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功”, “聰明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誇獎孩子、讚賞孩子、鼓勵孩子, 是家庭教育的一項重要藝術。 對幼兒來說, 表揚這個詞似乎太正規了點, 因為《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表揚”的詞義是:“對好人好事公開讚美”。 幼兒的行為好像還沒拔到那個高度, 所以我們採用“誇獎”一詞似乎更貼切。
誇獎是陽光雨露
幼兒與成人一樣, 是喜歡被人誇獎稱讚, 不喜歡被人批評指責的。 越是誇獎他, 他就會做得越好。 生活的例子證實, 還沒到周歲的寶寶就喜歡看別人的笑臉、聽別人的誇獎。 他聽到讚揚的話,
父母的誇獎不僅能使幼兒獲得愉悅快樂的情感體驗, 還能幫助孩子獲得自信心, 激發他積極向上的情緒和願望, 而這種自信心和積極性, 是培養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的重要動力。
可以說適當的誇獎, 對幼小的孩子像禾苗遇到陽光, 得到的是光明、溫暖和成長的希望。 但如果誇獎過多過濫不得當, 就像酷暑的烈日, 能把幼苗灼傷枯萎。 我們現在的許多家長尤其是媽媽, 總是對自己的獨生子女讚不絕口, 時常把“你太棒了”、“你真聰明”、“你真是個好孩子”的話掛在的嘴邊, 希望能誇出個孩子來。 然而實際的效果並不盡如人意。
美國的一些幼教專家專門就誇獎這個課題進行了研究。 他們為幼稚園的孩子設計了一些非語言性的難題。 當孩子們完成後, 他們對其中的一部份孩子說:“你們答對了8道題, 你們很聰明。 ”而對另外的一部份孩子卻說:“你們答對了8道題, 你們確實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了。 ”在此之後, 立即給這些孩子兩種新任務讓他們選擇:一種是較容易完成、並有把握做得非常好的任務。 另一種是比較難完成、並有可能會出點小差錯, 但能夠從中學到一些重要的新技能的任務。
接下來專家看到, 那些被誇獎為聰明的孩子中的一大半都會選擇較容易完成的任務, 因為他們只想再次得到聰明的誇獎, 不想承擔失敗或出錯的風險。
這個研究告訴我們, 如果你總是一味地誇獎孩子聰明, 隨著時間的推移, 他會把一切好的結果與腦子聰明畫等號, 今後他做成了一件事情就會認為自己很聰明。 如果遇到了挫折, 他則可能以此判定“我不聰明”, 還會因此失去學習的興趣。 所以, 只有當你為孩子付出的努力而誇獎他時, 他才會明白父母最看重的是他付出的努力, 他願意在父母的鼓勵下加倍努力, 尋求更多的挑戰。
你用什麼方式誇獎孩子
誇獎孩子也是有學問的。 兒童心理學家們通過深入的研究, 把誇獎、讚賞兒童的方式分為三種:
第一種——個人取向。 針對兒童的個人特質的誇獎,
第二種——過程取向。 針對兒童完成任務的過程所做出的努力和運用的智慧來誇獎, 常說:“你真努力!”“你的方法很好!”。 這種誇獎方式起到的效果最好。 因為, 兒童常常聽到父母這樣的誇獎後, 不會感到有壓力, 既不會因為一個小的成功而沾沾自喜, 也不會碰到一次失敗而灰心喪氣。 他們能夠正確面對失敗和錯誤,
第三種——結果取向。 針對兒童完成任務的結果去誇獎, 常說:“你做對了!”“你幹得很棒!”。 這種誇獎方式起到的效果比過程取向的誇獎要差一些。 因為父母僅就兒童某次行為成功的結果去誇獎, 使他們覺得好的結果是最重要的, “如果下次我失敗了, 我就是愚笨的”。 因此, 當他遇到失敗時, 就會變得沮喪、自我價值感降低, 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減弱。
可以說, 個人取向和結果取向的誇獎方式, 都存在嚴重的欠缺, 對幼兒的健康成長不利。 父母誇獎孩子應該多採用過程取向的方式,引導幼兒關注完成任務的過程,肯定他們努力完成任務而開動腦筋所付出一些辛勞和技能。
那麼參照心理學家的研究,看看我們身邊的媽媽們又是怎樣誇獎孩子的呢?
★玲玲畫了一幅“我家的房子”,興沖沖地舉著畫讓媽媽評價。玲玲媽媽像大多數家長那樣誇獎說:“真漂亮!你畫得好極了。”這樣的似乎誇獎很自然,好像沒什麼錯。但是仔細想來,如果你總是這樣誇獎孩子,她會覺得不過如此,今後不再相信你的評價,或者認為畫畫很簡單,一旦遇到問題反倒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其實,如果你換一種方式說:“你一定動了腦筋有了靈感,才畫出了這麼美的顏色和線條。快告訴我你是怎麼想的,這裡為什麼要畫成圓形,為什麼要選翠綠的顏色?”孩子會很樂意回答你提的問題,給你講她畫畫的過程。
採用這種方式是重本質,是在評論孩子為畫畫所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單純地對事情的結果做出好與壞的判斷。重本質的誇獎能夠激勵孩子的積極行動,如同給他們增加了繼續畫畫的動力。
父母誇獎孩子應該多採用過程取向的方式,引導幼兒關注完成任務的過程,肯定他們努力完成任務而開動腦筋所付出一些辛勞和技能。那麼參照心理學家的研究,看看我們身邊的媽媽們又是怎樣誇獎孩子的呢?
★玲玲畫了一幅“我家的房子”,興沖沖地舉著畫讓媽媽評價。玲玲媽媽像大多數家長那樣誇獎說:“真漂亮!你畫得好極了。”這樣的似乎誇獎很自然,好像沒什麼錯。但是仔細想來,如果你總是這樣誇獎孩子,她會覺得不過如此,今後不再相信你的評價,或者認為畫畫很簡單,一旦遇到問題反倒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其實,如果你換一種方式說:“你一定動了腦筋有了靈感,才畫出了這麼美的顏色和線條。快告訴我你是怎麼想的,這裡為什麼要畫成圓形,為什麼要選翠綠的顏色?”孩子會很樂意回答你提的問題,給你講她畫畫的過程。
採用這種方式是重本質,是在評論孩子為畫畫所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單純地對事情的結果做出好與壞的判斷。重本質的誇獎能夠激勵孩子的積極行動,如同給他們增加了繼續畫畫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