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刪補名醫方論》桂枝人參葛根黃芩黃連二湯合論

太陽外證未解, 而數下之, 遂協熱而利, 利下不止, 表裡不解, 脈微弱, 心下痞硬者, 【桂枝人參湯】主之, 桂枝證醫反下之, 利遂不止, 其脈促喘而汗出者, 【葛根黃連黃芩湯】主之。

【組成】桂枝四兩 甘草四兩 人參三兩 白朮三兩 乾薑三兩 水九升, 先煮四味, 取五升, 內桂枝更煮三升, 日再服, 夜一服。

【組成】葛根半觔 黃連三兩 黃芩三兩 甘草二兩炙 水八升, 先煮葛根, 減二升, 內諸藥煮二升, 分溫再服

【集注】柯琴曰:外熱不除, 是表不解, 下利不止, 是裡不解, 病因則同, 一以微弱之脈而心下痞硬, 是脈不足而證有餘, 一以脈促兩端,

反汗自出, 是脈有餘而證不足, 表裡虛實, 當從脈而辨證矣, 弱脈見於數下後, 則痞硬為虛, 故用理中之辛甘溫補, 止利消痞硬, 又加桂枝以解表, 先煮四味後內桂枝, 和中之力饒, 而解肌之氣銳, 是于兩解中寓權宜法也, 桂枝證脈本緩, 誤下後而反促陽氣重, 可知邪束于表, 陽擾於內, 故喘而汗出, 利遂不止者, 是暴注下迫, 屬於熱也, 故君氣清質輕之葛根, 以解肌而止利, 佐苦寒清肅之芩連, 以止汗而除喘, 又加甘草以和中, 先煮葛根後內諸藥, 解肌之力緩, 而清中之氣銳, 又與補中逐邪者殊法矣。 又曰:上條脈證是陽虛, 雖協熱於外, 而裡則虛寒, 下條脈證是陽盛, 雖下利不止, 而表裡俱實, 同一協熱利同是表裡不解, 而寒熱虛實攻補不同,
前方理中加桂枝, 而冠桂枝於人參之上, 後方瀉心加葛根, 而冠葛根于芩連之首, 不名理中瀉心者, 總為表未解故耳, 補中亦能解表, 涼中亦能散寒, 補中亦能散痞, 涼中亦能止利, 仲景制兩解方, 神化如此。

刪補名醫方論》目錄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