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與胯是連接人體上下的中樞, 所以練習太極自然少不了對腰胯的練習, 那麼你知道如何練習胯麼?不清楚的話就趕緊來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胯”是人體下肢三大關節之一, 是下肢三節之根, 胯關節是腰與腿連接的重要樞紐。 胯的技擊作用很大。 拳論日:“有不得機不得勢處, 身便散亂, 其病必於腰腿求之。 ”腰與腿的靈活性關鍵在於練好胯關節。 因此, 有經驗的拳師講“得機勢應求腰胯”。 胯的作用表現在:它可以調節上下肢協調, 是行氣主要關卡, 是產生爆發力的源泉, 是體重的承擔者, 是技擊進攻的武器。
一、研究胯與其他關節的關係
練太極拳要求襠要開, 圓撐、虛撐、虛靈, 實質上是對胯骨的要求, 若要開襠, 胯根必須鬆開撐圓。 胯不開, 襠為人字夾襠。 既不能承受體重的重壓, 又不能使身體重心下降。 上下肢必然變為呆滯, 特別是對腰軸的旋轉影響很大, 影響爆發力的產生。 要使腰胯旋轉一致, 必須做到塌腰, 脊柱骨節相對松沉。 肋骨下的腹機要放鬆, 這樣使體重落到胯骨之上。 進行運動時, 只須注意胯的旋轉, 就能帶動腰部的旋轉。 下肢的外撇裡扣, 也全憑胯關節的松活圓轉, 上下肢的靈活性全靠胯的領帶。 拳勢中腰胯的平行旋轉甚多, 發力就是在胯的旋轉速度加快時產生。 引化來力也只須松轉而避之。
拳諺講:“襠內自有彈簧力, 靈機一動鳥難飛。 ”看似強調襠勁, 實際是對胯的旋轉的強調, 只要久練胯的松沉、圓轉, 速度由慢加快就能超越鳥飛之速。 臀擊和髖擊是直接使用的技術。 臀部訓練要求“斂臀”與“泛臀”兩者辯證訓練。 斂臀是為了內氣團聚, 通過靜勢的收斂臀部、提肛托腹的動作, 才能使“氣沉丹田”。
初練時, 可儘量放鬆臀部和腰部的肌肉。 輕輕使臀肌肉外下方舒展, 然後, 再輕輕向前向裡收斂。 就像用臀把骨盆包起來, 又像用臀把小腹托起來那樣。 斂臀須與塌腰、松胯、屈膝、開襠、圓襠、提肛等要求有機結合起來, 這門功夫才能增進。 臀部的技擊作用是平素練出來的, 左臀、右臀或全臀技擊要見機而用。 臀擊是對付背後敵方而用的。
二、胯的單勢練法
1、轉腰胯功 ①兩腿站立與肩同寬, 全身放鬆, 塌腰落胯, 胯根撐開而松沉。 膝微屈, 兩眼平視, 意念集中在胯根。 ②雙手上升於腹前, 兩手背朝前, 手心向身體, 兩中指相對, 兩手距離約一拳, 在臍部前,
2、開合胯功 ①立正姿勢起勢, 雙手叉腰, 四指朝前, 拇指朝後, 兩膝微屈, 頂頭懸, 沉肩塌腰落胯。 ②上肢不變, 先提左腿松胯, 重心移在右腿上, 松胯。 左胯旋轉裡合, 左腳尖領勁, 合後左腳尖點地成虛步;然後, 再鬆開左胯, 腳尖領勁外撇落地, 在右腳前約一尺距離, 左右腳尖方向相反, 方向都朝外, 踩在同一直線上。 ③接上勢, 重心放在左腿上, 松胯提右腿, 右腳尖領勁, 以胯帶腰, 體向左側旋轉裡合, 右腳尖點地成虛步。 ④接上勢, 以胯帶腰帶腿,
3、高踢腿功從立正姿勢開始。 雙手叉腰, 四指朝前, 拇指朝後, 虛靈頂勁, 沉肩垂肘, 含胸塌腰, 氣沉丹田, 先踢左腿, 胯鬆開高踢, 先腳尖朝下勾, 腳面伸展踢, 再腳尖朝上勾踢。 先左後右, 儘量使胯骨鬆開, 筋、骨、皮同時放鬆拉長, 這樣反復高踢, 左右各10次。
4、擺腳轉胯立正姿勢開始。 雙手叉腰, 四指朝前, 拇指朝後, 虛領頂勁, 沉肩垂肘, 含胸塌腰, 氣沉丹田, 先左高踢腿, 不落再向外側擺擊。 與體側旁齊, 再下落還原位。 踢時腰要鬆開, 通過擺腳旋轉, 拉長胯旁肌肉。 先左後右, 反復訓練, 左右各數遍。
