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灸法補瀉法

灸法治病, 既可補虛又可瀉實;既可溫寒又可散熱;既可扶陽, 又可養陰。 但是自《傷寒論》提出“火逆”、“火劫”之說, 針法屬瀉, 灸法屬補的傳統觀念已被奉行了1000多年, 直至1985年6月出版的高等醫藥院校教材《針法灸法學》還在“灸治注意事項”中指出“凡是實證、熱證及陽虛發熱者, 一般不宜用灸法。 ”

實際上, 灸法僅屬溫補的觀點確實值得進一步商榷。 如果機械地認為針法屬瀉, 灸法屬補, 就會無形中否定了針和灸法補瀉的實際意義。 灸和針是兩種各不相同的治療方法, 由於針和灸存在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以經絡學說為依據,

以經穴為刺灸點, 在臨床上有著相輔相成的治療作用。 中醫基本治療原則是調整陰陽, 使之平衡。 陰與陽是相對而言的, 補與瀉也是相對而言。 因此, 灸法本身應該是既能補虛又能瀉實, 具有雙重調節作用。 因此灸法僅屬溫補的觀點既不附合中醫基本理論, 更不符合中醫實踐。

一、灸法補瀉的淵源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已明確指出灸療補瀉。 如《靈樞·背腧》篇說:“氣盛則瀉之, 虛則補之, 以火補者, 毋吹其火, 須自滅也:以火泄者, 疾吹其火, 傳其艾.須其火滅也。 ”《黃帝內經太素》謂“傳”字作“傅”, 楊上善注解說:“吹令熱入以攻其病.故日瀉也。 傅音付.以手擁傅其艾吹之, 使火氣不散也。 ”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拾遺雜論》說“灸火有補火瀉火。

若補火, 艾火黃至肉;若瀉火, 不要至肉, 便掃除之。 ”朱氏發揮了《黃帝內經》灸療補瀉的要領。 明代李梃在《醫學入門》說“虛者灸之, 使火氣以助元陽也:實者灸之, 使實邪隨火氣而發散也;寒者灸之, 使其氣之複溫也;熱者灸之, 引鬱熱之氣外發, 火就燥之義也。 ”李氏不僅對灸治的適應範圍和灸治機理作了較詳細的闡述, 而且明確指出灸療適用於寒熱虛實之證。 清《神灸經綸》言:“灸者溫暖經絡宜通氣血, 使逆者得順, 滯者得行……”作了進一步補充。 綜觀以上記載可見, 灸療補瀉起源于《黃帝內經》, 後經歷代醫家的臨床發揮, 內容更加完備。

古代醫家不僅從理論上進行闡述, 而且也積累了這方面相當的經驗。 例舉如下。

補法:《類經圖翼》介紹灸中脘,

氣海以治“脫血色白, 脈濡細, 手足厥冷……其效如神。 ”《古今醫統大全》中言:“中寒, 陰寒厥冷脈絕欲死者, 宜灸之.氣海、神門、丹田、關元, 宜灸百壯。 ”《針灸易學》:“血崩漏下, 中極、子宮灸”。

瀉法:《備急千金要方》曰:“凡卒患腰腫、附骨腫、癰疽、節腫、皮遊毒熱腫, 此等諸疾, 但初覺有異, 即急灸之立愈。 ”《丹溪心法》灸治熱病可令“火以暢達, 拔引熱毒。 ”為“從治之意也”, 根據火性就燥, 同氣相求之理, 或灸以引火化氣, 發達透泄, 引熱外解, 是灸治實熱閉鬱之急重症的關鍵。 《醫學人門》曰:“熱者灸之, 引鬱熱之氣外發。 ”《壽世保元》治腹中有積, 大便閉塞, 心痛諸痛“以巴豆肉搗為餅, 填臍中, 灸三壯。 ”等。

