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藥膳食療>經絡按摩>正文

女性保健 多按摩這些穴位

女性冬季保健多按摩這些穴位, 下面小編為你詳細介紹。 冬季寒冷, 要注意暖身禦寒, 特別是體質較弱的女性, 冬天是保健養生的最重要的季節。 我們平時可以自己按摩身體的穴位來達到保暖養生的效果。 這些穴位在哪裡呢?女性冬季按摩保健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穴位和方法。 小編收集了一些中醫專家給出的一些適合女性冬季自我按摩保健樣的一些穴位, 希望大家經常按摩按摩這些穴位, 防治疾病, 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怕冷、精神不振試試大敦穴

在冬天這個季節, 人體最大的感受就是寒冷, 尤其是對於女性朋友來說。 中醫穴位中的大敦穴能夠有效地輔助治療冷感。 對很多人來說, 冬季是一年當中工作效率最低的, 因為很多人很容易犯困。 自古以來, 大敦穴就被人們認為是鎮靜及恢復神智的重要穴位。 所以無論是冬季怕冷的女性朋友,

還是容易犯困、精神不振的女白領都不妨嘗試一下這個穴位的功效。

在腳大拇趾趾甲靠第二趾一側2毫米處為大敦穴。 按摩大敦穴一般採用指壓法:指壓時強壓7~8秒鐘, 才慢慢呼氣, 冬季起床容易賴床的女性朋友不妨在暖暖的被窩裡重複按上幾次。

緩解痛經健脾滲濕試試地機穴

在寒冷的冬季, 不少怕冷的女性更糾結每個月的那幾天, 因為在冬天痛經好像會痛得更加厲害。 陶雪芬特別提醒廣大女性讀者朋友, 秋末冬初是痛經患者症狀最嚴重的時節, 除了做好保暖工作之外, 如果症狀不是非常明顯, 不妨試試按摩地機穴。

地機穴有健脾滲濕、調理月經的功效, 它可以治療腹脹、腹痛、食欲不振等脾胃方面的病, 還可以治療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等病。 地機穴為脾經之郤穴, 是本經經氣深集的部位, 具有較強的解痙鎮痛, 行氣活血之功, 氣行則血行, 脈道充盈, 氣血流暢, 經筋和緩, 疼痛自止。 地機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 當內踝尖與陰陵泉穴(小腿內側, 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的連線上,

陰陵泉穴下3寸。 大家可用食指指腹點按地機穴周圍, 尋找最敏感點, 用拇指的指腹由輕及重地按壓敏感點, 以能忍受為度。 堅持按壓1分鐘, 每天進行1~2次。

消除雙下巴試試大迎穴

到了冬季, 很多女孩子喜歡吃火鍋等, 甚至夜宵的量和頻率也會加大, 但是, 冬季也是容易長脂肪的時候, 雖然身體基本被厚厚的冬裝包圍, 即使“發福”也不容易被看出來, 但是露在外面的雙下巴卻多少讓愛美的女士有些尷尬。 如何消除雙下巴呢?試試按摩大迎穴吧。 大迎穴在面部下頜骨部位, 嘴唇斜下方、下巴骨的凹處, 雙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併攏伸直, 將無名指置於嘴角處, 食指所感覺到的動脈搏動處便是。

按摩方法是, 雙手拇指指腹按於大迎穴, 其他手指支持于面部, 呼氣時用拇指指腹點按大迎穴5秒, 吸氣時松離, 重複按摩30次, 以局部感到酸脹並向整個面部放射為好。 按摩大迎穴有增進臉部血液迴圈和使皮膚緊縮的功能, 可以消除雙下巴, 預防臉部鬆弛, 還可輔助治療牙痛、口腔疼痛。

穴位按摩法:點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體前正中線任脈上,肚臍上4寸,是足陽明胃經的募穴,是胃經經氣結聚之處,點按中脘穴能夠促進經氣運行,調節胃的功能。用手指點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鐘,至局部產生發熱感。

穴位按摩法:揉按心窩

心窩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體表的對應區,用手掌以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溫暖、舒暢,有調節中焦氣機,使胃氣通暢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脹症狀明顯,可由心窩處開始重複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穴位按摩法:推按兩肋

兩手掌在身體兩側由乳☆禁☆房下緣向下推按至側腰部,使局部發熱,能夠疏通肝膽經,調暢氣機。

經常練習這些手法可以有效調節胃功能,達到養胃、暖胃,調暢中焦氣機、預防胃疾病的療效。

穴位艾灸法:艾灸中脘穴

用艾條灸中脘穴10-15分鐘,或用艾罐灸20-30分鐘。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於五指的寬度。中脘穴有調胃補氣、化濕和中、降逆止嘔的作用,灸療可改善胃疾。

穴位艾灸法:艾灸足三裡穴

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月一橫指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20-30分鐘。經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補益脾胃、扶正培元、調和氣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穴位按摩法:點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體前正中線任脈上,肚臍上4寸,是足陽明胃經的募穴,是胃經經氣結聚之處,點按中脘穴能夠促進經氣運行,調節胃的功能。用手指點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鐘,至局部產生發熱感。

穴位按摩法:揉按心窩

心窩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體表的對應區,用手掌以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溫暖、舒暢,有調節中焦氣機,使胃氣通暢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脹症狀明顯,可由心窩處開始重複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穴位按摩法:推按兩肋

兩手掌在身體兩側由乳☆禁☆房下緣向下推按至側腰部,使局部發熱,能夠疏通肝膽經,調暢氣機。

經常練習這些手法可以有效調節胃功能,達到養胃、暖胃,調暢中焦氣機、預防胃疾病的療效。

穴位艾灸法:艾灸中脘穴

用艾條灸中脘穴10-15分鐘,或用艾罐灸20-30分鐘。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於五指的寬度。中脘穴有調胃補氣、化濕和中、降逆止嘔的作用,灸療可改善胃疾。

穴位艾灸法:艾灸足三裡穴

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月一橫指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20-30分鐘。經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補益脾胃、扶正培元、調和氣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