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麼讓你的孩子更有教養

孩子漸漸長大, 在學習與教養的過程當中, 也可以適時延緩滿足孩子的要求。 當孩子吵著要大人拿玩具或是請求幫忙的時候, 常常因為家長立馬滿足孩子, 而讓孩子覺得這是必然的, 既不體諒父母的辛苦, 也學不會等待, 難怪很多父母自嘲自己是“孝父”、“孝母”。

孩子是否能適應延緩滿足, 父母的態度是關鍵, 那在生活中該如何教導呢?

前後一致的態度

很多人都是在自己成為父母後, 才開始學習怎樣當父母的。 孩子的成長有許多不同的階段, 而每一成長階段的寶寶, 需求當然不一樣, 因此, 父母應該認真傾聽孩子的需求,

態度也要一致。 如果父母前後的態度不一致, 讓孩子覺得大人的原則和態度總是變來變去的, 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漸進式方法取代強硬的規定

大人都知道, 孩子做什麼是要教的, 不是天生就會的。 現在的父母常常為孩子設想的太周到, 兩相衝突的情緒, 往往會出現在不同的事物要求上;一旦不能順利延緩寶寶的需求, 就會出現不耐煩的強硬態度或是投降的消極成全。 其實良好的習慣是在生活中一點一滴慢慢養成的, 很多孩子一開始都會不適應, 一次一次慢慢地讓孩子習慣會更好。 如獎勵記點、口頭表揚等等, 都可以引導孩子自動自發地完成, 並讓孩子在等待的過程中不會出現不愉快的情緒,

不讓等待變成孩子見的戰爭。

給予積極的鼓勵與關懷

延緩滿足並不是限制孩子的需求, 因此, 當孩子出現需求的時候, 父母要用積極的態度面對, 如果要求合適, 但可以等一會再滿足的, 那就讓孩子等一會, 如果他做到了, 給孩子鼓勵和表揚, 強化孩子學習的動力。

看看這些時候家長怎麼做?

寶寶哭了, 要不要馬上哄?

對新生兒來說, 最直接的表達要求的方式, 就是哭, 但家長常常不知道寶寶到底為什麼哭, 所以在寶寶開始哭的時候, 他們只有馬上沖上去抱起孩子哄他, 孩子一哭就馬上哄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嗎?

新生兒的要求多半很直接, 就是用哭聲告訴爸媽他們需要得到關照。 當然, 孩子哭的原因有很多, 爸媽要區別對待,

如果是尿布濕了、不舒服了、摔倒了等原因, 爸媽當然要立即解決, 不然會讓孩子覺得非常難受, 影響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發展。

但是有些情況下則可以讓寶寶稍微等一會, 如有時候寶寶只是單純的肚子餓, 在給孩子泡奶粉期間, 不防讓孩子有機會學習等待。 可以給孩子喝一點開水, 和他說說話, 讓寶寶知道, 一會兒就有奶喝了。 這樣不僅能讓寶寶學會等待, 大人也能有更充裕的準備時間, 不致手忙腳亂。 此外, 家長的態度也是延緩滿足中十分關鍵的地方, 父母的態度一定要溫柔而堅定, 可以不急不徐地告訴寶寶:“等一下, 媽媽馬上就來了。 ”“寶寶乖, 你看媽媽放好這個玩具就來抱你了。 你等一會會哦!”“看, 牛奶已經沖好了,

媽媽再拿個小毛巾來你就能喝了。 ”在不影響寶寶正常生活的情形下訓練寶寶, 是最理想的方式。

孩子不乖乖吃飯怎麼辦?

有時候孩子不乖乖吃飯, 跑來跑去要大人追著餵飯, 或者正好在看精彩的動畫片, 不願意離開電視去吃飯, 這個時候可以告訴孩子:“我們先乖乖坐下來吃飯好嗎?因為吃完飯後我們要出去玩一會, 不好好把飯吃完就不能出去了。 ”或者說:“動畫片吃完飯也可以看的, 但是如果你現在不乖乖吃飯, 媽媽就不讓你看動畫片了。 ”讓孩子知道, 即使等一會, 他也能達到目的, 得到想要的滿足。

孩子如果不願意坐下來用餐, 千萬不要追著孩子跑, 用獎賞代替處罰, 用誘導代替恐嚇, 是幫助父母讓寶寶乖乖聽話的好辦法,

千萬不要用強制的方法或斥責的語言來逼迫孩子。 孩子不願意乖乖吃飯, 其實並不是他不想吃飯, 只是吃飯和動畫片比起來, 後者的誘惑更大, 父母應該讓孩子一件一件地完成事情, 如先吃飯再看電視, 而不是有了更大的誘惑, 就馬上拋開應該做的事情, 這樣的壞習慣形成了, 將來難免會“撿了芝麻, 丟了西瓜”。

要立即給孩子買這個玩具嗎?

孩子看中了某個玩具, 吵著要買, 但是他現在的年齡玩這個還不合適, 你是為了哄孩子開心馬上買給他, 還是讓他等一等?

這個時候也是延緩滿足的最佳訓練機會之一,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現在不給他買的原因, 也可以答應將來的某個時候給他買, 如跟他說:“寶寶, 你現在還不能玩這個滑板車,比較危險,等你再長大一點,到了你生日的時候,我們就來買好嗎?來,我們拉勾,到時候一定買。”這個時候孩子多半都會答應,充滿憧憬地等著生日的來臨;但也有的孩子不依不饒要馬上買,家長可以“威脅”一下孩子:“媽媽說了生日就買的,要是你現在不聽話,生日的時候媽媽也不會買。”讓孩子明白,有時候耐心的等待,會換來更好的結果,衝動反而會讓事情更糟糕。

結語

在面對孩子的學習時,父母總是為了孩子考慮很多,但是往往忽略了延緩滿足,讓孩子沒有獨立思考的機會。在生活能力的培養上,也應該用輔導的方法,讓孩子在得到父母的幫助前,有機會先想一想自己能做些什麼。父母可以通過故事或者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在等待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觀察能力與冷靜處理事情的態度。讓孩子等一會,讓他在等待中學習和思考。

你現在還不能玩這個滑板車,比較危險,等你再長大一點,到了你生日的時候,我們就來買好嗎?來,我們拉勾,到時候一定買。”這個時候孩子多半都會答應,充滿憧憬地等著生日的來臨;但也有的孩子不依不饒要馬上買,家長可以“威脅”一下孩子:“媽媽說了生日就買的,要是你現在不聽話,生日的時候媽媽也不會買。”讓孩子明白,有時候耐心的等待,會換來更好的結果,衝動反而會讓事情更糟糕。

結語

在面對孩子的學習時,父母總是為了孩子考慮很多,但是往往忽略了延緩滿足,讓孩子沒有獨立思考的機會。在生活能力的培養上,也應該用輔導的方法,讓孩子在得到父母的幫助前,有機會先想一想自己能做些什麼。父母可以通過故事或者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在等待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觀察能力與冷靜處理事情的態度。讓孩子等一會,讓他在等待中學習和思考。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