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川芎:補肝血 治頭痛
造成頭痛、頭暈的原因很多, 有些人被頭痛頭暈折磨得很痛苦,也有很多人不把頭痛頭暈當回事,以致延誤治療時機,對症下藥,對症治療, 才能藥到病除。 ”醫生說, 如果因為血虛導致頭痛的話, 可以服用川芎。
川 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作用。 血虛容易導致腦供血不足, 血虛主要表現為面色萎黃、眩暈、心悸、失眠、脈虛細等, 引起血虛有眾多原因, 包括:失血過多, 如外傷失血、月經過多;飲食不節;慢性消耗, 如勞累過度, 勞心過度等。 “不過, 根據不同的情況要用川芎適當配伍,
除此, 還可以用食療方法進行調理。 醫生介紹, 市民在家中可以製作“川芎鱔魚湯”和“川芎蛤蜊湯”。 前者具體做法為:川芎6克, 當歸15克, 鱔魚500克, 料酒適量, 將鱔魚剖去背脊骨、內臟、頭尾, 切成魚片後切絲, 將當歸、川芎裝入紗布袋內封口。 將魚絲、藥袋放入鍋中, 加入料酒、調味品、適量清水, 用武火燒沸, 去浮沫再用文火煎熬1小時, 撈出藥袋, 加入味精即成。
應該注意的是, 陰虛火旺及氣弱之人忌服。
2川芎白芷煲魚頭
中醫認為春日的氣候特徵是以風氣為主令, 而風邪既可單獨作致病因素, 也常與其他邪氣兼夾為病。
材料:川芎、白芷各6克(中藥店有售), 大魚頭1個(約600克), 豬瘦肉100克, 胡椒8顆、生薑3片。
烹製:川芎白芷洗淨;大魚頭去鰓洗淨, 切對半, 抹幹水, 起油鑊煎透, 濺入少許紹酒, 鏟起;豬瘦肉洗淨。 一起與生薑、胡椒放進瓦煲內, 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 武火滾沸後, 改文火煲2小時, 下鹽便可, 為3~4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