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陳式太極拳 談陳式太極拳對形體的要求

在學習陳式太極拳纏絲勁的過程中, 我們需要把握一些技巧和方法, 比如纏絲勁對我們的形體有哪些要求, 通過這樣的瞭解會有助於提高我們的練習效率。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陳式太極拳纏絲勁的形體訓練。

學習纏絲勁, 對於我們人體來說, 也是有很多好處的。

《纏絲勁》的運行, 陳鑫在他的著作中是以經絡穴位來說明, 可見對於人體經絡的暢通和氣血的流轉有很大的益處, 可以達到增強體魄和強健體質的目的, 至於技擊方面, 可以提高纏繞粘隨, 引進落空的技巧。

初學時對於纏絲的轉圈幅度要大,

練習日久後轉圈可視功力逐漸收小, 小至沒圈;所謂由大圈練至小圈, 由小圈練至沒圈, 所謂沒圈, 仍有圈意。

太極拳對於圈的運用是非常廣泛的, 我們需要理解當中的要領。

是由極小的圈練到外形上看不出有圈, 是只有圈的意思而沒有圈的形式, 是由有形而歸於無跡的境界, 這種境界只有下苦功長時鍛鍊才能做到。

太極拳必須運勁如纏絲, 或者說運勁如抽絲。 這兩種形象的比方都是說, 運勁的形象如螺旋。

同時這種螺旋又必須走弧線, 尤如子彈通過槍膛時的來福線後, 當它運動於空間時, 既有螺旋形的自身旋轉, 又有抛物線的運動路線。 太極拳的纏絲勁就要具有這種形象。

我們要透過這種現象看到它的本質,

這樣在練習中才能熟練運用。

纏絲勁的形體訓練

“纏絲勁”的形體訓練, 是指肢體各部位在太極拳運動中得以“螺旋形”地纏繞鍛煉。

正如拳諺所雲:“外練筋骨皮, 內練一口氣, 腰似蛇形腿似鑽, 周身運動走螺旋。 ”同時也說明了太極拳的“以形導氣”階段必須借助肢體外形的螺旋纏繞, 來帶動身體內部氣機的運行與聚合。

如此, 才能漸悟“纏絲勁”的意義和內涵。 軀體纏絲運動規律, 可分三種表現形式。

1.軀幹部位

以身軀正中為軸線(上通百會穴, 下至會陰穴一線貫串, 即中氣之通道), 腰為主要動力, 以“套腰勁、花腰勁、螺旋腰勁”為訓練方法, 同時旋脊轉腰, 胸腰折疊蛹動和以胸腰運化。

2.上肢部位

以胳膊正中為軸線(以中氣貫串),

雙肩對拉拔長, 鬆開似脫, 互為催領, 互相傳遞。 同時旋腕轉膀, 促使肱骨旋動, 尺橈二骨擰擦翻轉, 雙手做順纏與逆纏, 雙肘松垂隨之同步旋轉。

3.下肢部位

以腿正中(以中氣貫串)為軸線, 雙胯同時鬆開, 爭橫前綣裡合, 襠勁撐圓, 開膝合臏, 雙腿裡纏, 雙足纏絲法, 有了體會後再練兩手足和兩臂腿的同步纏法, 及其身體一側的同步纏法, 逐步掌握身體各部和整體的纏法。

在其纏繞的運動中, 必須細心地體會揣摩“筋骨的對拉拔長, 關節的接骨鬥榫”, 促使周身在松活柔順而又敏捷的狀態下, 進行自然的纏繞旋轉。 在一動無有不動之中, 一動即纏, 一運即纏。

對形體纏絲的總要求是:從腰部纏至四梢, 再從四梢纏繞回腰間, 循環往復。

其緊要者在於腰、肩、胯必須旋轉一致, 互為傳遞並相合相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