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季進補的六個誤區

“白日隱寒樹, 野色籠寒霧”,小寒是一年中第23個節氣, 小寒時節標誌著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不少人也選擇在小寒後進補。 不過, 中醫專家提醒, 進補養生忌沒病大補和有病濫補, 且應以食補為主、藥補為輔, 有需要進補的人應根據醫生的建議和身體狀況進行食補。

順應自然 秋冬為進補好時節

解放軍306醫院中醫科專家劉亞峰介紹, 中醫講究“天人相應”,說的是人要保持健康不生疾病, 就必須順應自然, 適應春夏秋冬四時的氣候和晝夜規律, 以保持人體內外協調, 若不然, 就會生病。 中醫強調“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秋冬是補養身體的好時節。

進補有進補的說道, 盲目進補很可能適得其反。 通俗地講, 補有一般性的補和針對性的補兩種。 一般性的補, 適用于平時身體尚好, 為了保持健康而進補。

針對性的補, 是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和環境的各異或是患過的疾病, 該請醫生“辨證施補”,因為人的體質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別, 五臟六腑的基本缺損也各不相同, 因人而異, 缺啥補啥, 針對性強, 效果更好。

冬季進補 宜食維生素A多的食物

冬季進補宜食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如禽蛋、豬肝、芝麻、黃豆、花生等, 多食一點芝麻、魚類、牡蠣肉、瘦肉、木耳等。

從中藥來說, 黃柏、杜仲、熟地三味進補, 是冬季補腎的正統, 其他中藥有女貞子、枸杞子、黃精、天冬、地黃、白菊花等。

薑、辣椒是使身體發熱的食物。 維生素B群、C、礦物質(鈣、鐵、碘)等營養素攝取量應增加。

秋冬季保健, 注意補充水分, 每日不少於2000-3000毫升。 因人辨症, 科學選用保健食品, 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及抗祛病能力。

秋冬四種進補方法

益氣進補:氣虛者在秋冬季節應該多吃大棗、排骨湯等補氣的食物, 也可用瘦肉、白參適量加水燉汁, 或用生黃芪燉母雞。 在藥補上, 可以喝由黃芪、人參、白術、甘草四種中藥配製的“四君子湯”.

養血進補:血虛者最適合吃“好”的, 如羊肉、雞鴨肉、豬手等等, 豬手、板栗就是不錯的“補血菜”.另外推薦一道藥膳“當歸羊肉湯”,將羊肉1000克加當歸100克煲湯。

滋陰進補:陰虛者, 在飲食上可以多吃滋陰的食物, 如百合、枸杞、狗腎等。

食補可用蜂蜜燉梨、西洋參泡茶(適用于氣陰兩虛者)、老鴨湯等。 藥補可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烏雞白鳳丸等。

助陽進補:陽虛者, 應該多吃海產品、動物骨髓, 可用羊肉、木耳、胡蘿蔔煲湯。 在用藥方面, 可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金匱腎氣丸、參鹿補膏、鹿茸片等。 食補方面, 太子參不錯, 可用1000克羊肉加入50克太子參煲湯。

秋冬季進補的六個誤區

誤區一:沒病也大補

中年人以補益脾胃為主, 老年人以補益腎氣為主。 但具體到個人, 又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氣血陰陽共虛等不同, 要認真分析, 最好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判定。 這樣, 飲食進補才能有的放矢, 不能犯虛虛實實之戒。

誤區二:有病就濫補

體“虛”也有不同,

不能一概而論, 須辨陰陽, 陰虛補陰, 陽虛補陽。 陽虛者應溫補, 陰虛者則可以吃一些沙參、麥冬、枸杞等藥物。 若體質無明顯偏陰或偏陽的, 則基本上不需補。

誤區三:冬蟲草吃一補百

不是越貴就越補, 更沒有吃一補百的事。 每樣藥物都講“規經”,不入此經便補不了。 中醫認為, 冬蟲草, 入腎、肺經, 只對腎虛病人(常感疲勞者)、免疫力低下者(經常感冒發燒的人)、肺氣虛者(常感冒、受涼就咳、說話細聲細氣的人)效果明顯。 因此, 冬蟲草用在肝病病人身上越吃越壞, 用在胃病病人身上吃了也沒效。

誤區四:有藥補, 不管三餐

一些盲目補身的人, 一日三餐都來個老火燉湯, 別的飯菜不吃或很少吃, 一日三餐最認真的就是補湯。 專家認為, 補應以食補為主,

藥補為輔。 食物也分陰陽, 患者應根據醫生的建議和身體狀況進行食補。

誤區五:以形補形, 萬試萬靈

“以形補形”是不少人對吃補品的見解, 吃腰補腰(腎)、吃胎盤補陽, 有一定的道理, 但都不確切。

誤區六:鹿茸、紅參冬天吃最好

一到冬天, 溫度下降, 外面天氣冷, 就食用鹿茸、紅參取暖。 但紅參和鹿茸有較強的補陽、補氣作用, 可能導致上火, 陰虛火旺者慎用。

提供“冬季進補的六個誤區”閱讀, 如果你很喜歡這些分享的“冬季進補的六個誤區”內容, 希望你通過“冬季進補的六個誤區”,找到通往健康之路的金鑰匙。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