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脾胃虛弱怎麼辦?我有最好的食療方

脾胃虛弱的患者往往表現為胃脘部隱隱作痛, 喜溫喜手按, 脹滿不舒服, 食後更嚴重, 飲食減少, 沒有食欲, 或者饑餓也不欲飲食。 面色暗淡沒有光澤, 精神疲憊沒有力氣, 容易拉肚子。 這種情況下就應選取甘溫平和、補中益氣之品來健脾益氣, 和胃溫中, 下面介紹兩種健脾的食物。

紅棗——強健脾胃果

紅棗又稱大棗、幹棗、靈棗、良棗, 其味甘, 性溫, 入脾胃經, 有補脾和胃, 益氣生津的作用。 《神農本草經》記載大棗“主心腹邪氣, 安中養脾, 助十二經。 平胃氣, 通九竅, 補心氣、少津液、身中不足, 和百藥”。 張錫純也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論紅棗“津液濃厚滑潤,

最能滋養血脈, 潤澤肌肉, 強健脾胃”, 可見其對紅棗調補脾胃功用的肯定。

正是因為紅棗能“強健脾胃”, 從而實現了其“滋養血脈, 潤澤肌肉”的功能。 脾胃強健, 飲食物得到充分的消化, 水穀精微得以吸收, 則氣血化生有源, 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方能得以潤養。

因此, 凡是症狀表現為形體瘦弱、神疲乏力、面色萎黃、飲食減少、大便溏薄或先幹後溏的, 都可以配合食用紅棗。

紅棗的吃法很多, 可以水煮食, 也可合粳米煮粥食用, 或是和薏苡仁、山藥等作羹食用。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凡有痰濕、積滯、齒痛、蟲病者, 均不宜食棗。

因為大棗含糖量很高, 所以會腐蝕牙齒;而中醫認為大棗會助濕壅滯, 如果痰濕比較盛的人,

要少食用大棗。

①參苓棗蜜飲

材料:黨參、茯苓各10克, 陳皮8克, 紅棗6枚, 甘草5克, 生薑5克, 蜂蜜適量。

做法:將以上前6 味洗淨, 放入鍋中, 加適量水, 大火煮沸, 改小火煎煮40 分鐘, 去渣取汁, 待藥汁轉溫後兌入蜂蜜, 攪勻即成。 早晚分服。

功效:健脾益氣, 和胃溫中。 適用於脾胃虛弱表現為食少乏力, 大便溏薄者。

②大棗黑木耳飲

材料:大棗10 枚, 黑木耳10 克, 陳皮5 克, 紅糖適量。

做法:將黑木耳用水浸泡、發開、洗淨。 大棗洗淨後去核。 將黑木耳、陳皮、大棗放入砂鍋中, 加適量水, 用大火煮開, 改小火煨煮30 分鐘, 放入紅糖, 稍煮片刻, 待糖全部溶化後即成。 早晚分服。

功效:健脾和胃, 養血溫中。 適用於脾胃虛弱而表現為面白無華, 飲食減少, 倦怠乏力者。

③人參大棗粥

材料:人參粉5 克,

大棗10 枚, 粳米100 克, 冰糖適量。

做法:將大棗、粳米洗淨, 放入鍋內, 加入人參粉和水適量, 先用大火煮沸後, 再用小火煮至爛熟成粥, 加入適量冰糖, 攪勻備用。 早晚分服。

功效:益氣補中, 健脾養胃。 適用於脾胃虛弱而表現為氣短乏力, 食欲缺乏者。

山藥——健脾補虛之猛將

提到健脾, 山藥是另一位猛將。 山藥又稱山芋、山薯, 是薯蕷科植物薯蕷的根莖。 其味甘、性溫, 入肺、脾、腎經。 有健脾補虛, 滋精固腎, 治諸虛百損, 療五勞七傷的作用。 《神農本草經》記載:“味甘, 溫, 主傷中, 補虛羸, 除寒熱邪氣, 補中益氣力, 長肌肉。 久服耳目聰明, 輕身不饑延年。 ”清代醫家陳修園說, 山藥氣平入肺, 味甘入脾, 而脾統血, 主四肢, 脾氣足則不饑, 四肢輕健;肺主氣, 肺氣充則輕身,

氣力倍增。 是用於滋養補益的常用藥。

山藥含有的澱粉酶被譽為消化素, 能分解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 維持機體的營養供應。

山藥的鮮品可以燉煮食用, 也可作為蔬菜燒炒, 還可以煮爛作餡。 其飲片可以煎榨取汁烹製食用。

①山藥陳皮紅棗羹

材料:陳皮10 克, 山藥50 克, 紅棗10 枚, 白糖適量。

做法:將山藥去皮洗淨, 切片, 與陳皮、紅棗同放入鍋中, 加適量水, 小火煮成稀羹, 加入少量白糖, 調勻即成。 上下午分服。

功效:健脾和胃。 適用於脾胃氣虛而氣懶言, 倦怠乏力, 食少的人食用。

②山藥豬肉粥

材料:山藥50 克, 豬裡脊肉60 克, 粳米100 克, 精鹽、植物油、川椒粉各適量。

做法:粳米洗淨。 山藥去皮, 洗淨, 切成片。 將豬裡脊肉洗淨, 切成小塊, 在鍋中加入植物油炒至5 成熟,

加適量的水, 與粳米、山藥片一同煮成稀粥, 粥將成時加入精鹽、川椒粉, 再煮一二沸即成。 早晚分食。

功效:健脾養胃, 益氣和中。 適用於脾胃氣虛而表現為飲食減少, 納食不香等症狀。

③炸山藥

材料:鮮山藥500 克, 豆腐皮3 張。

做法:將山藥洗淨, 削去皮, 切成小塊, 用豆腐皮包裹, 外澆以麵糊, 入溫油鍋炸至黃熟為度。 佐餐食用。

功效:溫胃健脾, 消食和中。 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胃脘部隱隱作痛, 喜溫喜按, 脹滿不適, 食後更甚等症狀。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