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濕熱重吃什麼中成藥 4款中成藥去濕熱

濕熱重吃什麼中成藥

人參健脾丸

組成:由人參、白術、甘草、山藥、蓮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陳皮、青皮、六神曲;穀芽、山楂、芡實、薏苡仁、當歸、枳殼等藥物組成。

功能:健脾養胃, 消補兼施。 口服每次6-12 克, 每日2次。

附子理中丸

組成:含附子、黨參、白術、乾薑、甘草等中藥。

功能:口服每次6— 9克, 每日3次。 孕婦慎用。

龍膽瀉肝丸

成份:龍膽、柴胡、黃芩、梔子(炒)、澤瀉、木通、車前子(鹽炒)、當歸(酒炒)、地黃、炙甘草。

功能:清肝膽, 利濕熱。 用於肝膽濕熱, 頭暈目赤, 耳鳴耳聾, 脅痛口苦, 尿赤, 濕熱帶下。

加味香連丸

主要功效:清熱祛濕, 化滯止痛。

適用病症:大腸濕熱所致的痢疾,

症見大便膿血、腹痛下墜、裡急後重。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6g, 一日3次。

藥性分析:方中黃連, 清熱燥濕, 止瀉痢, 為君藥。 黃芩、黃柏加強黃連清熱燥濕之功, 共為臣藥。 白芍、當歸和血止痛;延胡索理氣止痛;厚樸、枳殼、檳榔、木香行氣和中, 行滯止痛;吳茱萸溫中燥濕止瀉, 也制苦寒之品, 為佐藥。 甘草健脾和中, 調和藥性, 為使藥。 諸藥合用, 共奏清熱祛濕, 化滯止痛之功。

濕熱重吃什麼好

一、板藍根燉豬腱

材料:板藍根8克、豬腱60克、薑1片、蜜棗半粒。

做法:清洗豬腱(即豬前小腿的肉), 切成大片。 用水沖洗一下板藍根片, 然後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 猛火燉3小時, 保溫至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味。

提點:豬腱肉質嫩滑, 經過燉煮以後稍帶肉質纖維,

頗有咬頭, 蘸點豉油來吃是不少男士的至愛。

二、土茯苓燉水蛇

材料:土茯苓10克、水蛇仔50克、紅棗兩粒、薑1片。

做法:水蛇當刂好切段, 洗乾淨, 用熱水稍微煮一下待用。 然後把土茯苓刮皮、切片。 再把紅棗、薑片、水蛇段和土茯苓片全部放入燉盅, 猛火燉3小時, 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味。

提點:買時要區分“水蛇”和“泥蛇”, 泥蛇皮色較黑。 它們外貌非常相似, 但燉湯效果有很大區別, 水蛇湯色清澈鮮甜。 燉湯水蛇最好選幾兩重的小蛇, 更易出味。

三、雞骨草燉豬橫脷

材料:雞骨草5克、豬橫鶪80克, 薑1片、蜜棗半粒。

做法:先把雞骨草、豬橫脷清洗乾淨, 然後把全部材料一起放進燉盅內, 猛火燉夠3小時, 待燉好後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提點:雞骨草先用清水浸泡一段時間,

沖洗掉雞骨草上的泥沙和雜質。

四、鮮桑葉燉豬腱

材料:鮮桑葉5克、豬腱肉60克、蜜棗半粒、薑1片。

做法:清洗豬腱肉, 切成大片。 用水沖洗一下鮮桑葉, 然後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 猛火燉3小時, 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味。

提點:3-5月鮮桑葉最多, 大家不要錯過了。 嫩葉可煮吃, 燉湯的話, 老葉也無妨。

文中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去濕熱的4款中成藥以及食療方, 如果你發現自己有濕熱的症狀與表現, 那麼就可以試試文中推薦的祛濕熱方法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