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釣魚技巧 不同水域鯽魚有著不同的垂釣技巧

鯽魚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淡水魚, 也是許多釣魚人的垂釣目標, 那麼大家對於釣鯽魚技巧瞭解多少呢?大家知道不同品種與水域的鯽魚食性和釣魚技巧有哪些嗎?今天就給大家從釣魚餌料配方等方面給大家介紹相關的釣魚技巧。

釣魚技巧

鯽魚有許多不同的種類, 而且分佈的水域也都不一樣, 因此鯽魚的食性也都不一樣。 垂釣用餌講究知己知彼, 因此下面就讓我們來瞭解下不同品種、水域下鯽魚的食性和釣法吧。

一、水域不同, 喜食不同

1.不同水域的鯽魚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 河道裡的鯽魚喜歡吃糧食餌。

2.湖泊裡鯽魚的喜歡腥餌。

3.靜水池塘裡的鯽魚則腥素兩種味道的餌都喜歡吃。

二、品種不同, 喜食不同

1.白鯽喜歡植物餌, 且經常離底咬鉤。

2.銀鯽對糧食性的餌料及蚯蚓, 蛆蟲等軟體昆蟲餌有偏好, 常在靠近水底的位置咬鉤。

3.我們經常釣的土鯽則比較喜歡米飯粒, 多是貼底覓食。

三、商品餌的用法

以上是沒有商品餌的情況下最好按它們的食性選餌。 而現在的商品餌一般都是以馬鈴薯粉為原料, 添加麥粉以及一些誘魚劑, 對付鯽魚十分好用, 只不過自然水域中的鯽魚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 需要一兩個小時的認識過程。

四、日本鯽和本土鯽的區別

在部分魚塘裡還放養著日本鯽, 也有叫高背鯽,

澎澤鯽的, 它們的模樣很好看, 釣友們很喜歡釣, 它們平時進食和其它的鯽魚差不多, 但在天冷的時候, 其它的鯽魚不太吃食的時候, 它還很活躍, 而且它們喜歡大而鬆軟的餌。

天氣突變(降溫)導致魚兒不太開口時, 日本鯽還吃的很爽, 這時如果我們所垂釣的池塘裡有它的話, 那你就不必再用小餌費勁的去釣不大開口的其他鯽魚, 搓大而松的餌團釣日本鯽, 一定魚獲頗豐。

野釣鯽魚的釣浮與釣懸浮的技巧

春日外出野釣鯽魚是一種享受, 陽光明媚, 暖風拂面, 菜花飄香, 穿行在綠草如茵的小徑上, 呼吸著新鮮的空氣, 一周的疲憊與煩惱都會拋之腦後。

此時的垂釣對象主要是鯽魚, 其實春日釣鯽還是有章可循的, 鯽魚即將產卵繁殖,

需要有營養的食物供給身體的能量。 首先我們要找到最佳的釣點, 然後要重視垂釣的小小技法, 下文要對釣浮與釣懸浮做重點闡述。

一、找到最佳的釣點

在野外水域春釣鯽魚, 必須重視釣點的選擇, 務必找到最佳的釣點, 才對得起這麼好的空氣與難得的閒暇時光。

首先要找淺灘而釣。 能找到的近岸淺灘處有很多, 最佳的是在湖庫或者河流水流速度不大的淺灘, 還有注入大水面的直流淺水處, 一般不選大水面的深水區範圍。 溫暖的春天裡, 淺水區在陽光的照耀下, 水溫得到了適當地升高, 引得鯽魚前來暖水區取暖與覓食, 也為即將到來的產卵補充充足的能量。 所以在淺灘處垂釣, 一般能上體型較大的鯽魚,

比較刺激。

同樣好的釣點就是河灣或湖庫的水灣處。 岸邊地形忽然來個回灣, 這樣的釣點的確好, 水的流速不大, 水草長勢也好, 鯽魚在溯遊而上的時候, 正好在回灣處歇歇腳覓覓食, 稍作調整繼續出發, 有的甚至直接以此為家, 依附水草繁殖後代。 這樣的釣點天然的食物也很多, 而且釣場比較安靜, 非常利於垂釣, 一般上魚率都很高。

再就是颳風天氣的釣點選下風口為宜。 春天的氣溫一上升就難免引起颳風天氣, 只要風力在許可的範圍就可垂釣。 風力的作用使水體含氧增多, 並將水面或岸上的昆蟲與其它天然食物集中到下風口。 此時的鯽魚一定是喜歡暖水區與食物豐富的水面, 所以能確保釣效。

二、釣浮的小技巧

春釣鯽魚也要講究釣法, 有時一點小小的技巧能直接提高上魚率。 晴好的春日裡, 早晨和晚上均是可以釣底的, 到了中午前後時段則宜釣淺釣浮。 中午時段, 氣溫升高至最高階段, 鯽魚隨本能開始上浮至水體表層, 有的鑽入水草區覓食或產卵, 如果此時仍堅持釣底是沒有什麼效果的。 到了下午兩三點鐘, 不妨開始進行浮釣, 垂釣的水深要根據鯽魚上浮的程度決定, 一般在一兩尺左右的水體表層。

進行浮釣時,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常識。

首先是戳草洞而釣, 水草區魚兒不易被岸上釣者的活動驚嚇, 鉤子直上直下被水草遮擋, 其它魚兒受到的影響不大。

再就是宜使用短尾漂, 因為釣浮不需要長尾漂, 魚兒中鉤之後不必抖腕刺魚, 可直上地領魚出水。釣者在岸邊坐著垂釣,既舒適又不易驚魚。

最後是不必掛紅蟲或者紅蚯蚓這樣的葷餌施釣,用商品餌料掛鉤即可,因為釣浮要在動態中打餌,誘魚聚魚是隨時進行的。水體表層的魚兒聚集快,但是散開得也快,所以需要不斷地誘魚聚魚,否則魚群一旦散去,就失去了上魚的好機會。再因為表層的小雜魚較多,如果鉤子上掛的是紅蟲或蚯蚓這樣的葷餌,很快就會被小雜魚搶食一空,鯽魚就沒有機會吸食到鉤餌,當然就不能上魚了。

