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板栗的美味, 但是卻不知道板栗的養生功效, 其對腎臟有特別的功效。
又到了板栗收穫的時候了, 糖炒栗子飄香的誘惑讓人流連忘返。 栗, 即栗子, 又名大栗, 板栗。 板栗性溫, 味甘, 入腎經和脾胃經。 具有補腎氣、強筋骨的作用。 可治療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 小便頻數等症。 還可健脾止瀉, 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泄瀉。
看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 書中有12個美女, 叫金陵12釵, 這12釵中大部分人身體都不太好。 秦可卿早早夭亡, 王熙鳳沒有活過30歲, 林黛玉就更不必說了, 從小體弱多病, 3歲就開始吃藥, 薛寶釵必須要靠“冷香丸”才能夠抑制自己咳喘的毛病。
但史湘雲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人, 別人不敢吃肉喝酒她敢吃喝;別人不敢在石頭上睡覺她也敢睡。
像烤鹿肉這樣難以消化的東西, 林黛玉肯定是無口福享受了, 而史湘雲就不同了, 她能大塊吃肉, 大口喝酒, 沒有任何不適的表現, 足見她身體好, 胃口棒。 她不僅愛吃烤鹿肉, 還特別愛吃栗粉糕。 栗粉糕的主要材料是板栗, 因為板栗可以補腎, 在石頭上睡覺是容易損傷腎氣的, 俗話說“傻小子睡涼炕, 全憑火氣旺”,火氣就是腎中的陽氣。 史湘雲敢在石頭上睡覺而身體無恙, 這與補充腎氣的栗粉糕有一定關係。
板栗補腎氣是有臨床驗證的, 中老年人由於前列腺的問題, 經常會出現小便頻數甚至淋漓不盡。
如果是腎氣虛引起, 只要吃一些栗子, 經過一段時間症狀就會有所緩解。 《本草綱目》中也曾指出:“栗治腎虛腰腿無力, 能通腎益氣, 厚腸胃也。 ”
“有人內寒, 暴瀉如注, 食煨栗二三十枚頓愈。 ”如果是將栗子做成桂花栗子羹當點心食用, 具有很好的補腎強筋作用, 對於腎虛腰痛無力者效果很好。 其具體的做法是:板栗300克、白糖100克、生粉50克、糖桂花少許。 將板栗用清水略煮, 再去殼去皮, 栗肉上籠蒸酥, 等栗肉冷卻後切成粒狀。 鍋內略加清水、栗肉泥、白糖, 用大火煮沸後, 轉用小火, 略燜, 再用生粉勾薄芡即成。
板栗熟食香、甜、糯, 但生吃的補腎功效會更強。
孫思邈在《千金方·食志》中就提出:“生食之, 治腰腳不遂。 ”古代經驗方也指出:治腎虛腰腳無力,
關於生吃栗子能治病的說法, 還有一個故事。 說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 年紀大了就出現腰背酸痛、腰膝酸軟的症狀。 有一個老翁教給他一個生吃栗子的方法。 結果一段時間後, 他的病果然好了, 蘇轍因此還特意作了一首詩來記載這種藥效:“老去自添腰腿病, 山翁服栗舊傳方。 客來為說晨興晚, 三咽徐妝白玉漿。 ”
板栗補腎效果雖好, 但生吃難於消化, 熟吃又易滯氣, 所以一次不宜多吃, 最好在兩餐之間把板栗當零食吃, 或是做在飯菜裡吃, 以免攝入大量的熱量, 不利於保持體重。
另外, 新鮮的板栗容易發黴變質, 吃了發黴變質的板栗會中毒,
豬肉燜板栗的做法及健康提示
主料:豬肋條肉(五花肉)600克, 栗子(鮮)500克。
調料:料酒10克, 鹽3克, 醬油50克, 味精1克, 蔥白15克, 豬油50克。
做法
1.將栗子用沸水煮片刻撈出, 去殼去內皮, 洗淨晾乾備用。
2.豬肉切塊、蔥切段。
3.炒鍋上旺火, 放入豬油, 燒至八成熱時放入栗子煸炒, 熟後撈入盆裡。
4.用炒栗子的鍋放少許豬油燒熱, 再放入豬肉煸炒至斷生, 下料酒、鹽、醬油、肉湯, 燒沸後, 改小火, 並放入栗子一同燜燉, 至肉爛栗子酥、湯稠時, 加味精、蔥段, 翻炒幾下, 出鍋裝盤。
健康提示:
本菜以豬肉、栗子為主料做菜, 不僅香糯可口, 而且補益性強。 栗子號稱乾果之王, 有健脾益胃、補腎強腰、強筋骨、活血、止血之功。 栗子中含有蛋白質4.8%,碳水化合物44.8%,脂肪1.5%,此外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C、一定量的鈣、磷、鐵、鉀、多種維生素,
男性朋友不妨多吃一些板栗, 可在一定程度上補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