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值春季, 氣候乾燥, 動輒就會上火。 不同於夏季的“濕熱”, 春季上火更多是“燥熱”, 比如咽幹疼痛、眼睛乾澀、鼻腔火辣、嘴唇乾裂、食欲不振等。 而豆芽正具有清熱的功效, 有利於肝氣疏通、健脾和胃。
豆芽分多種 功效各不同
傳統的豆芽是指黃豆芽, 後來市場上逐漸開發出綠豆芽、黑豆芽, 豌豆芽、蠶豆芽等新品種。 雖然豆芽菜均性寒味甘, 但功效不同:
綠豆芽容易消化, 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濕的作用, 適合濕熱鬱滯、口幹口渴、小便赤熱、便秘、目赤腫痛等人群食用。
豆芽滑肉絲
【主料】:綠豆芽(250克) 豬肉(瘦)(125克)
【調料】:料酒(10克) 鹽(5克) 味精(2克) 大蔥(10克) 薑(10克) 花生油(60克) 澱粉(豌豆)(15克)
【做法】:
⒈將綠豆芽洗淨, 瀝去水.將猾洗淨, 切成4釐米長的細絲, 用料酒5克精鹽3克, 濕澱粉25克(澱粉15克加水)抓勻上漿, 下入四成熱油中滑透, 倒入漏勺濾油.
⒉鍋內加油30克燒熱, 放入蔥(切絲)、薑(切絲)熗鍋, 放入綠豆芽用旺火翻炒, 加入精鹽、料酒、肉絲、味精炒勻, 出鍋裝盤即成。
黃豆芽健脾養肝, 其中維生素B2含量較高, 春季適當吃黃豆芽有助於預防口角發炎。
黃豆芽燉豆腐
原料:黃豆芽250克, 北豆腐300克, 食用油40毫升。 鹽、胡椒粉各5克.味精3克, 薑、蔥各10克, 香油10毫升, 清湯適量。
製作過程
No.1:將黃豆芽摘去須、根, 洗淨。
No.2:豆腐切成1.5釐米長、1.2釐米寬、1釐米厚的塊, 入沸水鍋內悼水後撈出;薑切片;蔥切花。
No.3:鍋中倒油燒熱.加入200毫升清湯以大火燒沸.下豆芽、豆腐、鹽、味精、薑片轉小火燒透入味,
黑豆芽養腎, 含有豐富的鈣、磷、鐵、鉀等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 含量比綠豆芽還高。
材料
黑豆芽1斤, 臘肉1塊, 肥豬肉適量, 紅泡椒1塊, 薑適量, 蒜適量, 鹽適量
做法
1.將豆芽洗淨.
2.臘肉、肥肉切片, 辣椒、薑切絲。
3.熱鍋, 將肥豬肉炸出油, 爆香薑蒜, 下臘肉煸炒。
4.下黑豆芽、泡椒炒熟炒軟, 下鹽調味就好了。
豌豆芽護肝, 富含維生素A、鈣和磷等營養成分, 蠶豆芽健脾, 有補鐵、鈣、鋅等功效。
豌豆苗肉絲湯
原料:鮮豌豆苗200克, 肉絲150克, 料酒、鹽、味精、胡椒粉、玉米粉各適量。
做法:
1、豌豆苗洗淨, 肉絲用料酒、鹽、玉米粉漿上待用。
2、鍋置旺火上, 加湯燒開, 肉絲下鍋, 再把豌豆苗、鹽、味精、胡椒粉入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