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中藥郁李仁的功效與作用專區, 為您詳細介紹郁李仁的功效與作用、郁李仁圖片、郁李仁的藥用價值、郁李仁的副作用等, 要想知道更多郁李仁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 不妨來關注一下養生之道網。 郁李仁簡介 郁李仁圖片 郁李仁的功效與作用 郁李仁的藥用價值 郁李仁的藥用附方 郁李仁配伍應用 郁李仁的炮製方法 郁李仁是瀉藥嗎 郁李仁的副作用 郁李仁的種植技術郁李仁簡介
郁李仁, 薔薇科植物郁李、歐李、榆葉梅及長梗扁桃等的成熟種子。 種子卵形或圓球形, 長約7mm,
郁李仁圖片
郁李仁的功效與作用
潤燥滑腸;下氣利水。 主大腸氣滯;燥澀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腫;四肢浮腫;腳氣。 用於津枯腸燥, 食積氣滯, 腹脹便秘, 水腫, 腳氣, 小便不利。
1、《本經》:主大腹水腫, 面目、四肢浮腫, 利小便水道。
2、《藥性論》:治腸中結氣, 關格不通。
3、《食療本草》:破癖氣, 下四肢水。
4、《日華子本草》:通泄五臟, 膀胱急痛, 宣腰胯冷膿, 消宿食, 下氣。
5、《珍珠囊》:破血潤燥。
6、李杲:專治大腸氣滯, 燥澀不通。
7、《本草再新》:行水下氣,
郁李仁的藥用價值
【藥名】郁李仁
【別名】郁子、鬱裡仁、李仁肉、郁李、英梅、爵李、白棣、雀李、車下李、山李、爵梅、樣藜、千金藤、秧李、穿心梅、側李、歐李、酸丁、烏拉柰、歐梨。
【藥材來源】郁李仁為薔薇科植物郁李、歐李、榆葉梅、長梗扁桃等的種仁。
【性味】辛;苦甘;平;無毒。
【歸經】脾經;肝經;膽經;大腸經;小腸經。
【功效】潤燥滑腸;下氣利水。
【主治】大腸氣滯;燥澀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腫;四肢浮腫;腳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10g;或入丸、散。
郁李仁的藥用附方
1、治風熱氣秘:郁李仁(去皮、尖, 炒)、陳橘皮(去白, 酒一盞煮幹)、京三棱【炮製】各一兩。 上三味, 搗羅為散。 每服三錢匕, 空心煎熟水調下。 (《聖濟總錄》郁李仁散)
2、治產後腸胃燥熱, 大便秘澀:郁李仁(研如膏)、樸硝(研)各一兩,
3、治腫滿小便不利:陳皮、郁李仁、檳榔, 茯苓、白術各一兩, 甘遂五錢。 上為末, 每服二錢, 姜棗湯下。 (《世醫得效方》郁李仁散)
4、治腳氣腫滿喘促, 大小便澀:郁李仁半兩(去皮研), 粳米三合, 蜜一合, 生薑汁一蜆殼。 上先煮粥臨欲熟, 入三味攪令勻, 更煮令熟, 空心食之。 (《聖惠方》郁李仁粥)
5、治水腫胸滿氣急:郁李仁(炒)、桑根白皮(炙銼), 赤小豆(炒)各三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 炒)二兩, 紫蘇一兩半, 茅根(切)四兩。 上六味, 粗搗篩。 每服五錢匕, 水三盎, 煎至一盞, 去渣溫服。 (《聖濟總錄》郁李仁湯)
6、治血分、氣血壅澀,
7、治卒心痛:郁李仁三七枚, 爛嚼, 以新汲水下之, 飲溫湯尤妙;須臾痛止, 卻煎薄荷鹽湯熱呷之。 (姚和眾)
8、治積年上氣, 咳嗽不得臥:郁李仁一兩。 用水一升, 研如杏酪, 去滓, 煮令無辛氣, 次下酥一棗許, 同煮熱, 放溫頓服之。 (《聖濟總錄》郁李仁煎)
9、治血汗:郁李仁研細, 每服一錢匕, 研鵝梨汁調下。 (《聖濟總錄》如聖散)
郁李仁配伍應用
1、配胡麻仁
胡麻仁氣味甘平, 不寒不熱, 甘平益血而滋潤腸燥, 適於津枯血燥之大便秘結, 實屬益脾胃、滋肝腎之佳品。 二者相須為用, 一為緩瀉, 一為滋養, 具有較好的補虛潤腸通便作用。
2、配火麻仁
