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穴位的應用, 總的說來, 是根據病情選擇的。 按成年人的內部疾病許, 其病除脾胃病與生活飲食有關外, 大多數則與情緒有關。 因為人與人在社交活動中, 難免有事與願違的複雜矛盾的產生, 從而, 就相對地影響人的精神生活。 因而, 取頭部的穴位, 常以安神取穴:瞳子髎穴, 或太陽、風池、百會穴。
對於脾胃不和, 或胃氣不降的頭痛或頭昏時, 則取攢竹、頭維、百會穴。
上述頭部兩種配穴方法, 前者, 應用須結合疏肝解鬱, 因風池瞳子髎穴為膽經穴, 以其為肝、膽相表裡;太陽穴, 雖為經外奇穴, 但作用與瞳子髎穴相同。
例如, 感冒頭疼, 或是高血壓頭疼, 可在各病治療處方的基礎上, 另外, 加用頭部推運法。
假如, 頭疼兼有目疼流淚(目與頭相聯繫), 則取頭維穴, 配頭臨泣穴。
慢性頭昏, 而覺頭腦空虛時, 則取風池穴, 配腦空穴。
急性頭昏疼, 脖項硬, 則取風池穴, 配天柱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