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疾病預防>正文

中藥小百科——蛤蚧(géjiè)

蛤蚧為較常用中藥。 始載《開寶本草》因其叫聲而命名。 別名仙蟾、大壁虎。 為脊柱動物爬行綱、有鱗目、守官科動物蛤蚧, 除去內臟的乾燥軀體。 氣腥, 味微鹹, 以體形肥大, 尾完整不殘者為佳。

主要成分:含動物澱粉、蛋白質、脂肪。

功效與作用:補肺腎、止喘嗽, 有滋補、強壯作用。

炮製:剁去頭足、除去竹片、生用。

性味:咸, 溫。

歸經:入肺、腎經。

主治:虛勞咳嗽, 氣喘, 肺痿, 咯血, 消渴, 陽痿, 腰膝無力等症。

臨床應用:主要用於虛喘。

1、治虛症喘咳, 包括腎陽虛和肺陰虛所致的慢性喘咳, 例如支氣管哮喘、心性喘息、肺氣腫, 特別是治療肺結核引起的喘咳、痰中帶血,

蛤蚧更是常用藥。 或配百部、紫菀、五味子;或配貝母、桑白皮、杏仁等。 水煎服, 方如蛤蚧湯。 也可單用蛤蚧注射液。

急性支氣管炎、肺炎所致的喘咳, 蛤蚧療效不顯著;咳喘屬風寒痰飲者也不宜用。

2、用於治腎陽虛之陽痿、性機能減退、五更泄瀉、小便頻數, 可與朝鮮參、五味子、核桃肉共研末為丸服食, 或配馬戟、茯苓、白術等。

此外, 也用於治久病體弱、神經衰弱。

使用注意:蛤蚧可水煎服、制丸散, 或浸酒服。 著名的蛤蚧酒就常用於補腎壯陽, 但對喘咳者, 酒有刺激性, 反為不利, 最好還是焙乾後蜜炙成蜜丸, 或研碎, 和藥沖服。

用量:浸酒用1~2對, 鮮品剖形後去內臟, 浸入50度米酒內。 幹品研末, 一般用0.9~1.5g大劑用3~6g, 最好取尾(習慣上認為藥力在尾),

配其他滋補湯藥沖服。 又可用 蛤蚧一對清燉, 或加瘦豬肉、冬蟲草燉服。

處方舉例:蛤蚧湯:蛤蚧1對, 百部12g, 紫菀9g, 五味子1.5g, 杏仁9g, 桑白皮9g, 水煎服。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