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膝蓋後面的腳窩什麼穴位

膝蓋後面的腳窩什麼穴位

委中穴(膕中,郤中,血郤)解析:

1、委中。 委,堆積也。 中,指穴內氣血所在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 該穴名意指膀胱經的濕熱水氣在此聚集。 本穴物質為膀胱經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濕之氣,為吸熱後的上行之氣,在本穴為聚集之狀,故名。

2、膕中。 指本穴所在部位為膕窩橫紋處中點,故名。

3、郤中。 郤,孔隙也。 中,指穴內氣血所在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 郤中名意指膀胱經氣血在此聚集,出入緩慢。 本穴物質為膀胱經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濕之氣,在本穴為聚集之狀,氣血的輸出輸入皆較緩慢,如從孔隙中出入一般,故名郤中。

4、血郤。 血,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受熱後變成的紅色液體也。 郤,孔隙也。 血郤名意指本穴氣血為膀胱經水濕吸熱後的氣化之氣,亦即是血的氣態物。

5、膀胱經合穴。 本穴物質為膀胱經氣血匯合而成,故為膀胱經合穴。

6、本穴屬土。 屬土,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特徵。 本穴物質為天部的濕熱水氣,在本穴為聚集之狀,有土的不動之義,故其屬土。

附注:足太陽經所入為“合”,合穴,屬土。

委中穴意義:膀胱經的濕熱水氣在此聚集。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濕熱水氣,亦即是血的氣態物。

運行規律:大部分散熱冷降後歸於地部,小部分吸熱後上行委陽穴。

功能作用:分清降濁。

委中穴主治疾病:

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瀉,小便不利,遺尿,丹毒。

坐骨神經痛、小腿疲勞、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疲勞、臀部疼痛、膝蓋疼痛。 該穴為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人體穴位配伍:配大腸俞穴治腰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針點刺膕靜脈出血。

治法:寒則先瀉後補或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取穴方法:患者應採用俯臥的取穴姿勢,委中穴位於膕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中間,即膝蓋裡側中央。

生理解剖:在膕窩正中,有膕筋膜;皮下有股膕靜脈,深層內側為膕靜脈,最深層為膕動有股後皮神經,正當脛神經處。

委中穴治療腰背疼痛

中醫認為,按摩委中養生穴,可有效緩解腰酸背痛。 委中穴是治療腰背疼痛的要穴,屬足太陽膀胱經。

它位於膝關節後側,也就是膕窩處,腿屈曲時膕窩橫紋的中點。 中醫學認為,委中穴具有舒筋通絡、散瘀活血、清熱解毒之祛病養生功效。 按摩委中穴可用於治療腰脊強痛、股膝攣痛、風濕痹痛、小便不利以及頭痛身熱、嘔吐泄瀉、咽喉疼痛等病症。

具體的按摩養生方法如下:

1、用兩手拇指端按壓兩側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連做10—20次。

2、兩手握空拳,用拳背有節奏地叩擊該穴,連做20—40次。

3、用兩手拇指指端置於兩側委中穴處,順、逆時針方向各揉10次。

承山穴:位於小腿後方的正中間,由上方肌肉豐厚處向下滑移,至肌肉較平處即是,用手指按住此穴,堅持1—2分鐘。

昆侖穴:位於外踝後的凹陷處,可用手指按住外踝後的凹陷處,向後面的大筋撥動1—2分鐘。

小腿抽筋按摩委中穴

1、預備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雙腳平放與肩同寬,左手掌心與右手背重疊,輕輕放在小腹部,雙目平視微閉,呼吸調勻,全身放鬆,靜坐1~2分鐘。

2、拿捏小腿後側

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對側手拇指與其餘四指用力對合,從上到下反復拿捏患肢小腿後側肌肉0.5~1分鐘。

功效:柔筋緩急、消腫止痛。

3、按揉委中穴

將健側手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髕骨上方,適當用力揉按0.5~1分鐘。

功效:活血消腫、通絡止痛。

4、按揉陽陵泉穴

將大拇指指腹放在同側患肢陽陵泉穴上,其餘四指附於腿肚處,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

功效:疏肝利膽、解痙止痛。

5、按揉足三裡穴

將健側手食指與中指重疊,中指指尖放在患肢足三裡穴上,適當用力掐按0.5~1分鐘。

功效:補脾健胃、調和氣血。

6、按揉條口穴

將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側手中指指腹放在條口穴上,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

功效:疏通經絡、緩痙止痛。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