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極拳教程 練習太極拳為何能夠養生保健

長期練習太極拳可以強身健體、修身養性, 這是人們都知道的道理, 那麼練習太極拳為什麼可以養生保健呢?下面小編就來為你介紹一下關於太極拳為何可以養生保健, 一起看一下吧!

太極拳的練習

練習太極拳, 核心是:以心行氣、以氣運身

所謂“心”, 按現代語言可稱作“意”。 “氣”是指“內氣”、“元氣”。 意思是練太極拳應當在心意上下功夫, “要用意引導形體, 先在其心, 後在其身。 ”抓住“要在心意上下功夫”這個核心, 練太極拳才能做到身心兼修。 “用意不用力”, “以心行意、以氣運身”, 在意識的引導下做到“松靜自然”。

習太極拳者,

首需明松柔、虛靜、中和之理

必以松柔為基礎, 松而不懈, 緊而不僵。 要知多一分松柔便少一分僵硬, 少一分僵力便增一分內力。 練太極拳時, 全身各個關節要處處鬆開, 筋膜拉長, 雖極其柔軟但所蘊藏的內勁使人感覺剛柔相濟。 渾厚無間, 唯此才能牽動四兩撥千斤。 故不可謂之柔, 也不可謂之剛, 網9柔渾然一體, 渾於無跡也, 方可謂之太極。

按以上要求練太極拳, 練到一定時間, 四肢未梢產生麻脹的內氣充盈之感, 這是體內行氣的表現, 是培養元氣、疏通經絡、補氣生血之過程。 亦是內力增加的體現。 持之以恆, 最終可練出圓滿內勁。 即體內一派純真中和之氣。 練拳須以松柔虛靜為本, 隨著習拳者年齡的增長, 此中養生保健之功效便越顯著。

若不明松柔之理, 在練拳或推手中四肢僵硬, 不能完全松柔走化, 或僅靠一些技巧或運用後天拙力。 待年老力衰之後, 體內濁氣上升, 清陽不振, 易犯頭重腳輕之疾。

悟太極之道, 明松柔虛靜之理, 最終培養出中和之氣, 就必須在整體上下功夫。 太極拳是一項整體運動, 在松柔的前提下一動無有不動, 首先要把人體從頭至腳各部關節(頸、脊、尾、肩、肘、腕、胯、膝、踝)鬆開(幹太極推手過程中, 在對方相當壓力之下, 仍能保持各個關節鬆開, 才是所需的松柔), 並要求溜臀、裹襠、收腹、吸腹股溝、含胸、拔背、松頸、扣肩、虛靈神項、中正安舒。 用這樣的身形練拳, 可使氣機在經絡中更加暢通無阻, 迴圈無端。 練拳時特別要注意命門穴要有微向後撐之意,

形成前後對撐之勢, 帶動兩胯微微旋轉, 身形保持中正, 才能支撐八面, 旋轉自如。 而且腰(命門)是上下銜接之關鍵。 命門者, 生命之門戶。 真陰真陽所居之處, 乃原氣之所在, 為太極之樞紐。 故《十三勢歌訣》說“命意源頭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間”。

在太極拳整體運動轉換過程中必須做到上下相隨, 內外相合:

連綿不斷。 使全身所有內外組織器官都在進行有機協調地運動。 再與呼吸吐納, 神意內守結合, 體會太極陰陽之變化, 使全體上下、左右、前後, 以及手足腰胯旋轉運動皆符合太極之理。 使自身達到內外合一, 神氣合一, 從而產生純真中和之內氣。 先人曾雲打拳以調養氣血, 呼吸順其自然, 掃除妄念, 卸盡濁氣,

先定根基, 收視返聽, 含光默默, 調息綿綿, 操同內守, 注意玄關, 功久則頃刻間水中火發, 雪裡花開, 兩腎如湯煎, 膀胱似火燒, 真氣自足。 任督猶車輪, 四肢若山石。 無念之發, 天機自動。 每打一勢, 輕輕運行, 默默停止, 惟以意思運行, 則水火自然混融。 用功日久, 周身混沌, 極其虛靈, 不知身之為我, 我之為身, 亦不知神由氣生, 氣自有神, 周身中正, 不思而得, 不勉而中。 不知所以然而然, 亦不知任之為督, 督之為任, 中氣之所以為中氣也。 時措成宜, 自然合拍。 此言任督之降順逆, 佐中氣以成功。 氣動由腎而生, 靜乃歸於腎。 一呼一吸, 真氣之出入, 皆在於此。

