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滋味豐富、能儲耐放。 它的食用方法多樣, 既能做調味料, 又能單獨成菜。 因此, 洋蔥是每家每戶都吃的大眾菜。 但是, 吃得多, 並不代表你會吃。 美國刊登了關於洋蔥必須瞭解的九件事。
1.春夏肉厚, 秋冬更辣。 在春夏兩季, 我們能買到的是新鮮的洋蔥。 這種洋蔥最外層的皮更薄, 而肉質更厚, 水分更多, 同時辣味也小一些。 而在較冷時候的洋蔥大多是經過儲存的, 它們的辣味更刺激, 皮更厚, 水分少一些
2.要在暗處儲存。 買洋蔥的時候, 要買那種在手裡掂起來很沉, 表皮乾燥、緊實, 沒有擦傷, 也聞不到味道的(因為洋蔥在被擦傷或劃傷的時候會釋放出氣味)。
3.紫皮洋蔥辣, 白皮洋蔥甜。 常見的洋蔥分為紫皮和白皮兩種。 白皮洋蔥肉質柔嫩, 水分和甜度皆高, 長時間烹煮後有黃金般的色澤及豐富甜味, 比較適合鮮食、烘烤或燉煮;紫皮洋蔥肉質微紅, 辛辣味強, 適合炒或做生菜沙拉。 紫皮洋蔥營養更好一些。
4.炒焦一點, 風味更濃。 洋蔥能給菜肴帶來微甜為主的濃郁口感和漂亮的焦糖色。 要達到這個效果, 慢火加熱是重要的秘訣。 具體做法是:鍋裡倒一點油, 放入切好的洋蔥, 用小火加熱使洋蔥緩慢充分地釋放出糖分。
5.生洋蔥帶出清涼感。 生洋蔥味道有些沖, 但正是這些味兒沖的物質具有抗癌等優秀的保健功能。 如果想更多地從洋蔥中獲得健康, 生吃或拌沙拉是最好的辦法。 在吃牛羊肉等味重油膩的食物時, 搭配生洋蔥, 能起到解膩的作用, 帶出清新的薄荷感。
6.沙拉去掉“洋蔥口臭”。 洋蔥中的硫化物是有益的保健成分, 但是卻也有惱人的一面——會讓人嘴裡一直有洋蔥味兒的“口臭”。 這個時候刷牙也不一定有效, 不妨試試一盤沙拉吧。 因為生的蔬菜水果中的酶類能中和硫化物, 去除口臭。
7.什麼時候用洋蔥粉。 除了胡椒粉、薑粉, 超市的貨架上也出現了洋蔥粉。 不過, 這種洋蔥粉的用途很有限——它沒有鮮洋蔥的濃郁風味和甜味。
8.怎麼切洋蔥不嗆人。 洋蔥一切開, 裡面的硫化物就會發生反應, 嗆得人直流眼淚。 教大家一個簡單的辦法:洋蔥放在冰箱裡10—15分鐘後再切。 另外, 用越鋒利的刀切, 洋蔥嗆人的機會就越小。 此外還要最後切根部, 因為根部的硫化物含量最高。
9.洋蔥還有這些親戚。 大蔥, 許多廚師只用大蔥白色和淺綠色的部分, 它的辣味比洋蔥淡, 煮熟後味道更加柔和。 細香蔥, 在攤蛋餅、做湯的時候放一點, 能帶出一點洋蔥味, 並有鮮香味。 大蒜, 比洋蔥的水分低, 糖分更高。 它們在風味和保健價值上和洋蔥都有相似之處。
洋蔥不僅是最常見, 最普通的蔬菜, 而且具有諸多保健功效。 最近的醫學研究表明, 洋蔥的功效主要表現在如下八個方面:
1.洋蔥具有發散風寒的作用, 是因為洋蔥鱗莖和葉子含有一種稱為硫化丙烯的油脂性揮發物, 具有辛簡辣味, 這種物質能抗寒, 抵禦流感病毒, 有較強的殺菌作用;
2.洋蔥營養豐富, 且氣味辛辣。 能刺激胃、腸及消化腺分泌, 增進食欲, 促進消化, 且洋蔥不含脂肪, 其精油中含有可降低膽固醇的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 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積內停等症;
3.洋蔥是目前所知唯一含前列腺素A的。 前列腺素A能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度, 因而會產生降血壓、能減少外周血管和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
4.洋蔥有一定的提神作用, 它能幫助細胞更好地利用葡萄糖, 同時降低血糖, 供給腦細胞熱能, 是糖尿病、神志萎頓患者的食療佳蔬;
5.洋蔥中含有一種名炎“櫟皮黃素”9的物質, 這是目前所知最有效的天然抗癌物質之一, 它能阻止體內的生物化學機制出現變異, 控制癌細胞的生長, 從而具有防癌抗癌作用;
6.洋蔥所含的微量元素硒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 能消除體內的自由基, 增強細胞的活力和代謝能力, 具有防癌抗衰老的功效;
7.洋蔥中還含有一定的鈣質, 近年來,瑞士科學家發現常吃洋蔥能提高骨密度,有助於防治骨質疏鬆症;
8.洋蔥中含有植物殺菌素如大蒜素等,因而有很強的殺菌能力。嚼生洋蔥可以預防感冒。
近年來,瑞士科學家發現常吃洋蔥能提高骨密度,有助於防治骨質疏鬆症;8.洋蔥中含有植物殺菌素如大蒜素等,因而有很強的殺菌能力。嚼生洋蔥可以預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