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按壓內關穴。 指腹緊緊按另一前臂內側的內關穴, 位於手腕橫紋上三指處, 兩筋之間, 先向下按, 再做揉按, 兩手交替進行。 對於平時心動過速的人, 手法由輕到重, 同時可以配合震顫並輕揉。 對於有心動過緩的人, 則要用強刺激手法, 用力揉按。 每天每側按壓3到5分鐘即可。
二, 點揉神門穴。 神門穴是安神養心最好的穴位之一。 點揉此穴能夠鬆弛白天過渡緊張焦慮的中樞神經,
三, 拍打心前區。 用右手掌或者半握拳, 拍打心前區, 拍打48次, 用力程度以患者感到舒適即可。 這對於消除胸悶有一定效果。 在拍打的時候, 患者最好配合腹式呼吸, 改善胸腹腔血液迴圈, 起到對心臟的按摩作用。
中醫治療冠心病的方法:辨證論治
(一)氣滯血瘀證
1、症狀:胸悶, 氣短, 心胸疼痛較劇, 心痛陣作,
2、證候分析:氣滯血瘀, 胸中氣機不暢, 則胸悶、氣短。 心脈不通, 不通則痛, 故心胸疼痛。 瘀血凝滯, 故痛處固定不移。 暴怒則肝氣上逆, 氣瘀互結, 則可致心痛發作。 手少陰心經循肩背而行, 故痛引肩遞增甚則心痛徹背。 瘀血阻塞心脈, 氣血運行不暢, 故心悸、怔忡。 弦脈主痛, 瘀血內停, 阻滯脈絡, 故肢冷唇青, 舌暗紅或紫暗, 有瘀斑瘀點或舌下靜脈青紫, 脈澀或結代。
3、治法:活血化瘀、通脈止痛
4、方藥:血府逐瘀東加減
桃仁12克紅花9克當歸9克生地黃9克川芎5克赤芍6克牛膝9克桔梗5克柴胡3克枳殼6克甘草3克
隨證可酌加郁金、延胡索、沉香、丹參、益母草、五靈脂、三七、乳香、沒藥等。
(二)痰濁阻塞證
1、證狀:心胸悶塞, 疼痛時作, 陰天加重, 痰多, 或白痰或黃痰, 呼吸不暢, 形體肥胖, 舌苔白膩或水滑或黃膩, 脈滑。
2、證候分析:痰濁阻滯胸中, 脈絡不通, 胸陽不振, 氣機不暢, 故心胸悶塞, 疼痛時作, 呼吸不暢。 痰濁多兼寒邪, 故陰天加重。 痰濁之邪困脾, 脾主肌肉四肢, 脾氣受困, 則身重乏力。 痰濁壅塞, 則痰多, 苔白膩或水滑, 脈滑。 痰濁日久化熱, 故可見黃痰, 舌苔黃膩。
3、治法:通陽散結、寬胸豁痰
4、方藥:瓜蔞薤白半夏東加味
瓜蔞實12克薤白9克半夏12克白酒適量
痰飲為主或兼寒者, 可酌加桂枝、乾薑、茯苓、白叩仁、細辛等。
痰鬱而化熱者, 可酌加竹茹、枳實、黃連、膽星、茯苓、陳皮、郁金等。
痰阻胸中, 氣機不暢, 致氣滯血瘀, 故常於理氣豁痰之時與活血化瘀藥配合, 可加入丹參、桃仁、紅花、赤芍、川芎、當歸、益母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