火麻仁偏入血分, 甘平滑利, 潤燥通便, 走而不守。 二藥配伍, 氣血並調, 潤便瀉下。
3、配檳榔
檳榔降氣行水。 二藥合用, 有降氣利水消腫之功。 可治水氣浮腫, 腳氣等證。
4、配桑白皮
二藥合用, 宣肺行水, 利尿消腫。 如《聖濟總錄》郁李仁湯, 即用郁李仁配桑白皮, 治“水腫胸滿氣急”。
5、配瓜蔞
瓜蔞仁質潤多油, 善滌痰垢而導積滯。 有滑腸通便的功效, 兩藥配伍應用, 功能潤腸通便。 可治腸燥津枯之便秘。
郁李仁的炮製方法
1、郁李仁
《必效方》;“微湯退去皮及並仁者。 ”現行, 取原藥材, 除去雜質,用時搗碎。生品行氣通便力較強,常用於氣滯腸燥的便秘。
2、炒郁李仁
《聖惠方》:“湯浸去皮、尖,微炒。”現行,取淨郁李仁置鍋中,用文火加熱,炒至深黃色並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放涼。炒郁李仁常用於利小便,消水腫。
3、郁李仁霜
《仁術便覽》:“泡去皮,壓去油,研。”現行,取郁李仁淨肉,研成粗粉,用吸油紙包好,置榨床內榨去油,每隔1d換紙1次,換紙時須將郁李仁研成粉後,再壓榨,如此反復壓榨幾次,至油幾淨,手捏鬆散成粉,取出研細。郁李仁霜滑腸作用極弱,可用於行氣散結,活血破瘀。
4、朱砂拌郁李仁
取淨郁李仁,噴少許清水使外表稍濕,撤入朱砂粉簸動至均勻為度,取出風乾。每郁李仁1kg,用朱砂18g。朱砂拌郁李仁多用於焦慮失眠。
5、蜜郁李仁
《雷公炮炙論》:“先湯浸,然削上尖,去皮令淨,用生蜜浸一宿,漉出,陰乾,研如膏用。”現行,取淨郁李仁,按一般蜜炙法進行操作。每郁李仁100kg,用蜜12kg。蜜郁李仁潤腸作用增強,常用於腸燥便秘。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郁李仁是瀉藥嗎
郁李仁是瀉藥的一種,但因為含量少,所以對身體排泄只是促進作用,而不是讓你一瀉不止。
郁李仁的副作用
郁李仁含苦杏仁甙遇酶水解後產生的氫氰酸是劇毒物質,服後可在短時間內致死。過量服用可致中毒,出現口苦、流涎、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呼吸困難、重者意識不清、牙關緊閉、驚厥、血壓下降、瞳孔散大、痙攣、呼吸麻痹而死亡。
煎煮不當。郁李仁生用毒性大,服用至少煎煮30分鐘以上,以減輕毒性。
郁李仁的種植技術
1、用種子或分株繁殖
種子繁殖:春播在2月下旬至3月中下旬,秋播在9月至12月中旬。以秋播為好,播後,可借助冬季低溫,使核殼破裂,利於發芽,並減少層積手續。播種時,在整好的苗床上,按15cm開溝,深4-5cm,每隔5cm點播1粒種子,播種量每1hm/275-150kg,播後覆蓋細土,厚為種子直徑的3-4倍,保持土壤濕潤。苗高6cm時,按行距15cm,株距10cm間苗。當年冬前或翌年春皆可移栽。
分株繁殖:掘取母株,於春季將根蘖分開,每一株可分苗3-5株,然後按行距1.2m、株距1m開穴栽種,栽後填土、壓實、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2、田間管理
幼草生長期間,注意中耕除草,並在5月中旬、7月上旬和9月下旬,在中耕後施用稀薄烘水1次。成年樹在生長週期中,中耕除草2次,分別在5月下旬和11月進行,中耕除草宜淺不宜深,以免損傷土壤表層的吸收根系,每年在花芽將萌芽時、采果後、落葉各追施1次人糞尿或磷鉀肥。
3、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縮葉病,防治須以波美5度石硫合劑在萌芽展葉前噴施1次,秋季落葉後噴30-50倍硫酸銅液1次,翌年早春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1次,噴藥後,如仍有少數病葉出現,應及時摘除,集中燒毀。蟲害有梨小食心蟲為害。防治應及時修剪受害蟲梢,去除落地蟲果。此外,在建立郁李園時,應可能遠離桃、李、梨等果園。
