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經常性發燒, 對寶寶的身體和智力的發展都會帶來一定的傷害。 那麼, 到底什麼情況下, 寶寶容易發燒發熱呢?
容易發燒發熱的7類寶寶:
1、不愛喝水的寶寶
寶寶因為飲料味道佳, 經常只喝飲料不喝水。 但是如果長期僅用果汁、牛奶、飲料替代白開水, 裡面藏有的過多甜食不僅傷害了很多寶寶的牙齒, 也影響了他們的消化功能。
2、穿得太多的寶寶
家中常常是老人在照顧寶寶, 有些老人自己怕冷就覺得寶寶也怕冷, 乾燥溫暖的室內也讓寶寶穿得裡三層外三層, 小臉經常捂得紅撲撲的。 經常會聽到年輕的爸爸媽媽這樣說到,
3、吃太多的寶寶
家長都經常對寶寶說“再吃點”“多吃點”, 只有多吃點身體才會長高。 有的父母看見自己家的寶寶在歲數相同的情況下長得比別人家的寶寶矮, 就一直逼自己的寶寶吃東西, 甚至一直追著寶寶餵飯。 還有的家長即便寶寶剛吃完飯, 也會不停地往寶寶嘴裡塞東西, 就算是餅乾糖果這種零食也不放過。 寶寶就這樣長年累月養成“被多吃”的習慣。
4、睡眠太少的寶寶
有些年輕的家長自己有熬夜習慣, 因此也忽視了寶寶的睡眠,
5、運動不夠的寶寶
“不要跑, 不要走”, 這是很多家長經常對寶寶說的話, 怕受傷、怕危險, 有些寶寶四五歲了還不敢獨立行走, 走到哪兒都要牽著大人的手, 更不要說撒開腿跑。
6、膽子小的寶寶
講到這點, 父母不免會有些疑惑, 性格也會讓寶寶發燒?也太扯了吧!且聽小編解釋, 有些寶寶性格內向, 不愛表達, 經常有不開心的事情積累在心中, 消極的情緒不是抵抗病菌的最好武器, 感冒也經常找到他們。
7、不愛洗手的寶寶
不講衛生, 病從口入, 這是造成寶寶常常感冒的禍害之一。 有些家長不注意寶寶手的衛生,
當寶寶出現發燒發熱的現象, 家長一定要掌握好正確的護理方法:
小孩發燒的家庭護理方法1:注意寶寶的睡眠休息
發燒會消耗寶寶的能量, 而在這個時候, 寶寶身體的能量是需要與疾病做鬥爭的。 充分的睡眠休息能夠很好的幫助寶寶減少身體能量的消耗。 爸爸媽媽在小孩發燒時, 要注意觀察他的精神、體溫、面色等, 保持安靜的居室環境, 為寶寶創造舒適的睡眠休息空間。
小孩發燒的家庭護理方法2:及時補充水分
其實我們都知道, 在發燒感冒期間, 人體需要多多飲水,
小孩發燒的家庭護理方法3:飲食的調理
如果寶寶此時還是母乳餵養的階段, 還是需要正常補充母乳的, 需要注意的是, 小孩發燒期間可能會有沒有食欲的情況出現, 媽媽可以少量多次的進行餵養,
如果寶寶已經開始增加輔食了, 那麼在小孩發燒期間, 需要就要更加注意寶寶的飲食調理了, 此時可以給寶寶流質、清淡、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 除母乳外, 還有藕粉、米糊、蔬果泥等食品, 帶小孩發燒的病情有所好轉, 可以依據寶寶的食欲情況, 增加半流質的食物, 如麵條、粥等食物。
小孩發燒的家庭護理方法4:身體降溫
嬰幼兒期間的寶寶如果發生高熱可能引發抽搐, 所以爸爸媽媽要注意及時給寶寶進行物理降溫。
(1)注意身體散熱:我們經常有這樣一個誤區, 小孩發燒期間, 給寶寶穿上很多衣服或蓋著厚實的被子, 希望能夠幫助身體排汗, 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方法。 小孩發燒時會身體發抖, 這並不是寶寶身體發冷,而是由於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現象。
在小孩發燒發燒期間,我們應該做的是,適當的給寶寶減衣服,幫助身體排熱。
(2)物理降溫:
1、溫水擦浴法:用冷水浸濕的毛巾,略擰乾至不滴水時,輕輕放于寶寶的額頭,並注意每5分鐘左右再次在冷水中浸濕並擰乾後置於寶寶額頭,重複多次。同時,還可以濕毛巾擦拭寶寶的腋下、肘窩、手心等部位,幫助寶寶身體散熱。
2、酒精擦浴法:酒精易於揮發,能較快帶走皮膚上的熱量,達到降溫目的。擦浴前可先冷敷額部,既可協助降溫,又可防止擦浴時由於體表血管收縮,血液集中到頭部引起充血。用紗布或手絹浸蘸酒精,擦頸部兩側至手臂,再從兩側腋下至手心,接著自頸部向下擦背部。然後擦下肢,從髖部經腿外側擦至足背,從大腿根內側擦至足心,從大腿後側經膝窩擦至足跟。上下肢及背部各擦3—5分鐘,腋下、肘部、腹股溝部及膝後等大血管處,可重點擦浴,以提高散熱效果。前胸、腹部、後頸部等部位對冷刺激敏感,不宜擦拭。
這並不是寶寶身體發冷,而是由於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現象。在小孩發燒發燒期間,我們應該做的是,適當的給寶寶減衣服,幫助身體排熱。
(2)物理降溫:
1、溫水擦浴法:用冷水浸濕的毛巾,略擰乾至不滴水時,輕輕放于寶寶的額頭,並注意每5分鐘左右再次在冷水中浸濕並擰乾後置於寶寶額頭,重複多次。同時,還可以濕毛巾擦拭寶寶的腋下、肘窩、手心等部位,幫助寶寶身體散熱。
2、酒精擦浴法:酒精易於揮發,能較快帶走皮膚上的熱量,達到降溫目的。擦浴前可先冷敷額部,既可協助降溫,又可防止擦浴時由於體表血管收縮,血液集中到頭部引起充血。用紗布或手絹浸蘸酒精,擦頸部兩側至手臂,再從兩側腋下至手心,接著自頸部向下擦背部。然後擦下肢,從髖部經腿外側擦至足背,從大腿根內側擦至足心,從大腿後側經膝窩擦至足跟。上下肢及背部各擦3—5分鐘,腋下、肘部、腹股溝部及膝後等大血管處,可重點擦浴,以提高散熱效果。前胸、腹部、後頸部等部位對冷刺激敏感,不宜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