太極拳的要論

第一 理

夫物, 散必有統, 分必有合, 天地間四面八方, 紛紛者各有所屬, 千頭萬緒,

攘攘者自有其源。 蓋一本可散為萬殊, 而萬殊鹹歸於一本, 拳術之學, 亦不外 此公例。 夫太極拳者, 千變萬化, 無往非勁, 勢雖不侔, 而勁歸於一, 夫所謂 一者, 自頂至足, 內有髒俯筋骨, 外有肌膚皮肉, 四肢百骸相聯而為一者也。 破之而不開, 撞之而不散, 上欲動而下自隨之, 下欲動而上自領之, 上下動而 中部應之, 中部動而上下和之, 內外相連, 前後相需, 所謂一以貫之者, 其斯 之謂歟!而要非勉強以致之, 襲焉而為之也。 當時而動, 如龍如虎, 出乎而爾, 急加電閃。 當時而靜, 寂然湛然, 居其所而穩如山嶽。 且靜無不靜, 表裡上下 全無參差牽掛之意, 動無不動, 前後左右均無遊疑抽扯之形, 洵乎若水之就下, 沛然莫能禦之也。 若火機之內攻, 發之而不及掩耳。不暇思索,不煩擬議,誠 不期然而己然。蓋勁以積日而有益,工以久練而後成,觀聖門一貫之學,必俟 多聞強識,格物致知,力能有功,是知事無難易,功惟自進,不可躐等,不可 急就,按步就序,循次漸進,夫而後百骸筋節,自相貫通,上下表裡,不難聯 絡,庶乎散者統之,分者合之,四肢百骸總歸於一氣矣。>>>太極拳教程 練習太極拳推手必知的常識

第二 氣

天地間未有一往而不返者,亦未常有直而無曲者矣;蓋物有對待,勢有回還, 古今不易之理也。常有世之論捶者,而兼論氣者矣。夫主於一,何分為二?所 謂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陰陽也。捶不能無動靜,氣不能無呼吸。呼則為陽, 吸則為陰,上升為陽,下降為陰,陽氣上升而為陽,陽氣下行而為陰,陰氣上 升即為陽,陰氣下行仍為陰,此陰陽之所以分也。何謂清濁?升而上者為清, 降而下者為濁,清者為陽,濁者為陰,然分而言之為陰陽,渾而言之統為氣。 氣不能無陰陽,即所謂人不能無動靜,鼻不能無呼吸,口不能無出入,而所以 為對待迥還之理也。然則氣分為二,而貫於一,有志於是途者,甚勿以是為拘 拘焉耳。就像人們平時練習鄭多燕減肥舞一樣,要氣息調配合理。

第三 三節

夫氣本諸身,而身節部甚繁,若逐節論之,則有遠乎拳術之宗旨,惟分為三節 而論,可謂得其截法:三節上、中、下,或根、中、梢也。以一身言之;頭為 上節,胸為中節,腿為下節。以頭面言之,額為上節,鼻為中節,口為下節以 中身言之,胸為上節,腹為中節,丹田為下節。以腿言之,膀為恨節,膝為中 節,足為梢節。以臂言之,膊為恨節,肘為中節,手為梢節。以手言之,腕為 根節,掌為中節,指為梢節。觀於此,而足不必論矣。然則自頂至足,莫不各 有三節也,要之,既莫非三節之所,即莫非著意之處,蓋上節不明,無依無宗, 中節不明,滿腔是空,下節不明,顛覆必生。由此觀之,身三節部,豈可忽也? 至於氣之發動,要從梢節起,中節隨,根節催之而已。此固分而言之;若合而 言之,則上自頭頂,下至足底,四肢百骸,總為一節,夫何為三節之有哉!又 何三節中之各有三節雲乎哉!

