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刮手指治百病,99%人不知道
手部有6條經脈循行,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密切相關,那麼要如何運用這6條經脈才能幫助我們遠離病痛呢?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個特別簡單的方法,每週一次,輕鬆疏通五臟經絡,經絡通了,讓你百病不侵!刮痧板上面有一個凹槽,這個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
2017-11-23 556 -
人體有3處“火爐”,冬天,每天按一按,比吃火鍋還暖和!
治療手腳冰涼,主要在於活血化淤、疏通經絡、改善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按摩法,可以改善手腳冰冷,如果經常按摩以下3個穴位,能有很好地療效。按揉陽池穴取穴:陽池穴的名字,就意味著囤聚太陽的熱量。它位於手背手腕上,尋找的具體方法是,先將手背往上
2017-11-15 180 -
脾虛濕重多按太白穴,功效好過薏米山藥粥!
【太白穴的位置】太白穴位於足內側緣,當第一蹠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太白穴位的作用功效】1、緩解治療胃痛、腹脹、腸鳴、泄瀉、便秘、胃痙攣,胃炎,消化不良、腸炎,痔瘡、痢疾等;2、緩解治療體重節痛、腰痛不可俯仰、身重骨酸、下肢麻痹或疼痛等;
2017-11-01 944 -
手上一奇穴位讓你肝血充足眼睛亮、頸、肩、腰病一起收!
後溪穴,手太陽小腸經上穴位,輸(木)穴,八脈交會穴(通於督脈)。【取穴位置】後溪穴位於人體的手掌尺側,微握拳,當第5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即把手握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穴位解剖】當小指展肌起點外緣,有指背動
2017-11-01 255 -
秋季艾灸背部比養更重要,驅寒排寒預防婦科病
中醫認為,背為陽,腹為陰,人體背部分佈的基本上是人體的陽經,所以背部的脊柱是主一身陽氣的督脈所在。督脈與六陽經有聯繫,稱為“陽經之海”,故其統攝一身之陽,全身陽氣的運行都與脊柱有關,因而,背的保養與臟腑的功能息息相關,更與我們的身體健康密
2017-10-24 129 -
高血壓患者多按這幾個穴位,可緩解病情
中醫則認為,高血壓就是血液迴圈不順暢了,問題是出在血管,血液,腎臟上面。通俗來說,就是血管有斑塊,血栓,彈性差了,另外就是血液垃圾多,血液粘稠,從而造成血液迴圈難的問題,這個時候,血壓自然就上升了。另外,腎虛後,血液過濾不乾淨,長期導致血
2017-10-24 108 -
天氣已涼, 陽虛體質為什麼急需艾灸?
中醫養生立足中醫學理論,以“治未病”為核心,主張三因制宜,其中包括形神共養、協調陰陽等一系列養生原則。治未病源於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其內容廣博,一直以來指導著中醫的臨床實踐和防病保健,關鍵在於已病前的保健防病。古時就有記載“上工治未病
2017-10-24 51 -
艾灸怎麼補足女人氣血?
都說女人氣血足才會自然漂亮,但怎麼才知道自己是否氣血不足呢?其實是可以通過我們的眼睛、皮膚、頭髮、耳朵、手、指甲等身體部位來預知的。接下來,健康頻道小編就告訴你怎麼從這幾個部位來看你的氣血是否足夠,讓你及時補血養顏。方法/步驟眼睛明亮、專
2017-10-24 90 -
一套經絡養生操,從頭練到腳手把手教會您!
家都知道,中醫是我們國家的瑰寶,其中就包含了經絡養生。經絡是人體氣血的通道,經絡不通百病生,一大半人都有這個問題。今年三伏天超長待機,長達40天,冬病夏治的週期也就更長。很多人通過貼三伏貼,飲解暑湯治療體內寒邪宿疾,其實,除了這些,我們還
2017-10-24 142 -
艾灸調理氣血,從內根除長斑因素
一般接近30歲的女人,幾乎都有色斑,可以說是每個女人的痛。艾灸調理氣血,從內根除長斑因素,讓你白的健康,白的自然,白的安全。祛斑方式很多,西式的祛斑產品經常有報導含重金屬,或者成分不合格,存在風險,影響皮膚健康。中式祛斑比較溫和,治本,
2017-10-24 90 -
肚臍與健康的關係,能夠防病治病的養生大穴
肚臍是我們人體重要的穴位,叫做神闕穴。我們日常可以通過觀察肚臍的變化,來判斷身體是否健康、或者是否出現某種疾病。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肚臍與健康的關係。肚臍是人體大穴從本質上來說肚臍是胎兒出生後,臍帶脫落後留下的疤痕。在中醫裡,肚臍是個能夠防
2017-09-29 91 -
秋天女性最需要的保養的地方不是臉,是它?