5、跌岔開胯 ①立正姿勢開始, 虛領頂勁, 沉肩垂肘, 含胸塌腰,氣沉丹田,落胯屈腿微蹲。 ②兩手握拳交叉於襠前為下十字手,上肢軀幹正直松沉,先橫出左腿,左拳與腿橫伸同步。右拳上掤于頂,左腳尖上翹,腳跟後側全都鋪地,右膝屈彎成90度,裡側落地,開胯,臀部完全著地。 ③上肢左拳隨前弓腿前穿,左腳後跟與右腳裡側同時用力蹬地,把身體撐起,頭部要領勁。成左弓步時,再變右勢,以左胯為軸,體向右旋轉跌岔,臀部、右腳後側、左腳裡側都同時著地。右拳隨右腿前伸,左拳畫弧上掤,眼視前方,這樣反復練習,左右各10遍。
6、旋轉臀胯 ①身體自然站立,兩足距離略比肩寬,足尖朝前,兩眼平視,虛領頂勁,沉肩垂肘,雙手叉腰,四指朝前,拇指朝後,松腰落胯,襠開圓,膝微屈,兩腳平行朝前,平實踏地。 ②接上勢,意導胯臀向左向前,順時針旋轉胯臀,要儘量畫圓,向前轉收臂,向後轉臀,順時針轉10圈,然後逆時針轉10圈。
三、走架訓練胯勁
練拳架時,在體力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要加大運動量,身體下蹲前進、後退時邁步要大。虛領頂勁、沉肩墜肘時,含胸拔背,松腰落胯,兩胯根要始終保持窩形;邁步時,實足的胯根要微向裡抽旋而下沉,腰胯同時旋轉。要做到外三合,有時錯對相合,有時同步相合,上下保持一條直線。移重心時,實腿胯要松沉屈折,另一腿要放鬆隨腰轉前提,先合胯,後開胯。定勢時虛實分明,先塌腰,後收斂臀,胯再放鬆,胯襠既開又合,保持骶骨有力。要注意的是,胯為核心,先注意上下一整體旋轉,再研究上下肢非同步旋轉的配合。
總之,腰襠要密切協調配合,活腰應松襠松胯,塌腰應開襠開胯落胯,擰腰應扣襠轉胯。只要靈活地掌握了胯關節的開合、松沉、旋轉,腰襠勁的耐力、彈力、爆發力就能產生,這樣才能悟出太極拳技擊之奧妙。
開胯練習
方法一
1、坐:兩腳腳心相對,兩肘成90度,兩手掌心按在兩個膝蓋上,盤地而坐,丹田呼吸三次。2、抬膝:將全身放鬆,丹田吸氣,隨著吸氣兩個膝蓋略微向上抬。3、按膝:全身放鬆,丹田呼氣,隨著呼氣兩手往下按兩個膝蓋,使膝蓋、兩腿外側貼到地面。這樣一吸一呼,一按一抬連續練習,幾天即可徹底開胯。隨著胯開得程度,向下按兩個膝蓋貼地,讓靜止的時間逐漸加長,最好達到三分鐘以上。
方法二
兩隻腳開立略微大於肩,兩隻腳尖指向身體外側,身體正直,兩手叉在腰間。然後慢慢的下蹲,等到大腿與地面平行時,在慢慢的起立。切記蹲起一定要慢,剛開始會有些前俯後仰,可以先用手扶著桌椅牆壁練習,然後慢慢的過渡到不用手扶就可以完整的做到。
方法三
開前胯就是站外八字,最好兩隻腳在一條線上,然後半蹲,讓骨盆和大腿交接部向內收斂。一次練習1——2分鐘,開始時可能會覺得彆扭,練習的久了就會習慣了。
開後胯就是站內八字,最好兩隻腳在一條線上,然後半蹲,讓膝蓋儘量向內收斂,腳尖不能超過膝蓋,身體儘量後坐,當感覺到臀部的骨盆向外翻那就對了。還要把腿部肌肉內旋,讓重量全部到達腳底(腳跟和腳內側),如果只到膝蓋,就會對膝蓋有損傷。一次練習1——2分鐘,剛開始也會很彆扭,但是練習的久了也會習慣。
開胯後,骨盆增加了橫向的移動距離,打拳時,開則骨盆向兩邊打開,合則骨盆從兩側往前包合,太極拳將開合,所以骨盆也忙得很。
松胯練習
我們學練太極拳雙胯必須鬆開,襠部撐圓。松胯哪怕鬆開一點點都行,不松胯或未松胯時不能使內氣內勁產生。
松胯的標準:雙胯能下沉,襠開圓,雙腿曲膝;上身的重量能通過胯膝往腳上負重,胯部相對不負重;雙胯隨身體重心移動胯部也能適當負重,轉換靈活,下盤穩固。
松胯的感覺:人自身的重量已經紮在膝部以下小腿及腳跟部;在膝部不前傾的前提下,胯部能上下起伏;人上身的重量往下松沉時,胯部有一種釋放能量的感覺,從上往下釋放;當你收縮會陰部時,胯部有一種吸的感覺。
大家通過靜練和慢練,細細體悟會找到感覺。
結語:看了上面的文章相信你對如何練習胯部應該有了足夠的瞭解,練習太極拳最重要的是堅持,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否則中就難以練出真功夫!
