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三國演義》毒泉之謎

地下水的天然露頭, 稱為泉。 泉是地下水的一種重要排泄方式。 好的泉水是無色的, 但壞的泉水則會出現各式各樣的顏色。 如含有氧化亞鐵的水, 呈淺藍色;含有三氧化亞鐵的水, 呈紅褐色;含有腐殖質的水, 呈暗黃褐色。

好的泉水是透明的, 若含有固體和膠體懸浮物時, 則其透明度有所改變, 變成半透明、微透明甚至不透明。

好的泉水沒有氣味, 但含有某種氣體成分和有機物質時, 就產生一定的氣味。 如含有硫化氫氣體時, 有一種臭雞蛋味;許多有機物使泉水有魚腥味。

泉水的味道取決於它的化學成分及溶解的氣體。

如含有大量氯化鈉使水有鹹味, 鈉、鎂的硫酸鹽使水具有苦味。

三國演義》給我們寫了幾種特殊的泉, 使我們大開眼界。 在三擒孟獲之後, 朵思大王想以毒泉阻擋蜀軍。 ……西北山上有一條路, 山險嶺惡, 道路窄狹;其中雖有小路, 多藏毒蛇惡蠍;黃昏時分, 煙瘴大起, 直至巳、午時方收, 惟未、申、酉三時, 可以往來;水不可飲, 人馬難行。

特別是有四個毒泉。 一是“啞泉”, 水倒是甘甜, 只是喝了之後, 則不能言, 不過旬日必死。 第二是“滅泉”, 與湯無異, 人若沐浴, 則皮肉皆爛, 見骨必死。 第三是“黑泉”, 其水微清, 人若濺之在身, 則手足皆黑而死。 第四是“柔泉”。 其水如冰, 人若飲之, 咽喉無暖氣, 身軀軟弱如綿而死。

這當然有許多藝術誇張的成分,

不是科學文獻的記錄, 是為小說主題服務的。

從醫學角度看, 毒泉也並非純粹虛構, 有些水確實是自然產生的毒水。

貯糞池、大白菜貯存池、醃制池、紙漿池、沼氣池、大型污水溝、動物的糞便、各種動物的屍體、污濁的水井……, 這些地方在久不通風的情況下, 氧氣稀少, 有機物質經過微生物的發酵分解作用, 可產生硫化氫及其他有毒氣體。 硫化氫是一種具有特殊臭雞蛋味的氣體, 它無色、易燃, 有強烈的窒息性和神經毒性。 空氣中硫化氫濃度不同, 中毒症狀也不同。

清代陳鼎著有《黔遊記》一篇(見《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本), 上面提到了“啞泉”, 說當地的霸陵橋即關索橋。 按《三國演義》第87回說, 關索是關羽的第三子, 在諸葛亮南征孟獲時, 為前部先鋒。

關索橋下的這條河, 水從西北萬山來, 合入盤江趨粵西入海。 關索陵為黔山峻險第一, 路如“之”字形, 盤折而上。 山半腰有一個“關壯繆祠”, 關羽在死後被追諡為壯繆侯, 可見是為紀念關羽而修建的。 關壯繆祠即龍泉寺, 其中有馬路泉, 甘碧可飲。 相傳這個泉源是關索用槍刺出來的。 寺內種有許多大竹竿, 青蔥可愛。 在寺外道旁, 有“啞泉”, 今已閉塞, 旁邊有一石碣, 上面刻有“亙古啞泉”字樣。 至於喝了啞泉的水, 是否真的如小說中所寫“飲之難言, 數日而死”, 已不可證, 但卻應引起人們重視。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