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楊式太極拳 簡述楊式太極拳的盤坐練法

練習太極拳須講究放鬆和思考, 那麼如何讓自己儘快進入這種狀態呢,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下楊式太極拳的“盤坐”練法, 通過本文學習, 相信大家對盤坐有著更深的認識, 並且對於以後的太極拳練習也會有幫助。

打坐, 絕不只是簡單的坐著, 它更能體現的是一種意境。

儒、佛、道、瑜珈四家均有盤足坐法(俗稱打坐)的練功, 但各自的修持練法和追求有所不同。 比如在道家的盤坐法中, 注重身體生理的變化, 打通任督二脈, 以至於通達奇經八脈, 追求健康長壽的效果。 而佛家的盤坐法不大注意身體生理的變化,

重視“修心”為基礎。

太極拳技擊功夫告訴我們:只有啟動人體的先天功能, 才能使後天形質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練習盤坐是發掘人們先天功能的有效方式, 並且可以説明練習這進入放鬆、思考的狀態。

拳諺說:練拳時, 上肢動作想到盤坐的松柔, 下肢動作想到樁功的松沉;二是在推手、散手時無論何勁、何力, 都不至於迷亂, 因為盤坐有心靜之法能養膽足, 膽足則氣壯, 膽不足則神疲。

盤坐相對於變化多端的拳架動作來說, 顯得簡單, 因此較為容易做到心靜體松, 明顯提高調心、調息的品質, 為太極內功打下扎實的基礎。 在此介紹的是楊式太極拳盤坐的入門級練法。

一、開式左單盤

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 兩手小臂(接近腕部的陽處)分別對應放在左、右足膝蓋的陰處(內側)。

此外, 初次學習的人, 需要在下面加一個墊子。

雙目微張, 似閉還開, 好象半開半閉地視若無睹。 舌頭輕微舔抵上齶, 猶如還未生長牙齒的嬰兒的酣睡狀態。 頭正, 後腦稍微向後收放, 前顎內收。 背脊自然直立, 大椎以上往上松(引領), 大椎以下往下松沉, 上下同時對拉放鬆, 又微微伸展拔長, 這就是虛領頂勁。

意念從頭頂、臉部(人在微笑時, 神經自然會全部放鬆)、頸部、胸部、肩、肘、腕、手掌、手指、腹部、臀部、胯部、大腿、膝蓋、小腿、腳面、腳底依次向下放鬆。

初練者應記住呼吸時不可強使意念行氣, 過早追求氣通小周天、大周天是不好的, 因為行氣須到相當程度才能練習, 否則易生弊端;在心靜體松的狀態下,

從胸式順呼吸自然進入到腹式逆呼吸, 呼吸宜緩、柔、深、長。

二、合式右單盤

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 雙掌合十(兩手的掌、指相對合攏), 放近膻中穴, 距胸前約一至二寸。 手指往上松, 肘底往下松。 開始時, 兩手掌中的勞宮穴虛凹, 通過緩慢的舒展鬆開, 左、右手掌的勞宮穴相對凸起貼近。 其餘要領與開式左單盤相同。

三、獅式開合坐

若中、下肢較硬, 不易彎曲, 可先採用獅式開合坐的練法, 待中、下肢的筋、骨、肉適應後, 再過渡到練習開式左單盤與合式右單盤。

坐著, 兩腳腳底互相合攏(兩腳的掌、跟相對靠攏), 兩腳底的外沿合貼一起, 內沿隨著腹股溝與骨盆的緩慢松展而越離越開。 手上動作先做開式(參照開式左單盤),

後做合式(參照合式右單盤)。 意念放多些在腹股溝與骨盆。 其餘要領與開式左單盤相同。

盤坐時間, 可於晨起和晚睡前各行一次, 如有餘暇, 午後亦可加練一次。

初練打坐者, 不要勉強坐得太久, 坐至兩腿發麻發脹一會兒就可結束, 左盤、右盤坐上合計十至二十分鐘。 打坐結束下座前, 用雙手揉搓面部及兩腳, 使氣血流通, 然後再離座。 在盤坐的過程中, 氣機發生了變化時, 心念的注意力, 往往被感覺的境界牽制, 甚至引起幻象。 入門級的練法只要想著虛領頂勁、松胸氣入中丹田和下丹田、松肩沉肘、松掌舒指、松腰、松胯就可以了。 以上這幾樣東西是練拳者盤坐所守的“竅”。

盤坐至相當程度後, 則內部靜中求動, 並非只靜不動,

這也是一個應守的“竅”。 太極拳受道家影響, 從道家修煉的方術來講, “守竅”與“煉氣”並不是同一件事。 “守竅”是利用意識的作用, “煉氣”是用意鍛煉呼吸, 通過盤坐便吐故納新似的把呼吸之氣引向丹田, 乃至從“龜息”(龜每分鐘呼吸1—4次, 人每分鐘呼吸12—20次。 )

練到“胎息”( 胎息功是一種不以口鼻為主要呼吸通道, 而以全身毛孔及腹部為主要呼吸通道的一種潛呼吸, 沒有上乘明師的言傳身教, 是難以練成胎息功夫。 胎息功具有最大限度的節能, 把人體的能量潛伏下來, 待必要時釋放。 )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