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會“表達情緒”的膽囊炎

“膽囊炎”, 中醫又稱“膽脹”, 是因為膽腑氣機通降失調引起的, 以右脅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 經過B超或CT檢查很容易診斷。

在一般人看來 , 膽囊炎似乎與情緒變化並不“搭幫”, 但是我們經過長期大量觀察發現 , 大多數膽囊炎的發生、變化、加重與患者情緒變化密切相關。

一位 52歲的女性, 患膽囊炎 1年餘, 服用過多種中西藥治療, 效果不甚明顯, 時輕時重。 近日, 她來到醫院求治。 自述時時右肋下脹痛, 口幹, 晨起口苦, 大便秘結, 打飽嗝。 專家為瞭解患者的發病原因, 詳細追問病史。 患者講 :1年多前老父親病逝後, 自己悲傷過度出現右脅肋不適,

未予以重視 ;不久後繼母因承受不了父親故去的打擊而跳樓自殺。 這之後, 她右脅肋脹痛日漸加重, 後到醫院診查, 確診為“膽囊炎”, 於是開始服用一些藥物治療。 在治療期間, 她內心一直不平靜, 沉浸在對逝者的追憶與悲痛中。 雖然 1年多來服用了不少藥, 但膽囊炎總是時好時壞。

經詢問還得知, 這位患者性情溫和, 待人和藹, 對任何事情都很認真負責。 專家從醫學的角度分析了這位患者的發病原因 :經歷了接連失去親人的打擊, 心理問題反映到了軀體上, 從而產生了一系列的不適, 如脅肋脹痛等症狀。 專家通過辨證認為, 該患者為陰柔之症, 為“肝鬱脾虛”型。 在治療上首先對該患者進行了“疏導療法”,

讓病人疏泄心中的壓抑、悲痛, 一吐為快, 然後勸告患者認識到生老病死, 花開花落, 一切都是自然的, 對此不要過於悲痛和憂傷。 另外, 勸其儘量多和家人交流, 以釋放自己、放鬆心身。 在用藥方面, 以疏肝解鬱健脾為主。

經過4周的綜合調理, 患者心情好轉, 脅肋脹痛等症狀也減輕。

總之, 對一些“膽囊炎”的治療, 在單純服藥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時, 應將其心理治療提高到與生理治療同等重要的高度, 心身並治, 才能取得滿意療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