以上就是一些郁李仁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關注養生之道網中醫養生頻道。
除去雜質,用時搗碎。生品行氣通便力較強,常用於氣滯腸燥的便秘。2、炒郁李仁
《聖惠方》:“湯浸去皮、尖,微炒。”現行,取淨郁李仁置鍋中,用文火加熱,炒至深黃色並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放涼。炒郁李仁常用於利小便,消水腫。
3、郁李仁霜
《仁術便覽》:“泡去皮,壓去油,研。”現行,取郁李仁淨肉,研成粗粉,用吸油紙包好,置榨床內榨去油,每隔1d換紙1次,換紙時須將郁李仁研成粉後,再壓榨,如此反復壓榨幾次,至油幾淨,手捏鬆散成粉,取出研細。郁李仁霜滑腸作用極弱,可用於行氣散結,活血破瘀。
4、朱砂拌郁李仁
取淨郁李仁,噴少許清水使外表稍濕,撤入朱砂粉簸動至均勻為度,取出風乾。每郁李仁1kg,用朱砂18g。朱砂拌郁李仁多用於焦慮失眠。
5、蜜郁李仁
《雷公炮炙論》:“先湯浸,然削上尖,去皮令淨,用生蜜浸一宿,漉出,陰乾,研如膏用。”現行,取淨郁李仁,按一般蜜炙法進行操作。每郁李仁100kg,用蜜12kg。蜜郁李仁潤腸作用增強,常用於腸燥便秘。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郁李仁是瀉藥嗎
郁李仁是瀉藥的一種,但因為含量少,所以對身體排泄只是促進作用,而不是讓你一瀉不止。
郁李仁的副作用
郁李仁含苦杏仁甙遇酶水解後產生的氫氰酸是劇毒物質,服後可在短時間內致死。過量服用可致中毒,出現口苦、流涎、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呼吸困難、重者意識不清、牙關緊閉、驚厥、血壓下降、瞳孔散大、痙攣、呼吸麻痹而死亡。
煎煮不當。郁李仁生用毒性大,服用至少煎煮30分鐘以上,以減輕毒性。
郁李仁的種植技術
1、用種子或分株繁殖
種子繁殖:春播在2月下旬至3月中下旬,秋播在9月至12月中旬。以秋播為好,播後,可借助冬季低溫,使核殼破裂,利於發芽,並減少層積手續。播種時,在整好的苗床上,按15cm開溝,深4-5cm,每隔5cm點播1粒種子,播種量每1hm/275-150kg,播後覆蓋細土,厚為種子直徑的3-4倍,保持土壤濕潤。苗高6cm時,按行距15cm,株距10cm間苗。當年冬前或翌年春皆可移栽。
分株繁殖:掘取母株,於春季將根蘖分開,每一株可分苗3-5株,然後按行距1.2m、株距1m開穴栽種,栽後填土、壓實、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2、田間管理
幼草生長期間,注意中耕除草,並在5月中旬、7月上旬和9月下旬,在中耕後施用稀薄烘水1次。成年樹在生長週期中,中耕除草2次,分別在5月下旬和11月進行,中耕除草宜淺不宜深,以免損傷土壤表層的吸收根系,每年在花芽將萌芽時、采果後、落葉各追施1次人糞尿或磷鉀肥。
3、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縮葉病,防治須以波美5度石硫合劑在萌芽展葉前噴施1次,秋季落葉後噴30-50倍硫酸銅液1次,翌年早春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1次,噴藥後,如仍有少數病葉出現,應及時摘除,集中燒毀。蟲害有梨小食心蟲為害。防治應及時修剪受害蟲梢,去除落地蟲果。此外,在建立郁李園時,應可能遠離桃、李、梨等果園。
以上就是一些郁李仁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關注養生之道網中醫養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