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何預防肝火旺的情況發生
三、胃火旺的食療方法有哪些
1、肝火的症狀是什麼1.1、身體上部有熱
或上沖性特點,表現為頭暈、面目紅赤、紅潮難退、易暴怒、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幹、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
1.2、月經失常
這是因為肝火旺而引起婦女月經紊亂,表現為經血量減少、經期延遲或者閉經等。
1.3、失眠
這多是因為思慮過度、惱怒損肝等造成;是指肝火侵擾所致的失眠,多由惱怒傷肝、思慮過度等引起。
1.4、肝火上炎
是指肝火旺導致的上部有熱象或上沖性症狀特點,如頭暈、面紅、目赤、口苦、易怒,甚至發狂、暈厥、嘔血等。 治以疏肝降火,可用天麻鉤藤飲加減。
1.5、肝火旺致惡阻
是惡阻證型之一,多由婦女孕後肝火旺,肝火挾沖脈之火上沖引起,症見嘔吐苦水、惡食擇食、眩暈口苦等。 治以清肝和胃、降逆止嘔,可用加味溫膽湯。
2、胃火的症狀是什麼2.1、表現症狀:胃腸道症狀表現為胃部灼熱疼痛、腹脹、口幹口臭、大便稀爛、便秘、牙齦腫痛、胃口不好等。 胃火還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胃口不好、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幹口苦、大便幹硬。
2.2、胃火,即是胃熱。 對於嗜酒、嗜食辛辣、過食膏粱厚味等飲食不當引起的火氣,中醫稱之為胃火,通常是由濕熱、食滯兩方面原因造成。 同時,火氣也因飲食的量、質和時間三大原因而引起。 輕微胃火盛者,好像永遠吃不飽,其實是胃熱給大腦的錯覺;到火盛至某一個階段,胃部出現發炎現象,就會變成什麼都吃不下,可以說是物極必反。 中醫認為,胃火調節應當遵循清熱、清滯的原則,要飲食節制,太過熱氣的東西少吃,甜膩的食物少吃,飲食上應增加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以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不足,並且適當注意口腔衛生。 藥療方面,可用川蓮、燈芯花、蓮子芯、麥冬等瀉火。
3、有眼屎是肝火還是胃火一般情況下,肝火的症狀和胃火的症狀有很多方面相似。
如何預防肝火旺的情況發生
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所以調整情志、穩定情緒非常重要,焦躁情緒會火上澆油,保持心情舒暢有助於調節體內的火氣。 睡眠不夠或是睡眠品質不好,也會造成肝火上升。 經常熬夜會打亂人體正常的作息時間,肝臟不能如期休息和排毒,於是只好加班加點將體內積存的雜質和毒素清除,這無疑加重了肝臟本身的負擔。
要預防肝火旺,除了睡眠足夠、心情放鬆,一些簡單的藥材或食物也有助於清火,比如藥療方面,肝太熱者可用金菊花、溪黃草、夏枯草、白芍等平肝息火的藥材合煎飲服,亦或者中草藥茶飲保健,如黃連、黃芩等。
肝火的預防辦法關鍵在於制怒,同時要注意休息,防止過度疲勞,因為身體勞累,就會使人情緒不穩而易怒。 平時要少食辛辣、海腥、過膩過酸、煎炸食品,以及羊肉、海蝦、肥肉、烏梅等,以免火上澆油。
胃火旺的食療方法有哪些
人們容易出現眼睛紅腫澀痛,或喉嚨腫痛、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疼痛及舌尖糜爛等“上火”症狀。 “上火”可通過飲食調節,且“食療”有獨特的效果。
1、喝蓮子湯去心肝火
1.1、表現症狀: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口幹、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1.2、食療法:蓮子30克(不去蓮心),梔子15克(用紗布包紮),加冰糖適量,水煎,吃蓮子喝湯。
2、吃豬肝可去肝火
2.1、表現症狀: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
2.2、食療法:豬肝1付,菊花30克(用紗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