第四 四梢

於論身之外,而進論四梢。夫四梢者,身之余褚也;言身者初不及此,言氣者 亦所罕聞,然捶以由內而發外,氣本諸身而發梢,氣之為用,不本諸身,則虛 而不實;不行於梢,則實而仍虛?;梢亦可弗講乎!若手指足特論身之梢耳! 而未及梢之梢也。四梢惟何?發其一也,夫發之所系,不列於五行,無關於四 體,是無足論矣,然發為血之梢,血為氣之海,縱不本諸發而論氣,要不可雖 乎血以生氣;不雖乎血,即不得不兼乎發,發? 騫塚 易鬩印R?舌為肉 之梢,而肉為氣之仁,氣不能行諸肉之梢,即氣無以充其氣之量,故必舌欲催 齒,而肉梢足矣。至於骨梢者,齒也,筋梢者,指甲也,氣生於骨而聯於筋, 不及乎齒,即不及乎骨之梢,不及乎指甲,即不及乎筋之梢,而欲足爾者,要 非齒欲斯筋,甲欲透骨不能也。果能如此,則四梢足矣。四梢足,而氣自足矣, 豈複有虛而不宜,實而仍虛之弊乎!

第五 五臟

夫捶以言勢,勢以言氣,人得五臟以成形,即由五臟而生氣,五臟實為性命之 源,生氣之本,而名為心,肝,脾,腎也。心屬火,而有炎上之象。肝屬木, 而有曲直之形。脾屬土,而有敦厚之勢,肺屬金,而有從革之能。腎屬水,而 有潤下之功。此及五臟之義而猶准之於氣,皆有所配合焉。凡世之講拳術者, 要不能離乎斯也。其在於內胸廊為肺經之位,而肺為五臟之華;蓋故肺經動 , 而諸髒不能不動也。兩乳之中為心,而肺抱護之。肺之下膈之上,心經之位也 。心為君,心火動,而相火無不奉命焉;而兩乳之下,右為肝,左為脾,背之 十四骨節為腎,至於腰為兩背之本位,而為先天之第一,又為諸髒之根源;故 腎足,則金木,水,火,土,無不各顯生機焉。此論五臟之部位也。然五臟之 存乎內者,各有定位,而見於身者,亦有專屬,但地位甚多,難以盡述,大約 身之所系,中者屬心,窩者屬肺,骨之露處屬腎,筋之聯處屬肝,肉之厚處屬 碑,想其意,心如猛,肝如箭,脾之力大甚無窮,肺經之位最靈變,腎氣之動 快如風,是在當局者自為體驗,而非筆墨所能盡罄者也。

第六 三合

五臟既明,再論三合,夫所謂三合者,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內三 台也。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膀合,外三合也。若以左手與右足相合,左 肘與右膝相合,左肩與右膀相合,右肩與左亦然。以頭與手合,手與身合,身 與步合,孰非外合。心與目合,肝與筋合,脾與肉合,肺與身合,腎與骨合, 執非內合。然此特從變而言之也。總之。一動而無不動,一合而無不合,五臟 百骸悉在其中矣。

第七 六進

既知三合,猶有六進。夫六進者何也?頭為六陽之首,而為周身之主,五官百 骸莫不體此為向背,頭不可不進也。手為先鋒,根基在膊,膊不進,則手卻不 前矣;是膊亦不可不進也。氣聚於腕,機關在腰,腰不進則氣餒,而不實矣; 此所以腰貴於進者也。意貫周身,運動在步,步不進而意則索然無能為矣;此 所以必取其進也。以及上左必進右。上右必進左。共為六進,此六進者,孰非 著力之地欺!要之:未及其進,合周身毫無關動之意,一言其進,統全體全無 抽扯之形,六進之道如是而已。

