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晶狀體混濁稱為白內障。 老化、遺傳、代謝異常、外傷、輻射、中毒和局部營養不良等可引起晶狀體囊膜損傷, 使其滲透性增加, 喪失屏障作用, 或導致晶狀體代謝紊亂, 使晶狀體蛋白發生變性, 形成混濁。 分先天性和後天性。
多喝水少食鹽:人體在脫水狀態下, 體液的正常代謝發生紊亂, 會產生異常的化學物質, 損害晶狀體, 導致白內障。 避免過於強烈的紫外線照射:研究表明, 眼睛每天多照射1小時太陽, 一年中患白內障的危險增加10%, 戶外工作者患白內障的危險是一般人的3倍。
補充維生素:人眼裡的維生素C的含量比血液中約高出30倍。 隨著年齡增長, 晶狀體內維生素C含量明顯下降, 久而久之引起晶狀體變性, 導致白內障發生。 預防白內障可每天服用維生素C, 也可適當補充谷胱甘肽、維生素B1、B2、E和微量元素硒等。
限制熱量攝入:過度肥胖者白內障發生率比體重正常者高出30%左右。 因為過胖者會產生過量的C-反應蛋白, 這種心臟危險因數也可增加白內障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