含胸塌腰,氣沉丹田,落胯屈腿微蹲。 ②兩手握拳交叉於襠前為下十字手,上肢軀幹正直松沉,先橫出左腿,左拳與腿橫伸同步。右拳上掤于頂,左腳尖上翹,腳跟後側全都鋪地,右膝屈彎成90度,裡側落地,開胯,臀部完全著地。 ③上肢左拳隨前弓腿前穿,左腳後跟與右腳裡側同時用力蹬地,把身體撐起,頭部要領勁。成左弓步時,再變右勢,以左胯為軸,體向右旋轉跌岔,臀部、右腳後側、左腳裡側都同時著地。右拳隨右腿前伸,左拳畫弧上掤,眼視前方,這樣反復練習,左右各10遍。6、旋轉臀胯 ①身體自然站立,兩足距離略比肩寬,足尖朝前,兩眼平視,虛領頂勁,沉肩垂肘,雙手叉腰,四指朝前,拇指朝後,松腰落胯,襠開圓,膝微屈,兩腳平行朝前,平實踏地。 ②接上勢,意導胯臀向左向前,順時針旋轉胯臀,要儘量畫圓,向前轉收臂,向後轉臀,順時針轉10圈,然後逆時針轉10圈。
三、走架訓練胯勁
練拳架時,在體力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要加大運動量,身體下蹲前進、後退時邁步要大。虛領頂勁、沉肩墜肘時,含胸拔背,松腰落胯,兩胯根要始終保持窩形;邁步時,實足的胯根要微向裡抽旋而下沉,腰胯同時旋轉。要做到外三合,有時錯對相合,有時同步相合,上下保持一條直線。移重心時,實腿胯要松沉屈折,另一腿要放鬆隨腰轉前提,先合胯,後開胯。定勢時虛實分明,先塌腰,後收斂臀,胯再放鬆,胯襠既開又合,保持骶骨有力。要注意的是,胯為核心,先注意上下一整體旋轉,再研究上下肢非同步旋轉的配合。
總之,腰襠要密切協調配合,活腰應松襠松胯,塌腰應開襠開胯落胯,擰腰應扣襠轉胯。只要靈活地掌握了胯關節的開合、松沉、旋轉,腰襠勁的耐力、彈力、爆發力就能產生,這樣才能悟出太極拳技擊之奧妙。
開胯練習
方法一
1、坐:兩腳腳心相對,兩肘成90度,兩手掌心按在兩個膝蓋上,盤地而坐,丹田呼吸三次。2、抬膝:將全身放鬆,丹田吸氣,隨著吸氣兩個膝蓋略微向上抬。3、按膝:全身放鬆,丹田呼氣,隨著呼氣兩手往下按兩個膝蓋,使膝蓋、兩腿外側貼到地面。這樣一吸一呼,一按一抬連續練習,幾天即可徹底開胯。隨著胯開得程度,向下按兩個膝蓋貼地,讓靜止的時間逐漸加長,最好達到三分鐘以上。
方法二
兩隻腳開立略微大於肩,兩隻腳尖指向身體外側,身體正直,兩手叉在腰間。然後慢慢的下蹲,等到大腿與地面平行時,在慢慢的起立。切記蹲起一定要慢,剛開始會有些前俯後仰,可以先用手扶著桌椅牆壁練習,然後慢慢的過渡到不用手扶就可以完整的做到。
方法三
開前胯就是站外八字,最好兩隻腳在一條線上,然後半蹲,讓骨盆和大腿交接部向內收斂。一次練習1——2分鐘,開始時可能會覺得彆扭,練習的久了就會習慣了。
開後胯就是站內八字,最好兩隻腳在一條線上,然後半蹲,讓膝蓋儘量向內收斂,腳尖不能超過膝蓋,身體儘量後坐,當感覺到臀部的骨盆向外翻那就對了。還要把腿部肌肉內旋,讓重量全部到達腳底(腳跟和腳內側),如果只到膝蓋,就會對膝蓋有損傷。一次練習1——2分鐘,剛開始也會很彆扭,但是練習的久了也會習慣。
開胯後,骨盆增加了橫向的移動距離,打拳時,開則骨盆向兩邊打開,合則骨盆從兩側往前包合,太極拳將開合,所以骨盆也忙得很。
松胯練習
我們學練太極拳雙胯必須鬆開,襠部撐圓。松胯哪怕鬆開一點點都行,不松胯或未松胯時不能使內氣內勁產生。
松胯的標準:雙胯能下沉,襠開圓,雙腿曲膝;上身的重量能通過胯膝往腳上負重,胯部相對不負重;雙胯隨身體重心移動胯部也能適當負重,轉換靈活,下盤穩固。
松胯的感覺:人自身的重量已經紮在膝部以下小腿及腳跟部;在膝部不前傾的前提下,胯部能上下起伏;人上身的重量往下松沉時,胯部有一種釋放能量的感覺,從上往下釋放;當你收縮會陰部時,胯部有一種吸的感覺。
大家通過靜練和慢練,細細體悟會找到感覺。
結語:看了上面的文章相信你對如何練習胯部應該有了足夠的瞭解,練習太極拳最重要的是堅持,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否則中就難以練出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