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花椒與胡椒的不同功效

花椒又稱蜀椒、川椒、香椒、大花椒, 是芸香科灌木或小喬木植物花椒或青椒的乾燥成熟果皮。 中醫認為, 花椒性溫, 味辛, 入脾腎經, 具有溫中散寒, 除濕止痛、驅蟲健胃、利尿消腫、堅齒發、解魚腥毒等功用。 花椒味較胡椒辛辣, 化濕作用也較勝, 除溫中散寒外, 還能殺蟲止痛止癢。 花椒用麻油炸至微焦, 可用於治療蛔蟲所致的腹痛、嘔吐;用花椒同醋煮湯飲, 可用於治療膽道蛔蟲;花椒水煎灌腸, 可用於治蟯蟲病, 含漱可用治牙痛;花椒與苦參、地膚子煎湯熏洗, 可用於濕疹瘙癢。

胡椒又名黑川、白川, 是胡椒科藤本植物胡椒的果實。

中醫認為, 胡椒性熱, 味辛, 入胃、大腸經。 除有溫中散寒作用外, 還能開胃、消食、止瀉、解毒, 少量食用能增進食欲。 鯽魚煎湯時, 加少許胡椒, 可用於治脾胃虛弱之納差食少、宿食不消;取胡椒粉置於膏藥中貼於臍部, 可治寒性腹瀉;取白胡椒浸泡入適量白酒中, 7天后外塗凍瘡患處, 效果很好;取適量胡椒水煎服用, 可用於治魚、蟹、鱉中毒導致的腹痛、嘔吐、泄瀉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