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所用之藥, 當時效驗顯著, 而本草載其功用鑿鑿者, 今依方施用, 竟有應有不應, 其故何哉?蓋有數端焉。 一則地氣之殊也。 當時初用之始, 必有所產之地, 此乃其本生之土, 故氣厚而力全。 以後傳種他方, 則地氣移而力薄矣。 一則種類之異也。 凡物之種類不一, 古人所采, 必至貴之種, 後世相傳, 必擇其易於繁衍者而種之, 未必皆種之至貴者。 物雖非偽, 而種則殊矣。 一則天生與人力之異也。 當時所采, 皆生於山谷之中, 元氣未泄, 故得氣獨厚。 今皆人功種植, 既非山谷之真氣, 又加灌溉之功, 則性平淡而薄劣矣。
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藥性變遷論--《醫學源流論》卷上
2017-03-07
2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