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已經逐漸的成為了人們日常鍛煉身體的一項健身運動了, 因為太極拳具有很高的健身價值。 今天給大家介紹練習太極拳禁忌, 下面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練習太極拳禁忌
1、忌串門走戶:太極拳是內家拳的一種, 注重修身養性, 如果摻雜了其他的拳法, 那麼就很難學到太極拳的精神。
2、忌雜拳同練:練太極拳與其他雜家拳同練, 容易造成體內氣血散亂, 很難練通周天。

3、忌過急速成:功不是單靠學能得到的, 而是練出來的, 只有練至火喉, 才能水到渠成, 沒有直通車, 欲速而不達也。
4、忌過火求功:練太極拳關鍵是搭好橋, 調好息, 只有文火攻之才有津液滿池, 丹藥而養。 口腔不松, 牙關緊閉, 搭橋過緊, 就會口幹味苦, 損精耗氣。
5、忌鬆散無力:松是太極拳之門, 是太極拳練者入門的第一關, 松是使關、節、椎鬆開, 使肌、腱、膚擴張, 讓氣血直達梢端。 絕不是鬆散、松亂、鬆懈。
6、忌僵硬練力:太極拳是用意不用力, 是柔中藏剛, 松是太極之門, 僵硬是太極之絆, 用氣滯氣, 用力傷氣, 是太極拳之大忌。
7、忌突擊使招:太極拳的技擊法則是:不撞不頂, 逆來順受, 以力而化力, 以四兩拔千斤。 突擊使招不但不能取勝, 反而容易兩敗俱傷。
8、忌輕浮奇舞:身沉則氣沉, 輕浮則氣燥, 平、穩、沉、實是太極拳的基本要求, “掤、捋、擠、按、采、挒、肘、靠”是太極拳之拳法, “圓、旋”是太極拳法運動的軌跡。 是拳則有擊, 沒有不打人之拳, 太極拳是一種“巧妙力”之拳, 輕浮奇舞, 花花架子, 好看不中用, 也與養生無益。

9、忌心雜多言:練太極拳的核心就是淨心調息, 生津煉丹。 心中雜念是練好拳的一大障礙, 必須排除。 其次, 俗言有“屁多無病, 言多無命”之說, 練拳者邊練邊說話, 是耗津耗氣的罪魁禍首, 也要嚴格控制。
10、忌神不守舍:太極拳是三分形式七分意, 十分技巧在神氣。 招為術, 神為勢, 有招無神招無力, 招術神通才靈威。 神力透心, 神威難測, 神光威嚴賽銳器。 練太極拳一定要達到手、眼、身合步, 精神氣意通。
太極拳的作用
1、增強心臟功能, 改善循環系統, 擴大肺活量
心臟病是世界第一號殺手, 目前西醫對這種疾病還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 練習太極拳能預防心臟病, 這是因為太極拳不同於其他運動, 它動作舒展緩慢, 全身肌肉放鬆, 使心臟得到充足供血。 但又不會加快心律, 加重心臟的負擔;太極拳通過緩慢、細長、均勻的腹式呼吸, 使人體肺部的氧氣充足, 腸胃得到蠕動鍛煉, 增強消化和排泄機能, 所以經常鍛煉太極拳, 對心臟病、肺病、胃病、便秘、痔瘡等有防治作用。
2、提高人的平衡能力, 防止骨質疏鬆
老年人常見的意外事故之一是失去平衡摔倒而導致股骨頸骨折, 為什麼會有這個結果呢?這是因為老年人的骨骼鈣質減少,

3、改善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的作用是調節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動、保持人體內部的完整統一,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需要。太極拳通過意念和呼吸與動作配合,促進大腦神經細胞的功能完善,使人體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過程得到協調,對精神創傷、神經類疾病,如神經衰弱、失眠、高血壓等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4、具有健美作用
太極拳的頂懸、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腹開胯、斂臀等身法要求,加上在練習時的腰部旋轉,使練習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鍛煉,保持良好的體型。
3、改善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的作用是調節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動、保持人體內部的完整統一,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需要。太極拳通過意念和呼吸與動作配合,促進大腦神經細胞的功能完善,使人體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過程得到協調,對精神創傷、神經類疾病,如神經衰弱、失眠、高血壓等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4、具有健美作用
太極拳的頂懸、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腹開胯、斂臀等身法要求,加上在練習時的腰部旋轉,使練習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鍛煉,保持良好的體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