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飛揚穴位的準確位置圖

飛揚穴 Fēi yáng】

【取穴方法】飛揚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後面, 外踝後, 昆侖穴直上七寸, 承山穴外下方1寸處。

【解剖】有腓腸肌及比目魚肌;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

【主治疾病】頭痛, 目眩, 腰腿疼痛, 痔瘡。

【人體穴位配伍】配委中穴治腿痛。

【刺灸法】直刺 1~1.5寸。

【附注】足太陽經絡穴。

【別名】厥陽, 厥陰, 厥揚。

【穴義】膀胱經氣血在此吸熱後向上飛揚。

【名解】

(1)飛揚。 飛, 指穴內物質為天部之氣也。 揚, 指穴內物質揚而上行也。 該穴名意指膀胱經氣血在此吸熱上行。 本穴物質為膀胱經跗陽至至陰穴各穴吸熱上行的水濕之氣, 在本穴的變化為進一步的吸熱蒸升,

故名。

(2)厥陽。 厥, 厥通掘, 乃翹起、掘起之意。 陽, 陽氣也。 厥陽名意指膀胱經氣血在此掘起上揚。 理同飛揚名解。 厥陰、厥揚名意與厥陽近同, 陰表示本穴上揚的氣血物質為膀胱經的寒濕水氣而非為真正的陽熱之氣。

(3)膀胱經絡穴。 本穴氣血為吸熱上行的水濕之氣, 它不光膀胱經上行, 同時亦向外擴散於與膀胱經相表裡的少陰腎經, 故為膀胱經絡穴。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之氣, 性溫。

【運行規律】大部分循膀胱經上行, 小部分別入足少陰腎經。

【功能作用】聯絡表裡。

【治法】寒則補之, 熱則瀉之。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