我們國家的很多女性朋友,由於天生體質較弱,或者是後天比較貪涼,喜歡食用冷飲,導致體質偏寒。體質偏寒最明顯的人最明顯的特徵是冬季手腳冰涼,有些寒氣較重的女性,甚至一年四季手都是涼的。而我們的肚臍也就是道醫所講的神闕穴是與五臟六腑連接,並且暴
2017-09-29 69 -
養肝第一大穴每天按一按,排肝毒,消火氣
很多人生病,特別是急病之前,比如腦血管、冠心病發作之前,多有動怒的經歷,屬於肝火旺、肝陽上亢的最多見。這種情況,在春天更明顯,因為春天是中醫說的“肝”所主的季節,中醫“肝”的各種特點在春天都會被放大。所以在平時可以用自身的消氣穴,幫你降肝
2017-09-28 106 -
如何簡單有效的預防肝火旺盛?
很多人生病,特別是急病之前,比如腦血管、冠心病發作之前,多有動怒的經歷,屬於肝火旺、肝陽上亢的最多見。這種情況,在春天更明顯,因為春天是中醫說的“肝”所主的季節,中醫“肝”的各種特點在春天都會被放大。所以,在春天,可以用自身的消氣穴,幫你
2017-09-28 139 -
長強穴主治:便秘、腰脊痛、癔病、腰神經痛等
有的人認為堅持會讓我們變得更強大, 但有時候放手也會如此。長強穴是位於尾骨端與肛門之間的一個穴道,又名尾閭穴。長:迴圈無端,長大,旺盛;強:健行不息,強壯,充實。古人修練氣功,小周天即是打通任督二脈,以意導氣,起自督脈尾閭,循脊骨,上百
2017-09-25 132 -
人體六大長壽穴位,好好保養延年益壽
在全身的經穴中,足三裡穴大名鼎鼎,被譽為“長壽穴”。從中醫角度講,足三裡穴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乃五俞穴之一,同時是掌管全身的“四總穴”之一。四總穴:四穴指合穀、列缺、足三裡、委中;總,足概括、總結之意。將全身十四經所屬之數百穴的功能歸納成
2017-09-19 115 -
百會通天氣,一穴通全身
頭為精明之府、百脈之宗,人體的十二經脈都聚會在此,而百會穴位於頭頂部正中央,是人體陽氣最充盛的地方,對於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經常按摩這個穴位,可以將人體的一半經絡以及大部分的穴位都帶動起來。對於身體漸虧、身體虛弱的中老年朋友
2017-09-14 106 -
艾灸可有效緩解高血壓
高血壓病是一動脈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慢性全身性血管性疾病,血壓高於19/12千派克診斷為高血壓。本病早期無明顯症狀,部分患者會出現頭暈、頭痛、心悸、失眠、耳鳴、乏力、顏面潮紅或肢體麻木等不適表現。中醫認為本病多因精油過度緊張,飲酒過度
2017-09-14 62 -
胃痛腹脹滿的艾灸治療方法
中樞,經穴名。出《素問·氣府論》。屬督脈。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當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十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第十肋間動脈後支。主治胃痛,嘔吐,腹脹滿,黃疸,腰背痛,以及肝炎,膽囊炎等。 功能作用:本穴位於腰背部,近脾胃,故可治療
2017-09-14 68 -
養肝第一大穴,每天按一按排肝毒消火氣
肝火實火之一種,是指肝亢的病理現象。由肝失疏泄,氣鬱化火或肝熱素盛所致,與情志激動過度也有一定關係。臨床多見目赤、易怒、頭痛、脅痛、口苦、吐血、咯血、脈弦數等證。肝火旺盛主要由生活不規律、心情積鬱導致。中醫有“肝主目”的說法,因此肝火
2017-09-13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