三、釣懸浮小訣竅

春日釣鯽有時可不必釣底,就算釣點水較深也不釣底,可讓鉤餌稍離底而處於懸浮狀態,鉤餌距離水底十到二十公分左右,正好是鯽魚活動的水層,幾乎是送餌至魚嘴邊了。懸浮狀態的鉤餌能有效吸引鯽魚的眼球,上魚的頻率就很高了。

再則,鉤餌懸浮,鯽魚中鉤之後一般都是拉沒浮漂,即黑漂,提竿訊號十分給力。若是釣底浮漂只會輕輕上送或下頓,這是鯽魚中鉤之後的上浮與下沉。而鉤餌處於懸浮狀態時,幾乎送餌至魚嘴邊,魚兒吸食鉤餌之後,是直接在該水層遊動,浮漂就會一直下沉直到看不見為止。此時如果看到浮漂下沉很快,一般是個體較小的鯽魚中了鉤。

初春的鯽魚魚口較輕,釣底的話由於子線較長,鯽魚中鉤之後上浮,它需要將鉛墜往上提,這樣就會造成浮漂的動作十分微小,容易錯過提竿時機。假設將子線縮短而增加浮漂的靈敏度,也不行,因為較短的子線易讓魚受到驚嚇,提竿時身處魚群的鉛墜突然一動,就會嚇跑其它魚。而加長一點子線來釣懸浮,鉛墜位於魚層之上,提竿時鉛墜就不會嚇跑魚兒,所以我們不妨適當加長子線而釣懸浮。

水溫低時又是使用的紅蟲或細蚯蚓掛鉤,傳遞給浮漂的訊號也是很微弱,釣者有時是為了檢查鉤餌狀態而提竿,結果卻發現中魚了,就是這個道理。反思一下,可知這樣釣底一定會錯過很多上魚的機會。

但是釣懸浮也容易招雜魚鬧鉤,當小雜魚特別多時,我們可以讓雙鉤躺底,鉛墜也觸底而釣鈍。當天有小雨或者陰天時,魚兒不上浮,則須堅持釣底了。

結語:上面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釣鯽魚技巧,看了上面的介紹大家對於釣鯽魚是不是更加瞭解了呢,不同品種與水域的鯽魚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性,我們需要選擇不同的釣魚技巧,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

可直上地領魚出水。釣者在岸邊坐著垂釣,既舒適又不易驚魚。

最後是不必掛紅蟲或者紅蚯蚓這樣的葷餌施釣,用商品餌料掛鉤即可,因為釣浮要在動態中打餌,誘魚聚魚是隨時進行的。水體表層的魚兒聚集快,但是散開得也快,所以需要不斷地誘魚聚魚,否則魚群一旦散去,就失去了上魚的好機會。再因為表層的小雜魚較多,如果鉤子上掛的是紅蟲或蚯蚓這樣的葷餌,很快就會被小雜魚搶食一空,鯽魚就沒有機會吸食到鉤餌,當然就不能上魚了。

三、釣懸浮小訣竅

春日釣鯽有時可不必釣底,就算釣點水較深也不釣底,可讓鉤餌稍離底而處於懸浮狀態,鉤餌距離水底十到二十公分左右,正好是鯽魚活動的水層,幾乎是送餌至魚嘴邊了。懸浮狀態的鉤餌能有效吸引鯽魚的眼球,上魚的頻率就很高了。

再則,鉤餌懸浮,鯽魚中鉤之後一般都是拉沒浮漂,即黑漂,提竿訊號十分給力。若是釣底浮漂只會輕輕上送或下頓,這是鯽魚中鉤之後的上浮與下沉。而鉤餌處於懸浮狀態時,幾乎送餌至魚嘴邊,魚兒吸食鉤餌之後,是直接在該水層遊動,浮漂就會一直下沉直到看不見為止。此時如果看到浮漂下沉很快,一般是個體較小的鯽魚中了鉤。

初春的鯽魚魚口較輕,釣底的話由於子線較長,鯽魚中鉤之後上浮,它需要將鉛墜往上提,這樣就會造成浮漂的動作十分微小,容易錯過提竿時機。假設將子線縮短而增加浮漂的靈敏度,也不行,因為較短的子線易讓魚受到驚嚇,提竿時身處魚群的鉛墜突然一動,就會嚇跑其它魚。而加長一點子線來釣懸浮,鉛墜位於魚層之上,提竿時鉛墜就不會嚇跑魚兒,所以我們不妨適當加長子線而釣懸浮。

水溫低時又是使用的紅蟲或細蚯蚓掛鉤,傳遞給浮漂的訊號也是很微弱,釣者有時是為了檢查鉤餌狀態而提竿,結果卻發現中魚了,就是這個道理。反思一下,可知這樣釣底一定會錯過很多上魚的機會。

但是釣懸浮也容易招雜魚鬧鉤,當小雜魚特別多時,我們可以讓雙鉤躺底,鉛墜也觸底而釣鈍。當天有小雨或者陰天時,魚兒不上浮,則須堅持釣底了。

結語:上面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釣鯽魚技巧,看了上面的介紹大家對於釣鯽魚是不是更加瞭解了呢,不同品種與水域的鯽魚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性,我們需要選擇不同的釣魚技巧,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