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後要不要輸液呢?很多家長在嬰幼兒發燒後第一件事就是到醫院或診所進行輸液, 這樣真的好嗎?小編要告訴家長們, 這樣並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哦。
一、孩子輸液準則
1、避免躁動。 家長應有穩定的情緒, 用平靜的心態感染和安撫孩子, 協助護士擺好患兒體位, 剃去穿刺部位的頭髮, 以便於穿刺和固定。 否則, 膠布貼在頭髮上, 針頭會隨著頭髮的活動而活動導致針頭脫出。 針紮上後, 應儘量安撫照料好孩子, 避免哭鬧、躁動而使針頭鬆動、移位。 如未能控制而發生輸液管晃動時, 一定先看點滴管以下的輸液管是否有空氣進入,
2、不隨意調節輸液速度。 應注意液體滴入是否通暢, 滴速是否恰當。 輸液管扭曲、受壓, 針頭固定不當, 輸液瓶懸掛太低等都可引起滴入不暢。 滴速是醫師根據患兒的病情和藥物性能而科學計算出來的, 一定要認真執行, 家長不要隨意調動輸液管上的調節器, 輸液速度太快或太慢都對孩子不利。
3、注意觀察針刺部位。 針刺部位腫脹隆起, 表明針尖滑出血管或穿透血管壁, 液體已注入皮下組織, 應儘快呼喚護士拔出針頭, 更換部位, 重新注射。
4、注意觀察患兒表現。 應注意患兒有無不適或疼痛感。 患兒往往因疼痛而煩躁、哭鬧或出現發冷、寒戰等症狀,
5、在快滴注完時, 應及時呼叫護士更換藥液或撤掉針頭, 以免空瓶時間過長, 發生回血時拔出針頭, 應用消毒棉簽或棉球輕輕按壓穿刺部位數分鐘, 待不出血即可。 不要局部按揉, 以免出現皮下淤血。
其實, 孩子在發燒感冒後未必一定要輸液哦。
二、別輕易給孩子輸液
孩子發燒時, 不要隨意帶孩子打針輸液。 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向家長宣傳的健康理念之一。 這是因為用於兒童退熱的針劑主要是氨基比林及其衍化物, 如安痛定、安乃近等, 副作用比較大。 如果孩子腋下的溫度超過了38。 5℃, 這時確實應該給予退熱治療, 可以先選擇口服退熱藥。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最安全、有效的藥物是用對乙醯氨基酚作為原料製成的藥片。
由此看來, 家長不能隨意帶孩子輸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