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極拳視頻 洪式太極纏絲勁動作練習方法

太極拳纏絲勁動作相信練習過的人都知道, 這是太極拳練習過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功。 今天, 小編就來為你介紹一下關於洪式太極拳纏絲勁動作的練習方法, 趕緊一起跟著小編往下學習一下吧!

洪式太極拳

纏絲勁練習

(一)“纏絲勁”的真意

太極拳愛好者對“纏絲勁”並不陌生, 尤其是陳式太極拳、洪式太極拳練習者可謂是一動俱為纏絲。 可是, 細細研究起來, 我們又難以講清楚, 什麼是“纏絲勁”, 它的典型形式是什麼?訓練的要點步驟又怎樣?具體實作時又是怎麼隨機應用呢?諸如此類問題, 困擾了不少太極拳愛好者。

在自然界中, 水流的旋渦是螺旋推進的, 藤類的植物攀緣樹幹或者籬笆都是把藤條纏繞成螺旋上升狀, 這些螺旋線狀, 大家早已司空見慣。 太極拳運動中, 人肢體的立體運轉也是相同的道理。 由定向旋轉產生的勁力都是呈各式螺旋纏絲狀的, 我們廣義上都可謂之“纏絲勁”。 可以說, “纏絲勁”法是整體輕靈運轉的根本勁法, 是高層次太極拳內勁的主體。 只是因對其內涵的把握有高低之分, 故表現形式有明暗之別。

(二)各家武術中的“纏絲勁”

太極拳形意結合定向旋轉動作產生“纏絲勁”, 而旋轉是武術動作中普遍存的運動方式。 比如, 長拳中的沖拳動作路線雖然是直線, 但是拳的力量卻也是成螺旋式向前發出的,

從力的運行軌跡上來說, 這樣的力也是一種“纏絲勁”。 形意拳動作翻轉硬上, 產生的勁力也都帶著“纏絲勁”。 在八卦掌的拳訣中就明確要求“拳宜滾出滾入”, 這種滾出滾入本身就是旋轉, 旋轉產生的勁力也可以稱其為“纏絲勁”。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纏絲勁”不是太極拳獨有, “纏絲勁”是普遍存在於武術動作之中的, 其他流派動作中的“纏絲勁”與太極拳的“纏絲勁”在形式上並沒有什麼區別。 只不過而把勁力方式放在次要地位, 而太極拳卻是把“纏絲勁”作為核心勁法形式, 貫穿始終, 講究內外動靜互為其根, 更細更嚴, 成為十三勢的靈魂。 所以不丟不頂, 呈太極之相。

(三)“纏絲勁”訓練的基本形式

太極拳本身的運動方式決定了“纏絲勁”訓練的首要性。

太極拳要求動作須沿弧線運動。 要想達到這一運動目的, 必須通過身體的內外協調旋轉才能實現, 也正是因為有了身體的旋轉才產生螺旋式運動, 才產生了整體的“纏絲勁”。

正常情況下, 身體的立體旋轉訓練是練出“纏絲勁”的基本形式。 我們有三層訓練模式, 每層又有定步活步兩種訓練形式, 這裡介紹的是定步訓練模式, 活步就是把定步左右旋轉變作進退步。

第一層:初級纏絲

口令:抱球提塌

動勢:身體中正, 兩腳同肩寬, 雙手左右抱圓, 站成渾圓樁, 保持相對靜止狀態。 隨腰胯左右旋轉, 相抱的雙手也左右擺動, 兩膝配合腰胯做一前一後的立體提塌運動, 腰胯儘量旋轉, 膝部動作要小。 保持中正旋轉狀態。

眼神始終注視前側。 練到功成時, 可以左右整體旋轉發力試勁。 就像練習鄭多燕減肥舞一樣, 需要眼神與動作一致。

要領:眼神始終平靜地看正前方, 胯要松塌, 不許浮起, 肩肘松墜, 不要隨意變形。 速度均勻。 達到俗語說的“上領下塌中間轉”狀態。

第二層:中級纏絲

口令:開合提塌

動勢:相當於陳式太極拳中的“肘底捶”。 身法同初級纏絲, 定步左右旋轉, 就是左右手做前後開合運動, 手部動作形式又像倒卷肱。 練到功成時, 可以左右整體旋轉發力試勁。

要領:練習過程中, 眼神始終平靜注視正前方。 保持墜肘狀態, 不要隨便撐肘, 指掌領勁, 螺旋松柔開合運動。

第三層:高級纏絲

口令:定步雲手

動勢:以右向為例, 身體中正, 兩腳同肩寬,

站成側馬步, 左右手隨腰胯左右交替畫圓, 動勢有雙正、雙逆和一順一逆三種, 兩膝配合腰胯做一前一後的立體提塌運動, 腰胯儘量旋轉, 膝部動作要小。 保持中正旋轉狀態。 眼神始終注視右前側。 練到功成時, 可以兩人擠按試勁, 不丟不頂為准。

要領:注意松圓慢勻, 眼神不要散亂, , 膝部合而不僵, 胯部塌而不死。 無人若有人, 心意細密。

(四)“纏絲勁”實用舉例

當我們不斷提高“纏絲勁”訓練水準的同時, 模擬實作是提高太極拳功夫的基礎。 這裡例舉兩例供大家參考。

例一:對方雙手按我右手臂, 我隨勢不停, 在保持中正不丟的前提下, 順來脈先順纏掤化, 後逆纏開手, 背勢化解。 若與來勢硬頂, 非神力難以脫開。 不會出現輕鬆玄妙的開手局面。

例二:對方左手擠右手按,進逼我中盤,我隨勢左轉,左手輕搭對方左手腕,右手小臂部應機搭在對方左肘部,先捋後捩,雙手在引盡落空的基礎上,瞬間合力發放,對方跌出。

這兩個應用手法,前提都是中正為前提,順逆纏絲為法器,輕靈順應為緣起,引進落空為契機,隨空隨發,乾淨俐落。如只有松轉,無由內到外的飽滿而精細的整體纏絲做前提,要輕靈發放,是不現實的。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差一樣都不是太極拳的放人方法。

靈活運用“纏絲勁”,是訓練求真的目的,也是太極拳由技上升為藝的必由之路。太極拳內勁是一種高深的實踐功夫,決非紙上空談能夠得來的,陸遊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不斷實踐,不斷更正,才會天天更上層樓。

例二:對方左手擠右手按,進逼我中盤,我隨勢左轉,左手輕搭對方左手腕,右手小臂部應機搭在對方左肘部,先捋後捩,雙手在引盡落空的基礎上,瞬間合力發放,對方跌出。

這兩個應用手法,前提都是中正為前提,順逆纏絲為法器,輕靈順應為緣起,引進落空為契機,隨空隨發,乾淨俐落。如只有松轉,無由內到外的飽滿而精細的整體纏絲做前提,要輕靈發放,是不現實的。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差一樣都不是太極拳的放人方法。

靈活運用“纏絲勁”,是訓練求真的目的,也是太極拳由技上升為藝的必由之路。太極拳內勁是一種高深的實踐功夫,決非紙上空談能夠得來的,陸遊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不斷實踐,不斷更正,才會天天更上層樓。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