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溪穴位位置圖

【定位】在足內側, 內踝後方, 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足太陰腎經的輸穴, 原穴。
【取穴】正坐或仰臥位, 在足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取穴。
人體穴位之一。 位於足內側, 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雙測對稱, 也就是兩個。
名解
(1)太溪。 太, 大也。 溪, 溪流也。 該穴名意指腎經水液在此形成較大的溪水。 本穴物質為然谷穴傳來的冷降之水, 至本穴後, 冷降水液形成了較為寬大的淺溪, 故名。 大溪名意與此穴同。
(2)呂細。 呂, 古代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也, 總稱六呂,
此指穴內物質為純陰之液。 細, 弱也、小也。 呂細一名意在形容穴內流行的地部經水水面寬大而流動緩慢, 故名。
(3)腎經俞。 俞, 輸也。 本穴為腎經經水的傳輸之處, 故為腎經俞穴。
(4)腎經原。 原, 本源、根源也。 本穴輸出的地部經水真正表現出腎經氣血的本源特性, 故為腎經原穴。
(5)本穴屬土。 屬土, 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 本穴物質為地部流行的經水, 其變化為進一步的氣化散熱, 表現出土的長養特徵, 故其屬土。
穴位解剖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脛骨後肌腱、趾長屈肌腱與跟腱、蹠肌腱之間、趾長屈肌。 皮膚由隱神經的小腿內側支分佈。 皮下組織內的淺靜脈向前歸流大隱靜脈, 向後歸流小隱靜脈。 跟腱前方及兩側脂肪組織較發達。
脛神經和脛後動脈體表投影的下點則在內踝和跟腱之間, 神經在動脈的後方。 脛骨後肌、趾長屈肌肌腱均受脛神經支配。
功效主治
【功用】益氣壯陽, 滋陰益腎, 壯陽強腰。
【主治病症】
1.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陽痿, 小便頻數, 腎炎, 膀胱炎, 遺精, 遺尿;
2. 呼吸系統疾病:氣喘, 胸痛, 咯血, 肺氣腫, 支氣管炎, 哮喘;
3. 五官科系統疾病:頭痛, 目眩, 咽喉腫痛, 齒痛, 耳聾, 慢性喉炎, 口腔炎, 耳鳴;
4. 運動系統疾病:腰脊痛, 下肢厥冷, 內踝腫痛, 下肢癱瘓, 足跟痛, 腰肌勞損;
5. 其它:消渴, 失眠, 健忘, 月經不調, 心內膜炎, 神經衰弱, 乳腺炎, 膈肌痙攣。
刺灸法
刺法:
1.直刺0.5~0.8寸, 局部酸脹;
2.深刺透昆侖穴, 局部酸脹, 麻電感向足底擴散。
灸法:
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 艾條溫灸5~10分鐘。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