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理健康 如何走出“心累”怪圈

經常聽身邊的人說“心累”, 心跟身體累有什麼區別呢?體力勞動者如果身體累了, 吃飯、睡覺, 休息過後發現身體又跟充了電一樣, 神清氣爽。 但是, 腦力勞動者如果覺得心裡很累, 飯吃不香, 覺睡不好, 好像很難恢復過來。 那麼, “心累”比較好的充電方式是什麼呢?“勞神”一族又該怎樣進行心理調節呢?

1.找朋友傾訴——說出來就舒服了

首先應講究心理衛生, 加強道德修養, 自己的心胸要開闊, 以減少心理疲勞的發生。 一旦出現, 應及時宣洩自己的不良情緒, 不要悶在心裡, 比如找知心朋友談談心, 和他人聊聊天。

這樣不但可以轉移注意力, 而且可以幾十把潛藏在內心中的不良情緒發洩出去, 減少患精神疾病的幾率。

2.參加娛樂活動——下班後徹底放鬆

在下班後儘量不要考慮太多工作方面的煩心事, 可以隨心所欲的看看自己喜歡的雜誌、散文、小品, 緩解心理壓力。 找朋友出去開心一下, 聊天、唱歌、逛街都是很好的放鬆方式。

3.及時轉換角色——享受家的溫暖

許多人可能既是員工, 又是項目負責人, 回家還要扮演父母、子女等角色。 每個角色都有對應的責任, 會使人角色混亂, 心力交瘁。 不妨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做個自我暗示, 丟掉公司的包袱, 換上家人的角色, 享受家的溫暖。

4.轉視——換個角度看問題

“橫看成嶺側成峰”, 任何事物都有積極和消極的方面。

同一客觀現實或困境, 計入從某一角度來看, 可能引起消極的情緒體驗, 使人陷入心理困境;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就可以發現積極的意義, 從而使消極情緒體驗轉變為積極情緒體驗, 走出心理困境。

5.合理宣洩情緒——適時“爆發”小宇宙

情緒有的可以昇華, 有的也不一定要昇華, 在適當的場合下, 合理的宣洩一下自己的情緒, 同樣可以起到心理調節的作用。 因此, 要學會合理宣洩情緒, 首先要注意情感宣洩的物件、地點、場合、方式等, 切不可任意宣洩, 無端遷怒與他人或他物, 造成不良後果。

日常生活中的上班族最難以走出“心累”的怪圈, 工作的無聊和壓抑, 往往會對生活失去興趣, 心理疲勞無處宣洩, 以上這幾條希望能夠幫助您合理的調節好心理,

從身體到心裡都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