第八 身法

夫發手擊敵,全賴身法之助,身法維何?縱,橫,高,低,進,退,反,側而 已。縱,則放其勢,一往而不返。橫,則理其力,開拓而莫阻。高,則揚其身, 而身有增長之意。低,則抑其身,而身有攢促之形。當進則進,彈其力而勇往 直前。當退則退,速其氣而回轉扶勢。至於反身顧後,後即前也。側顧左右, 左右惡敢當我哉。而要非拘拘焉而為之也。察夫人之強弱,運乎己之機關,有 忽縱而忽橫,縱橫因勢而變遷,不可一概而推。有忽高而忽底,高底隨時以轉 移,豈可執一而論。

時而宜進不可退,退以餒其氣。時而宜退,即以退,退以 鼓其進。是進固進也,即退亦實以助其進。若反身顧後。而後不覺其為後。側 顧左右,而左右不覺其為左右。總之:現在眼,變化在心,而握其要者,則本 諸身。身而前,則四體不命而行矣。身而怯,則百骸莫不冥然而處矣。身法顧 可置而不論乎。

第九章 步法

今夫四肢百骸主於動,而實運以步;步者乃一身之根基,運動之樞紐也。以故 應戰,對戰,本諸身。而所以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隨機應變在於手。而所 以為手之轉移者,又在於步。進退反側,非步何以作鼓動之機,抑揚伸縮,非 步何以示變化之妙。即謂觀察在眼,變化在心,而轉變抹角,千變萬化,不至 窮迫者,何莫非步之司命,而要非勉強可致之也。動作出於無心,鼓舞出於不 覺,身欲動而步以為之周旋,手將動而步亦早為之催迫,不期然而已然,莫之 驅而若驅,所謂上欲動而下自隨之,其斯之謂歟!且步分前後,有定位者,步 也。無定位者,亦步也。如前步進,而後步亦隨之,前後自有定位也。

若前步 作後步,後步作前步,更以前步作後步之前步,後步作前步之後步,前後亦自 有定位矣。總之:捶以論勢而握要者步也。活與不活,在於步,靈與不靈亦在 於步。步之為用大矣哉!

第十 剛柔

夫拳術之為用,氣與勢而已矣。然而氣有強弱,勢分剛柔,氣強者取乎勢之剛, 氣弱者取乎勢之柔,剛者以千鈞之力而扼百鈞,柔者以百鈞之力而破千鈞,尚 力尚巧,剛柔之所以分也。然剛柔既分,而發用亦自有別,四肢發動,氣行諳 外,而內持靜重,剛勢也。氣屯於內,而外現輕和,柔勢也。

用剛不可無柔, 無柔則還不速。用柔不可無剛,無剛則催逼不捷,剛柔相濟,則粘,游,連, 隨,騰,閃,折,空, , ,擠,捺。無不得其自然矣。剛柔不可偏用,用 武豈可忽耶。

結語:上文中介紹了關於經常練習太極拳在哪些方面對人身體進行養生保健的,相信現在大家已經有所瞭解,那麼大家平時可以多多的練習太極拳。同時還介紹了關於太極拳的要論。

發之而不及掩耳。不暇思索,不煩擬議,誠 不期然而己然。蓋勁以積日而有益,工以久練而後成,觀聖門一貫之學,必俟 多聞強識,格物致知,力能有功,是知事無難易,功惟自進,不可躐等,不可 急就,按步就序,循次漸進,夫而後百骸筋節,自相貫通,上下表裡,不難聯 絡,庶乎散者統之,分者合之,四肢百骸總歸於一氣矣。>>>太極拳教程 練習太極拳推手必知的常識

第二 氣

天地間未有一往而不返者,亦未常有直而無曲者矣;蓋物有對待,勢有回還, 古今不易之理也。常有世之論捶者,而兼論氣者矣。夫主於一,何分為二?所 謂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陰陽也。捶不能無動靜,氣不能無呼吸。呼則為陽, 吸則為陰,上升為陽,下降為陰,陽氣上升而為陽,陽氣下行而為陰,陰氣上 升即為陽,陰氣下行仍為陰,此陰陽之所以分也。何謂清濁?升而上者為清, 降而下者為濁,清者為陽,濁者為陰,然分而言之為陰陽,渾而言之統為氣。 氣不能無陰陽,即所謂人不能無動靜,鼻不能無呼吸,口不能無出入,而所以 為對待迥還之理也。然則氣分為二,而貫於一,有志於是途者,甚勿以是為拘 拘焉耳。就像人們平時練習鄭多燕減肥舞一樣,要氣息調配合理。