對於灸瀉的機理, 歷代醫學家亦作了不少闡述, 如金·劉河間闡發火熱病機,

創火熱論, 他對外科陽證認為“瘡瘍者, 火之屬”, 治之“當外灸之, 引邪氣出而方止”。 吳亦鼎在《神灸經綸·外科證略》中說:“凡瘡瘍初起七日以前, 即用灸療, 大能破結化堅;引毒外出, 移深就淺, 功效勝於藥力”。 這都說明外科陽證可用灸療, 灸後可引毒外出, 移深就淺, 破結化堅, 疏通經絡, 調和營衛, 故瘡病可愈。 在熱證方面用灸療, 朱丹溪認為此灸可使“火以暢達, 拔引熱毒, 此從治之意”也。 他用灸治陰虛證, 認為“用艾灸丹田者, 所以補陽, 陽生陰長故也”。 他已把灸治熱證上升到理性認識。 明·王石山認為“實者灸之, 使實邪隨火氣而發散也……;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 火就燥之義也”。 以上這些理論對我們的臨床仍然有一定指導意義。

近年來的臨床觀察表明, 以艾葉為原料的灸治療法, 其灸治效應與灸術補瀉方法有著密切的關係:如用瀉法灸百會穴治療急性神經血管性頭痛, 效果顯著:用灸補法治療遺尿療效甚佳。 對高血壓患者使用艾灸瀉法.結果灸後80%以上患者血壓下降, 對低血壓患者採用艾灸補法, 結果灸後全部患者血壓均上升。 用灸瀉法治療帶狀皰疹, 炎後即可控制症狀。 可見艾灸補瀉已被應用於寒熱虛實各種病證中。

現代許多學者對灸法的補瀉機理也作了某些探討, 一般認為灸行瀉法其機理有五: 1 ①以熱引熱:使邪外出達到以熱引熱, 使邪熱泄之散之。 並認為此灸火力猛峻, 不能深入, 很難循經深透遠達, 故無入裡助熱之弊, 此同氣相求之理, 以熱引熱之法也。② 開闢門戶,引邪外出:認為灸後的起泡發瘡,皆為給邪以出路。③溫通行散、消瘀散結:因氣血得熱則行,行則通,通則散,故鬱滯可通,火源可清,瘀毒可散。④灸法扶陽、陽生陰長:灸後可扶陽養陰,益氣生津。⑤熱因熱用:用於陰盛格陽之真寒假熱證具有救急之意。有學者認為灸法可用於一切發熱的急性傳染病,不論是病毒或是細菌感染的均宜,它屬於《黃帝內經》中的“從治法”及“火鬱發之”的治療原則。總之,灸法產生補瀉的機理可歸納為“雙重調節”作用,即當機體虛弱時灸之可補,邪即時灸之可瀉。

現代有關灸療補瀉的作用機理實驗研究的資料尚不多見。現代藥理研究證明:艾葉中含有多種化學成份,能擴張血管,加速血細胞流速.有利於病變組織的修復和再生,改善血液迴圈,增加組織器官的血氧供應.促進炎症吸收和局限化,有利於消炎,增強新陳代謝而達到祛瘀生新之效。

二、灸法補瀉的作用

灸法是借助灸火(或類似的其他剌激)特定剌激作用,剌激因數從腧穴這個“神氣遊行出人”的門戶進入體內,再沿相應經脈通道內達臟腑,直驅病所。有寒則溫熱而消之,鬱熱則引泄而散之,血氣凝滯則溫通而行之,陽氣虛弱則溫陽益氣而補之,從而達到氣血流暢,經脈疏通。扶正祛邪,除病止痛的目的。這裡面包含了補和瀉。

