, 當歸3分(銼, 微炒), 酸棗的功效與作用仁的功效與作用3分(微炒), 人參1兩(去蘆頭),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3分(去蘆頭), 羚羊角屑3分, 桂心3分, 白茯苓1兩, 黃耆1兩(銼), 羌活3分, 麥門冬1兩(銼, 去心, 焙), 五加皮3分, 白術3分, 芎?3分,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半兩(炙微赤, 銼)。

【制法】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產後風虛勞損, 四肢疼痛, 心神虛煩, 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 以溫酒或荊芥湯送下,

不拘時候。

【摘錄】《聖惠》卷八十一

《聖惠》卷九十八:枸杞子丸

【處方】枸杞子2兩, 熟幹地黃1兩, 人參(去蘆頭)1兩, 茯神1兩, 附子(炮裂, 去皮臍)1兩, 覆盆子1兩,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1兩, 薯蕷1兩, 菟絲子(酒浸3日, 曬乾, 別搗為末)1兩, 肉蓯蓉(酒浸1宿, 刮去皺皮, 炙幹)1兩, 石斛的功效與作用(去苗根, 銼)1兩, 山茱萸1兩, 桂心1兩。

【制法】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顏色, 養精氣, 壯筋骨, 強力倍志。 主虛損。

【用法用量】每日服30丸, 漸加至40丸, 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聖惠》卷九十八

《攝生眾妙方》卷二:枸杞子丸

【處方】枸杞子8兩, 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2兩(酒洗), 熟地黃2兩(酒洗), 天門冬(酒洗, 去心)2兩, 麥門冬(去心)2兩, 當歸(去蘆, 全用, 酒洗)4兩, 白芍藥(酒拌勻, 曬乾, 炒)2兩, 鎖陽的功效與作用(酥炙)2兩, 人參(去蘆)1兩,黃柏(酒炒,忌鐵)1兩。

【制法】上除枸杞子、生熟地黃、天麥門冬搗膏外,餘各為細末,同前藥搗勻,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養。主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淡鹽湯送下。

【摘錄】《攝生眾妙方》卷二

人參(去蘆)1兩,黃柏(酒炒,忌鐵)1兩。

【制法】上除枸杞子、生熟地黃、天麥門冬搗膏外,餘各為細末,同前藥搗勻,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養。主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淡鹽湯送下。

【摘錄】《攝生眾妙方》卷二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