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時候也沒有像現代一樣的護膚品, 那麼古典美女都是如何來保持容顏的?據說有人用母乳擦臉, 那除此之外呢?其實她們還是有自己的護膚秘訣的。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下受到古代美女親睞的中藥食療.
清宮茯苓糕
原料:茯苓, 蓮子, 芡實, 山藥, 粳米, 糯米。
制法:茯苓等藥各等分共為細粉, 粳米、糯米另磨粉。 取藥粉3份, 粳米粉5份, 糯米粉2粉, 用水和成糕, 放入籠內蒸熟, 做成小餅。 每日早、晚各食1~2個。
功效:健脾益腎, 寧心安神, 延年益壽。
說明:此為清宮食療秘方。 茯苓, 《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 說它“久服, 安魂養神,
五味子膏
原料:五味子240g。
制法:將五味子洗淨, 水浸半日, 煮爛去渣, 再熬成飴, 少兌蜂蜜收膏。 每日口服1~2次, 每次1匙, 開水沖服。
功效:補腎健腦, 滋陰益氣, 養心。
說明:此方收錄在《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中, 用來給慈禧補身體和養心神的。
集靈膏
原料:人參60g, 天冬、麥冬、生地、熟地各120g, 牛膝、枸杞各60g。
制法:人參研為細粉, 餘藥煎煮後過濾去渣, 加人蜂蜜適量, 人人參粉, 煉成膏。 或將諸藥共為粉, 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藥膏每日2次, 每次半匙, 白開水沖服。 藥丸每日2次, 每次10g, 空腹白開水送下。
功效:滋腎益肺, 健脾養心, 填精補髓, 強身壯體, 延齡益壽。
說明:集靈膏是清康熙年間宮廷御醫顧松園改進之方。
明目延齡丸(膏)
原料:霜桑葉60g, 菊花60g, 蜂蜜適量。
制法:上藥為粗粉, 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或以水熬透, 去渣, 再熬成濃汁, 兌蜂蜜服膏。 每日2^3次, 每次6g。
功效:平肝明目, 清熱散風, 降血壓。
說明:現代研究表明菊花含有揮發性精油、膽鹼、菊苷等成分, 能抗菌消炎, 還可增強毛細血管的抵抗力, 擴張冠脈、有強心降壓作用。 《神農本草經》把菊花列為上品, 稱其“久服利氣血, 輕身耐老延年”。 此方為御醫張仲元給慈禧開出的處方, 此時她已71歲, 說明此方對老年人非常適宜。
玉肌散
原料:白芷、滑石、白附子各6g, 綠豆粉120g。
制法:共研極細末, 每次少量洗面, 或兌人人乳用之,
功效:此散專治面部粗澀不潤, 黑暗無光, 雀斑汙子。 常洗能潤肌膚, 悅顏色, 光潔如玉, 面如凝脂。
說明:方出《太醫院秘藏膏丸散方劑》。 白芷氣味芳香, 能滋潤肌膚, 使它變得白嫩, 面色紅潤, 可用來做化妝品, 所以宮中常作為美容藥使用。 現代科學證實白芷含有芳香性揮發油, 外用可使局部血管擴張, 改善血液迴圈, 從而促進皮膚色素吸收並滋潤皮膚。 《本草綱目》載:“白附子主面上百病, 治面黑幹黑曾瘢疵。 “藥理研究表明, 本品對皮膚有刺激作用, 能使表皮剝脫, 從而剝蝕黑幹黑曾瘢疵。 另外本品外用可使局部血管擴張, 改善血液迴圈, 從而使色素得以吸收。
陽春白雪糕
原料:白茯苓(去皮)60g, 山藥60g, 芡實90g, 蓮子肉(去心、皮)150g,
制法:將諸藥搗粉, 與大米、糯米共放布袋內, 再放到籠內蒸極熟取出, 放簸箕(或大木盤)內, 摻入白砂糖同攪極勻, 揉成小塊, 曬(或烘)幹貯存, 備用。 老年人每日2^3次, 每次1~2塊。
功效:健脾胃, 益腎養元氣, 寧心安神, 延年益壽。
說明:這是明代宮廷食療驗方, 出自《魯府禁方》。 茯苓作用見前“茯苓糕”。 《神農本草經》將山藥列為上品, 說它“益氣力, 長肌肉。 久服, 耳目聰明, 輕身, 不饑延年。 “清代名醫張錫純說山藥是滋補藥中無尚之品。 現代醫學研究闡明山藥含有澱粉酶、氨基酸、膽鹼、皂苷等, 有增加白細胞吞噬功能, 降低血糖等作用, 所含澱粉酶能分解蛋白質和糖, 所以有滋補生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