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週期性麻痹的常識

週期性麻痹的特徵是急性發作性彌漫性麻痹, 常於幾小時內自發地完全恢復正常。 其發作常伴血清鉀濃度改變。 最重要的一點是任何血清鉀過高(高於8mmol/L)或過低(低於2.5mmol/L)通過在靜止肌纖維膜電位上的作用而致彌漫性肌無力。 高血鉀致過極化, 使肌纖維不能去極化到引起肌纖維收縮的動作電位。 低血鉀產生去極化作用, 而致肌纖維膜上鈉通道的去極化滅活。 有些PP病人的麻痹發作不伴血清鉀濃度改變。 這提示血清鉀改變可能是繼發於肌纖維膜的某些根本的異常。 週期性麻痹臨床上可有多型。

本病通常在青壯年起病, 男性多發。 發病前可有飽餐、劇烈運動、酗酒、外傷、感染等誘因。 發作初可有口渴、出汗、肢體酸痛、感覺異常等症狀。 常在睡眠中或清晨醒來時發病。 肢體酸痛常常自下肢開始, 逐步向上, 並累及上肢;兩側對稱;近端重於遠端;在數小時內癱瘓達到高峰。 發作持續數小時至數天。 嚴重的低鉀會造成肢體癱軟, 不能翻身, 更嚴重的可因呼吸肌麻痹而造成呼吸困難, 甚至窒息, 心律失常, 心臟停跳等。

本病的臨床特點為對稱性肢體癱瘓, 常於半夜、清晨或午休後急性發作, 常因受涼、酗酒、疲勞、情緒激動而誘發。 四肢為諸陽之本, 脾主肌肉, 四肢軟癱故病在脾。 從發病時間和誘因來看, 均和人體陽氣不足有關, 半夜至清晨為陽氣由衰漸盛而非旺盛之時,

"陽入陰則眠", 故睡眠時, 衛外之陽入於裡, 而表氣不固, 易於受涼。 陽氣漸衰肢體痿軟。 健脾補腎湯中的山藥、白術、蒼術, 健脾助運, 克蘊積之痰道, 仙靈脾、巴戟天、杜仲, 溫補腎陽, 以生腎氣。 山萸肉、五味子、覆盆子、女貞子、金櫻子, 等, 補腎固藏, 濟養骨髓, 黃芪、白術固周身之陽氣。 全方:培土助陽, 滋水生精, 益氣固表, 使病人能在較短的時間得到有效的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