第三 三節

夫氣本諸身,而身節部甚繁,若逐節論之,則有遠乎拳術之宗旨,惟分為三節 而論,可謂得其截法:三節上、中、下,或根、中、梢也。以一身言之;頭為 上節,胸為中節,腿為下節。以頭面言之,額為上節,鼻為中節,口為下節以 中身言之,胸為上節,腹為中節,丹田為下節。以腿言之,膀為恨節,膝為中 節,足為梢節。以臂言之,膊為恨節,肘為中節,手為梢節。以手言之,腕為 根節,掌為中節,指為梢節。觀於此,而足不必論矣。然則自頂至足,莫不各 有三節也,要之,既莫非三節之所,即莫非著意之處,蓋上節不明,無依無宗, 中節不明,滿腔是空,下節不明,顛覆必生。由此觀之,身三節部,豈可忽也? 至於氣之發動,要從梢節起,中節隨,根節催之而已。此固分而言之;若合而 言之,則上自頭頂,下至足底,四肢百骸,總為一節,夫何為三節之有哉!又 何三節中之各有三節雲乎哉!

第四 四梢

於論身之外,而進論四梢。夫四梢者,身之余褚也;言身者初不及此,言氣者 亦所罕聞,然捶以由內而發外,氣本諸身而發梢,氣之為用,不本諸身,則虛 而不實;不行於梢,則實而仍虛?;梢亦可弗講乎!若手指足特論身之梢耳! 而未及梢之梢也。四梢惟何?發其一也,夫發之所系,不列於五行,無關於四 體,是無足論矣,然發為血之梢,血為氣之海,縱不本諸發而論氣,要不可雖 乎血以生氣;不雖乎血,即不得不兼乎發,發? 騫塚 易鬩印R?舌為肉 之梢,而肉為氣之仁,氣不能行諸肉之梢,即氣無以充其氣之量,故必舌欲催 齒,而肉梢足矣。至於骨梢者,齒也,筋梢者,指甲也,氣生於骨而聯於筋, 不及乎齒,即不及乎骨之梢,不及乎指甲,即不及乎筋之梢,而欲足爾者,要 非齒欲斯筋,甲欲透骨不能也。果能如此,則四梢足矣。四梢足,而氣自足矣, 豈複有虛而不宜,實而仍虛之弊乎!

第五 五臟

夫捶以言勢,勢以言氣,人得五臟以成形,即由五臟而生氣,五臟實為性命之 源,生氣之本,而名為心,肝,脾,腎也。心屬火,而有炎上之象。肝屬木, 而有曲直之形。脾屬土,而有敦厚之勢,肺屬金,而有從革之能。腎屬水,而 有潤下之功。此及五臟之義而猶准之於氣,皆有所配合焉。凡世之講拳術者, 要不能離乎斯也。其在於內胸廊為肺經之位,而肺為五臟之華;蓋故肺經動 , 而諸髒不能不動也。兩乳之中為心,而肺抱護之。肺之下膈之上,心經之位也 。心為君,心火動,而相火無不奉命焉;而兩乳之下,右為肝,左為脾,背之 十四骨節為腎,至於腰為兩背之本位,而為先天之第一,又為諸髒之根源;故 腎足,則金木,水,火,土,無不各顯生機焉。此論五臟之部位也。然五臟之 存乎內者,各有定位,而見於身者,亦有專屬,但地位甚多,難以盡述,大約 身之所系,中者屬心,窩者屬肺,骨之露處屬腎,筋之聯處屬肝,肉之厚處屬 碑,想其意,心如猛,肝如箭,脾之力大甚無窮,肺經之位最靈變,腎氣之動 快如風,是在當局者自為體驗,而非筆墨所能盡罄者也。

