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邪客—《黃帝內經·靈樞》第七十一篇

黃帝問于伯高曰:夫邪氣之客人也, 或令人目不瞑不臥出者, 何氣使然?伯高曰:五穀入於胃也, 其糟粕津液宗氣, 分為三隧。 故宗氣積於胸中, 出於喉嚨, 以貫心脈, 而行呼吸焉。 營氣者, 泌其津液, 注之於脈, 化以為血, 以榮四末, 內注五臟六腑, 以應刻數焉。 節氣者, 出其悍氣之慓疾, 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 而不休者也。 晝日行于陽, 夜行于陰, 常從足少陰之分間, 行五臟六腑, 今厥氣客於五臟六腑, 則衛氣獨衛其外, 行于陽, 不得入于陰。 行于陽則陽氣盛, 陽氣盛則陽橋陷, 不得入于陰, 陰虛, 故目不瞑。

黃帝曰:善。

治之奈何?伯高曰:補其不足, 瀉其有餘, 調其虛實, 以通其道, 而去其邪。 飲以半夏湯一劑, 陰陽已通, 其臥立至。 黃帝曰:善。 此所謂決瀆壅塞, 經絡大通, 陰陽和得者也。 願聞其方。 伯高曰:其湯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 揚之萬遍, 取其清五升, 煮之, 炊以葦薪火, 沸置秫米一升, 治半夏五合, 徐炊, 令竭為一升半, 去其滓, 飲汁一小杯, 日三稍益, 以知為度, 故其病新發者, 複杯則臥, 汗出則已矣。 久者, 三飲而已也。

黃帝問于伯高曰:願聞人之肢節以應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圓地方, 人頭圓足方以應之。 天有日月, 人有兩目;地有九州, 人有九竅;天有風雨, 人有喜怒;天有雷電, 人有聲音;天有四時, 人有四肢;天有五音, 人有五臟;天有六律, 人有六腑;天有冬夏,

人有寒熱;天有十曰, 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 人有足十指, 莖垂以應之, 女子不足二節, 以抱人形;天有陰陽, 人有夫妻;歲有三百六十五日, 人有三百六十五節;地有高山, 人有肩膝;地有深谷, 人有腋膕;地有十二經水, 人有十二經脈;地有泉脈, 人有衛氣;地有草蓂, 人有毫毛;天有晝夜, 人有臥起;天有列星, 人有牙齒;地有小山, 人有小節;地有山石, 人有高骨;地有林木, 人有募筋;地有聚邑, 人有膕肉;歲有十二月, 人有十二節;地有四時不生草, 人有無子。 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

黃帝問于岐伯曰:余願聞持針之數, 內針之理, 縱舍之意, 扞皮開腠理, 奈何?脈之屈折, 出入之處, 焉至而出, 焉至而止, 焉至而徐, 焉至而疾, 焉至而入, 六腑之輸於身者, 余願盡聞其方。

岐伯曰:帝之所問, 針道畢矣。

黃帝曰:願卒聞之。 岐伯曰:手太陰之脈, 出於大指之端, 內屈, 循白肉際, 至本節之後太淵, 留以澹, 外屈, 上於本節下, 內屈, 與陰諸絡會於魚際, 數脈並注, 其氣滑利, 伏行壅骨之下, 外屈, 出於寸口而行, 上至於肘內廉, 入於大筋之下, 內屈, 上行臑陰, 入腋下, 內屈, 走肺。 此順行逆數之屈折也。 心主之脈, 出於中指之端, 內屈, 循中指內廉以上, 留於掌中, 伏行兩骨之間, 外屈, 出兩筋之間, 上至肘內廉, 入於小筋之下, 留兩骨之會, 上入於胸中, 內絡於心脈。

黃帝曰:手太陰之脈, 獨無俞, 何也?岐伯曰:少陰, 心脈也。 心者, 五臟六腑之大主也, 精神之所舍也, 其髒堅固, 邪弗能容也。 容之則心傷, 心傷則神去, 神去則死矣。 故諸邪之在於心者,

皆在於心之包絡。 包絡者, 心主之脈也, 故獨無俞焉。

黃帝曰:少陰獨無俞者, 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經病而藏不病, 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 其餘脈出入屈折, 其行之徐疾, 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脈行也。 故本俞者, 皆因其氣之虛實疾徐以取之, 是謂因沖而瀉, 因衰而補, 如是者, 邪氣得去, 真氣堅固, 是謂因天之序。

黃帝曰:持針縱舍奈何?岐伯曰:必先明知十二經脈之本末, 皮膚之寒熱, 脈之盛衰滑澀。 其脈滑而盛者, 病日進;虛而細者, 久以持;大以澀者, 為痛痹。 陰陽如一者, 病難治。 其本末尚熱者, 病尚在;其熱以衰者, 其病亦去矣。 持其尺, 察其肉之堅脆, 大小滑澀, 寒溫燥濕。 因視目之五色, 以知五臟, 而決死生。 視其血脈, 察其色, 以知其寒熱痛痹。

黃帝曰:持針縱舍, 餘未得其意也。 岐伯曰:持針之道, 欲端以正, 安以靜。 先知虛實而行疾徐。 左手執骨, 右手循之。 無與肉果。 瀉欲端以正, 補必閉膚。 輔針導氣, 邪得淫泆, 真氣得居。

黃帝曰:扞皮開腠理奈何?岐伯曰:因其分肉, 左別其膚, 微內而徐端之, 適神不散, 邪氣得去。

黃帝問于岐伯曰:人有八虛, 各何以候?岐伯答曰:以候五臟。 黃帝曰:候之奈何?岐伯曰:肺心有邪, 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 其氣流於兩腋;脾有邪, 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 其氣留於兩膕。 凡此八虛者, 皆機關之室, 真氣之所過, 血絡之所遊。 邪氣惡血, 固不得住留。 住留則傷筋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 故痀攣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