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富含大量的維生素, 經常吃水果對身體有好處。 而且水果不僅色澤鮮豔, 而且吃起來爽口, 可謂真正的色香味俱全, 所以不論是小孩子, 還是中年人, 老年人都喜歡吃水果。 水果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蛋白質及脂肪等營養素, 吃水果不但可口, 並能促進身體健康, 進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但是吃水果的時間要正確。
營養專家有這麼一種說法, “上午的水果是金, 中午到下午3點是銀, 3點到6點是銅, 6點之後的則鉛”。 新鮮水果的最佳食用時段是上午。 上午吃水果, 可幫助消化吸收,
在日常生活中, 有些人習慣在飯後立即吃水果, 一些酒店、餐館在豐盛的美餐之後便送上一盤新鮮水果, 認為這樣既增加營養, 又能幫助消化, 有利於人體健康。 但其實這並不科學, 飯後吃水果容易被先吃下的食物阻滯於胃中, 出現脹氣、便秘等症狀, 給消化功能帶來不良影響。 因此宜將吃水果的習慣安排在飯前, 飯前吃可保護體內的免疫系統免受熟食不良刺激, 對免疫系統很有益。 飯後水果應在兩個小時之後。
再有就是餐前20分鐘至40分鐘吃一些水果, 此時間吃水果適合減肥人士的需要。 因為水果中富含果糖和葡萄糖, 可快速被機體吸收, 滿足機體對血氧的緊迫“渴求”, 水果內的粗纖維還可讓胃部有種飽脹感。 另外, 餐前進食水果, 可顯著減少對脂肪性食物的需求, 也就間接地阻止了過多脂肪在體內囤積的不良後果。
冬季吃什麼水果好
冬季氣候乾燥, 常常使人感到鼻、咽乾燥不適。 這時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水果, 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 冬季帶有保健性質的水果, 首選梨和甘蔗。 中醫認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效, 最適宜於冬春季節發熱和有內熱的病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