第六 三合

五臟既明,再論三合,夫所謂三合者,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內三 台也。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膀合,外三合也。若以左手與右足相合,左 肘與右膝相合,左肩與右膀相合,右肩與左亦然。以頭與手合,手與身合,身 與步合,孰非外合。心與目合,肝與筋合,脾與肉合,肺與身合,腎與骨合, 執非內合。然此特從變而言之也。總之。一動而無不動,一合而無不合,五臟 百骸悉在其中矣。

第七 六進

既知三合,猶有六進。夫六進者何也?頭為六陽之首,而為周身之主,五官百 骸莫不體此為向背,頭不可不進也。手為先鋒,根基在膊,膊不進,則手卻不 前矣;是膊亦不可不進也。氣聚於腕,機關在腰,腰不進則氣餒,而不實矣; 此所以腰貴於進者也。意貫周身,運動在步,步不進而意則索然無能為矣;此 所以必取其進也。以及上左必進右。上右必進左。共為六進,此六進者,孰非 著力之地欺!要之:未及其進,合周身毫無關動之意,一言其進,統全體全無 抽扯之形,六進之道如是而已。

第八 身法

夫發手擊敵,全賴身法之助,身法維何?縱,橫,高,低,進,退,反,側而 已。縱,則放其勢,一往而不返。橫,則理其力,開拓而莫阻。高,則揚其身, 而身有增長之意。低,則抑其身,而身有攢促之形。當進則進,彈其力而勇往 直前。當退則退,速其氣而回轉扶勢。至於反身顧後,後即前也。側顧左右, 左右惡敢當我哉。而要非拘拘焉而為之也。察夫人之強弱,運乎己之機關,有 忽縱而忽橫,縱橫因勢而變遷,不可一概而推。有忽高而忽底,高底隨時以轉 移,豈可執一而論。

時而宜進不可退,退以餒其氣。時而宜退,即以退,退以 鼓其進。是進固進也,即退亦實以助其進。若反身顧後。而後不覺其為後。側 顧左右,而左右不覺其為左右。總之:現在眼,變化在心,而握其要者,則本 諸身。身而前,則四體不命而行矣。身而怯,則百骸莫不冥然而處矣。身法顧 可置而不論乎。

第九章 步法

今夫四肢百骸主於動,而實運以步;步者乃一身之根基,運動之樞紐也。以故 應戰,對戰,本諸身。而所以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隨機應變在於手。而所 以為手之轉移者,又在於步。進退反側,非步何以作鼓動之機,抑揚伸縮,非 步何以示變化之妙。即謂觀察在眼,變化在心,而轉變抹角,千變萬化,不至 窮迫者,何莫非步之司命,而要非勉強可致之也。動作出於無心,鼓舞出於不 覺,身欲動而步以為之周旋,手將動而步亦早為之催迫,不期然而已然,莫之 驅而若驅,所謂上欲動而下自隨之,其斯之謂歟!且步分前後,有定位者,步 也。無定位者,亦步也。如前步進,而後步亦隨之,前後自有定位也。

若前步 作後步,後步作前步,更以前步作後步之前步,後步作前步之後步,前後亦自 有定位矣。總之:捶以論勢而握要者步也。活與不活,在於步,靈與不靈亦在 於步。步之為用大矣哉!

第十 剛柔

夫拳術之為用,氣與勢而已矣。然而氣有強弱,勢分剛柔,氣強者取乎勢之剛, 氣弱者取乎勢之柔,剛者以千鈞之力而扼百鈞,柔者以百鈞之力而破千鈞,尚 力尚巧,剛柔之所以分也。然剛柔既分,而發用亦自有別,四肢發動,氣行諳 外,而內持靜重,剛勢也。氣屯於內,而外現輕和,柔勢也。

用剛不可無柔, 無柔則還不速。用柔不可無剛,無剛則催逼不捷,剛柔相濟,則粘,游,連, 隨,騰,閃,折,空, , ,擠,捺。無不得其自然矣。剛柔不可偏用,用 武豈可忽耶。

結語:上文中介紹了關於經常練習太極拳在哪些方面對人身體進行養生保健的,相信現在大家已經有所瞭解,那麼大家平時可以多多的練習太極拳。同時還介紹了關於太極拳的要論。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