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預防頸椎病的復發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 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 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 預防頸椎病復發也許有些患者會認為, 既然50歲左右的人群有25%患過或正在患頸椎病, 60歲則達50%, 而70歲以後幾乎就是100%, 那麼, 對於每個人來說, 都必然會得頸椎病, 而且得了頸椎病又容易反反復複地發作, 因此, 對該病喪失了治療信心。 然而, 現實的情況也並非這樣。 預防醫學對於整個人類的健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著“預防第一”的原則, 頸椎病醫療措施的重點,

除了放在康復上外, 也對預防和防止復發有所側重。 那麼, 如何預防頸椎病和防止頸椎病的復發呢?

1、嚴防急性頭、頸、肩外傷:頭頸部跌撲傷、碰擊傷及揮鞭傷, 均易發生頸椎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 直接或間接引起頸椎病, 故應積極預防, 一旦發生應及時檢查和徹底治療。 有些外傷是不是易引起人們注意的, 例如坐車打瞌睡, 遇到急刹車, 頭部突然後仰, 可造成頸椎揮鞭性損傷;有人生氣時隨意擰孩子耳朵, 孩子為了防禦而急性扭頸, 或用巴掌打擊孩子後頭部等, 均可引起頸肌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嬰幼兒頸部肌肉尚不發達, 頸軟, 如過早抱起或抱孩子姿勢不合適, 甚易造成過伸性頸椎損傷;有些青少年體育運動不得要領或不重視運動前的預備活動,

如頂牛、頭頂立、前滾翻及騎頸娛樂等, 均可造成運動損傷。 防止外傷是預防脊柱退行性變的有力措施。 一旦發生外傷, 除治療軟組織損傷外, 還要及時治療頸椎小關節錯位, 以防止發展成為頸椎病。

2、糾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勢, 防止慢性損傷:頸肩部軟組織慢性勞損, 是發生頸椎病的病理基礎, 生活中的不良姿勢是姿勢是形成慢性勞損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糾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勢, 對預防頸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例如, 有人喜歡俯臥, 為了呼吸、只能將頭扭向一邊, 這樣會發生1~4頸椎扭傷。 頸軸側彎, 達到失代償時, 就會出現頭昏、頭痛和眼、耳、鼻喉等症狀。 由於損害頸椎的正常力學失衡,

會加速各頸椎的椎間盤退變;有人平時姿勢尚好, 但當看小說、看電視時, 習慣把頭靠在床欄杆上或沙發扶手上, 造成屈頸屈背扭腰等, 這樣會因脊柱椎間韌帶損傷而致該段脊柱失穩;婦女帶孩子睡覺, 常面向孩子側臥, 如果枕頭不合身材高度, 將置頸胸椎於強迫體位, 形成側彎, 可導致脊柱病。 睡姿良好對脊柱的保健十分重要。 人體軀幹部、雙肩及骨盆部橫徑較大, 側臥時, 脊柱因床墊的影響而彎曲, 如果長期偏重於某一側臥位, 脊柱會逐漸側彎, 輕者醒後腰背僵硬不適, 需要起床活動方可恢復正常, 重者可發展成脊柱病。 睡眠應以仰臥為主, 側臥為輔, 要左右交替, 側臥時左右膝關節微屈對置。 俯臥、半俯臥、半仰臥或上、下段身體扭轉而睡,
都屬不良睡姿, 應及時糾正。 頭應放於枕頭中央, 以防落枕。 脊柱病患者應以木板床為宜, 彈簧床對脊柱生理平衡無益。

4、預防慢性勞損, 由於工作需要, 有些工種需要特殊姿勢或在強迫體位中工作較長時間, 如果不予重視, 委容易發生慢性勞損, 並逐漸發展成脊柱病。 例如長期看顯微鏡的人員、坑道作業人員、會計師、縫紉刺繡、牙科醫生、飛機的機械師、打字員、發報員等屈頸、斜頸、扭頸、聳肩工作者, 以及長期伏案工作的學習的人, 若不注意桌椅的高度與自己的身材相適應, 又不重視業餘時間的平衡運動(與工作姿勢相反的姿勢鍛煉, 如伏案工作者作伸懶腰動作), 時間長了將會發生肩頸部軟組織負荷,

不僅容易發生腰背軟組織勞損, 而且可進一步發展成為頸、胸、腰椎關節功能紊亂。 預防慢性勞損, 除工間或業餘時間作平衡運動外, 還可根據不同的年齡和體質條件, 選擇一定的運動項目, 進行增強肌力和增強體質的鍛煉。 乘車中睡眠, 急刹車時, 極易造成頸椎損傷, 故應儘量防止。 游泳者在淺水處跳水, 經常有造成頸椎嚴重撞傷者, 故跳水應到深水處。

5、老年人的預防, 50歲以上的老人, 脊柱多有退行性改變, 因此更應重視預防脊柱病的發生。 天氣寒冷時要注意頸腰部保暖, 減少縮頸、聳肩、彎腰等不良姿勢, 冬季應注意防止頸肩受寒, 尤其睡眠時頸肩部要保暖, 以避免因冷刺激而發生落枕, 誘發頸椎病和肩周炎。 與人談話、看電視、看電影或看書報, 要盡可能正面注視,不要過度扭屈頸部。總之,要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正直、防止因姿勢不良而誘發頸椎病。

要盡可能正面注視,不要過度扭屈頸部。總之,要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正直、防止因姿勢不良而誘發頸椎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