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兒童肥胖與什麼有關 肥胖兒童要掌握的飲食原則

肥胖症現在是越來越嚴重了, 當人體進食熱量多於消耗熱量時, 多餘熱量以脂肪形式儲存於體內, 其量超過正常生理需要量, 且達一定值時遂演變為肥胖症。 那麼, 兒童肥胖都是哪些因素導致的?

1、營養過剩

營養過多致攝入熱量超過消耗量, 多餘的熱量以甘油三酯形式儲存於體內致肥胖。 嬰兒餵養不當, 如每次嬰兒哭時, 就立即餵奶, 久之養成習慣, 以後每遇挫折, 就想找東西吃, 易致嬰兒肥胖, 或太早喂嬰兒高熱量的固體食物, 使體重增加太快, 形成肥胖症。 妊娠後期過度營養, 成為生後肥胖的誘因。

目前的孩子往往進食大量的高脂肪飲食、甜食, 尤其是無限制地吃零食、喝甜飲料, 這些都會引起肥胖。

2、缺乏活動

目前孩子的學習負擔越來越重, 加上父母望子成龍心切, 給孩子增加許多課外學習, 比如音樂、美術、外語等等, 擠掉了孩子大量的活動時間。 另外, 即使是課外活動, 也是體力活動越來越少, 靜止活動越來越多, 什麼電視錄像啦, 遊戲機啦, 都會讓孩子減少活動、增長脂肪。 胖孩子就不愛運動, 不愛運動的孩子就變得更胖, 結果造成惡性循環。 某些疾病如癱瘓、原發性肌病或嚴重智慧落後等, 導致活動過少, 消耗熱量減少, 發生肥胖症。

3、遺傳因素

肥胖症有一定家族遺傳傾向。 雙親胖, 子代70%~80%出現肥胖;雙親之一肥胖,

子代40%~50%出現肥胖;雙親均無肥胖, 子代僅1%出現肥胖。 單卵孿生者同病率亦極高。

4、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在肥胖症的發生上起重要作用。 情緒創傷或心理障礙如父母離異、喪父或母、虐待、溺愛等, 可誘發膽小、恐懼、孤獨等, 而造成不合群, 少活動或以進食為自娛, 導致肥胖症。

5、中樞調節因素

正常人體存在中樞能量平衡調節功能, 控制體重相對穩定。 本病患者調節功能失平衡, 而致機體攝入過多, 超過需求, 引起肥胖。

小兒肥胖很大的因素是家長造成的, 所以在飲食上一定要記住4原則:

原則一:放慢進食速度

由於孩子吃飯時候注意力不集中, 為了讓孩子安心吃飯, 有些家長會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吃完。 這樣對孩子的健康是不好的,

讓孩子放慢吃飯的速度, 能提高孩子對饑餓的忍耐性和食欲敏感性。 可以避免孩子暴飲暴食而引起肥胖。 所以在吃飯的過程中, 要培養孩子細嚼慢嚥的習慣。

原則二:吃飯要定時定量

每天就餐的時間要相對的固定, 不要因為忙於工作或其他, 而忽略了孩子的飲食問題。 就餐時間的不穩定, 也容易導致孩子發胖。 而且吃飯也要定量, 早餐一定要讓孩子吃好, 午飯可以吃多一點, 晚餐則要少吃。 每天要保證孩子對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 保持飲食的均衡。 如果孩子在睡前容易餓, 可以讓孩子喝一杯牛奶。 牛奶不僅不會加重胃的負擔, 而且還能起到促進睡眠的作用。

原則三:減少脂肪類食物攝入量

寶寶減肥, 並不提倡減少寶寶的主食,

而是要減少寶寶對脂肪類食物的攝入量。 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寶寶腦部發育並不可少的物質。 減少寶寶脂肪的攝入量, 要控制寶寶對肉類的食用。 除此之外, 還要注意不要讓寶寶經常食用高熱量的零食, 例如糖果、巧克力、口香糖、汽水、蜜餞等等。 可以將零食更換為純牛奶、優酪乳、水果等低脂高纖維類食品。

原則四:儘量不要外出吃飯

現在年輕的父母很多都不喜歡自己做飯, 習慣帶孩子外出吃飯。 外邊飯菜的口味比較新鮮, 孩子也喜歡。 但是在外吃的食物不僅衛生不能得到保障, 而且脂肪的含量也比較高。 在製作的過程中, 其中的營養含量也大大的流失, 容易導致孩子對營養攝入的不平衡: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攝入過少,

而脂肪和熱量攝入過多。 所以建議家長們儘量在家裡做飯吃。 不僅能夠根據孩子成長的需要來制定飲食計畫, 而且還能讓孩子在家中享受愉悅的就餐氣氛, 培養一家人的感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