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蒺藜的繁殖技術

選地整地

蒺藜適應性廣, 對土壤要求不嚴, 但以土質疏鬆, 質地肥沃的砂壤土。

繁殖技術

種子繁殖。 8~9月種子成熟時選, 個大、充實、飽滿的綠白色的果實, 曬乾備用。 播前將種子攤于石碾上碾, 使果瓣分開, 簸去果刺和殼渣, 留下純淨種子播種。 也可將種子在碾米機上碾兩遍, 篩選出種子。 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 將畦面澆透, 撒上種子, 覆蓋嚴。 點播時可按行距50cm, 株距30~40cm挖穴, 每穴丟種子4~5粒, 覆土後澆水, 667m2播量1~2kg。 也可把種子催芽, 置於用保水劑為基質配製的流體懸浮膠狀液中, 用流體播種機播下, 更有利發芽。 蒺藜最佳種植密度度為60cm壟作下大約10cm株距,最佳採收期8月下旬,產量可達到1400~2000kg·hm-2[7]

田間管理

1、間苗:在苗高4~7cm時, 拔掉弱苗和過密苗, 在苗高10cm左右時。 撒播按株距30~40cm留苗, 點播每穴留壯苗2~3株。 如發現缺株缺穴, 應帶土移栽補齊。

2、中耕除草:出苗後有雜草發生時, 及時進行中耕除草, 鋤時小苗期宜淺, 以1~2cm為宜。

3、追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 應視地力情況, 要進行適當的追肥, 一般應追施兩次。

4、掐頂:在8月中旬後, 為了使種子能集中成熟, 可掐去各枝的生長點, 可使枝蔓上多生短枝, 多結果, 並能提早成熟。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