灸法補瀉,即時虛者灸之,則正氣得扶;實者灸之,則邪氣得除。從施灸的種類而言,又有熱灸、冷灸、冰灸之分。熱灸,多具有扶陽濟陰、補中益氣、溫經散寒之以補為主的作用;而冷灸、冰灸,則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瘀,退熱止痛的瀉的功效。從灸法的材料而言,目前,灸材主要是艾葉。艾葉的藥用,清代吳儀洛的《本草從新》雲:“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肝、脾、腎),理氣血,還寒溫,暖子宮……以之灸療,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艾葉具有苦辛二味,辛能宣通,有溫補之力,故能溫經散寒,回陽救逆,如《丹溪心法》所說:“大病虛脫,本是陽虛,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補陽,陽生則陰長也。”:苦味清下,有瀉熱之能,合之辛味宣散,故能泄熱拔毒,消瘀散結 ,一如《醫學入門》所雲:“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 而且灸火之熱,氣血得熱則行,鬱結壅滯可散,化火之源已去,其熱可歸於平復。外科癰、疽、瘡、瘍、丹毒等症,均由外感邪毒,內有蘊熱、熱毒壅滯經脈而成。均可用灸法治療,則“腫內熱氣被火導之,隨火而出也。”(《聖濟總錄》)因此,以艾葉為基本材料的灸法也具有溫補和瀉熱的雙重調節作用。

三、灸法補瀉的方法

臨床中要使灸法在治療過程中產生預定的補瀉效應,必須根據患者病情辨證施治,合理選穴,按照治療需要選擇適宜的施灸材料和方法,並通過補瀉操作來保證補瀉效應的產生。

(一)辨證施治是灸法補瀉的基礎

中醫思想體系與治療方法的最大特點就是以辨證作為理法方藥的施治基礎。灸法是中醫治療學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辨證對於艾灸臨床自然具有密切關係。辨證的第一步就是辨發病之症,求致病之源。其次就是根據病變的性質及其發生和發展的各種規律,而制定出各種相應的措施和方法。方法是治療方案,處方是治療措施。方隨法處,法不離方。艾灸辨證的目的即是為了立法,法則定則措施明。臨床中欲使灸療產生補瀉效應而達到治療目的,必須根據病情辨證施治。

1.辨證選病證:應用補瀉之法有助於提高灸療的效果,而要準確使用灸療補瀉。

補法:此法多用直接灸或隔物灸治療慢性病。如:慢性腹瀉、慢性結腸炎、胃下垂等氣虛證、氣脫證、氣不攝血證、血虛證、精髓之虛證、心陽暴脫證、中氣下陷證、中醫虛寒證、脾腎陽虛證、腎不納氣證、腎陽之虛證、沖任虛損證等。

瀉法:直接灸多見於治療疔瘡癰疽,犬蛇咬傷之類,而艾條溫和灸可用於治療外感風寒發熱、風濕病、外傷瘀血等;扁桃體炎、腮腺炎、淋巴腺炎等急性炎症多採用燈火灸。神經性皮炎、帶狀寬大皰疹、雞眼等多採用局部灸治。

2.辨證選灸穴:腧穴比喻人體的門戶,腧穴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反應病證,協助診斷和接受刺激,預防疾病兩方面,其治療作用有區域性、整體性、雙向調節性、相對特異性、協同性與指抗性等特性,也就是說每個穴位,一般都有其主治的特異 以熱引熱之法也。② 開闢門戶,引邪外出:認為灸後的起泡發瘡,皆為給邪以出路。③溫通行散、消瘀散結:因氣血得熱則行,行則通,通則散,故鬱滯可通,火源可清,瘀毒可散。④灸法扶陽、陽生陰長:灸後可扶陽養陰,益氣生津。⑤熱因熱用:用於陰盛格陽之真寒假熱證具有救急之意。有學者認為灸法可用於一切發熱的急性傳染病,不論是病毒或是細菌感染的均宜,它屬於《黃帝內經》中的“從治法”及“火鬱發之”的治療原則。總之,灸法產生補瀉的機理可歸納為“雙重調節”作用,即當機體虛弱時灸之可補,邪即時灸之可瀉。

現代有關灸療補瀉的作用機理實驗研究的資料尚不多見。現代藥理研究證明:艾葉中含有多種化學成份,能擴張血管,加速血細胞流速.有利於病變組織的修復和再生,改善血液迴圈,增加組織器官的血氧供應.促進炎症吸收和局限化,有利於消炎,增強新陳代謝而達到祛瘀生新之效。

二、灸法補瀉的作用

灸法是借助灸火(或類似的其他剌激)特定剌激作用,剌激因數從腧穴這個“神氣遊行出人”的門戶進入體內,再沿相應經脈通道內達臟腑,直驅病所。有寒則溫熱而消之,鬱熱則引泄而散之,血氣凝滯則溫通而行之,陽氣虛弱則溫陽益氣而補之,從而達到氣血流暢,經脈疏通。扶正祛邪,除病止痛的目的。這裡面包含了補和瀉。

灸法補瀉,即時虛者灸之,則正氣得扶;實者灸之,則邪氣得除。從施灸的種類而言,又有熱灸、冷灸、冰灸之分。熱灸,多具有扶陽濟陰、補中益氣、溫經散寒之以補為主的作用;而冷灸、冰灸,則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瘀,退熱止痛的瀉的功效。從灸法的材料而言,目前,灸材主要是艾葉。艾葉的藥用,清代吳儀洛的《本草從新》雲:“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肝、脾、腎),理氣血,還寒溫,暖子宮……以之灸療,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艾葉具有苦辛二味,辛能宣通,有溫補之力,故能溫經散寒,回陽救逆,如《丹溪心法》所說:“大病虛脫,本是陽虛,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補陽,陽生則陰長也。”:苦味清下,有瀉熱之能,合之辛味宣散,故能泄熱拔毒,消瘀散結 ,一如《醫學入門》所雲:“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 而且灸火之熱,氣血得熱則行,鬱結壅滯可散,化火之源已去,其熱可歸於平復。外科癰、疽、瘡、瘍、丹毒等症,均由外感邪毒,內有蘊熱、熱毒壅滯經脈而成。均可用灸法治療,則“腫內熱氣被火導之,隨火而出也。”(《聖濟總錄》)因此,以艾葉為基本材料的灸法也具有溫補和瀉熱的雙重調節作用。

三、灸法補瀉的方法

臨床中要使灸法在治療過程中產生預定的補瀉效應,必須根據患者病情辨證施治,合理選穴,按照治療需要選擇適宜的施灸材料和方法,並通過補瀉操作來保證補瀉效應的產生。

(一)辨證施治是灸法補瀉的基礎

中醫思想體系與治療方法的最大特點就是以辨證作為理法方藥的施治基礎。灸法是中醫治療學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辨證對於艾灸臨床自然具有密切關係。辨證的第一步就是辨發病之症,求致病之源。其次就是根據病變的性質及其發生和發展的各種規律,而制定出各種相應的措施和方法。方法是治療方案,處方是治療措施。方隨法處,法不離方。艾灸辨證的目的即是為了立法,法則定則措施明。臨床中欲使灸療產生補瀉效應而達到治療目的,必須根據病情辨證施治。

1.辨證選病證:應用補瀉之法有助於提高灸療的效果,而要準確使用灸療補瀉。

補法:此法多用直接灸或隔物灸治療慢性病。如:慢性腹瀉、慢性結腸炎、胃下垂等氣虛證、氣脫證、氣不攝血證、血虛證、精髓之虛證、心陽暴脫證、中氣下陷證、中醫虛寒證、脾腎陽虛證、腎不納氣證、腎陽之虛證、沖任虛損證等。

瀉法:直接灸多見於治療疔瘡癰疽,犬蛇咬傷之類,而艾條溫和灸可用於治療外感風寒發熱、風濕病、外傷瘀血等;扁桃體炎、腮腺炎、淋巴腺炎等急性炎症多採用燈火灸。神經性皮炎、帶狀寬大皰疹、雞眼等多採用局部灸治。

2.辨證選灸穴:腧穴比喻人體的門戶,腧穴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反應病證,協助診斷和接受刺激,預防疾病兩方面,其治療作用有區域性、整體性、雙向調節性、相對特異性、協同性與指抗性等特性,也就是說每個穴位,一般都有其主治的特異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