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梅幹, 瞭解日本的人或許會比較熟悉, 但也有一部分人並不知道這是什麼。 成語“望梅止渴”中的梅子曬乾醃漬過後, 即成梅幹, 也就是未經過食品加工的話梅。 有說法稱, 肚子疼的時候吃梅幹能夠緩解, 這是真的嗎?
研究結果表明, 梅幹中含有的檸檬酸和甲醛具有抑制微生物和細菌繁殖的作用,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人大多數喜歡在飯團或者便當中放一個梅幹的原因, 這樣不但能夠調味, 還能夠預防料理變質變味, 影響健康。 幽門螺旋桿菌的變形、運動會誘發胃癌, 而梅子中則含有使這種細菌失活的成分,
綜上所述, 近年來針對梅干進行的研究認為, 梅幹具有抗菌活性化, 對於消化系統有好處, 但其對於人類的有效性尚無可足夠信賴的研究資料支撐。 因此, 吃梅幹在臨床上是否真的具有緩解腹痛的效果, 也尚無明確的臨床資料支撐, 其效果從實際上來說, 可能因人而異, 針對梅幹的健康屬性進行的研究仍在繼續, 相信不久以後可能會有更多關於梅幹的有力資料出現。
肚子痛怎麼辦?對號入座疼痛的性質
脹痛:常與氣相伴, 胃或腸裡有很多空氣感覺很脹, 多為機能性腸胃障礙。
絞痛:多是痙攣在搗亂, 好像在把東西絞轉的痛, 多為結石、腸堵塞、急性腸炎。
刺痛:好像用針刺般地疼痛,
燒灼痛:往往是胃酸多, 像胃裡有團火在燃燒。 多為消化性潰瘍或其前兆。
隱隱作痛:可以忍住, 輕微的痛感。
悶痛:像有重物壓著, 或肚子裡有東西而不舒服。
咬痛:好像有什麼東西在裡面啃咬的痛。
感覺疼得厲害不厲害
劇痛:是指痛到令人受不了的程度, 不排除:胃或十二指腸穿孔、膽囊(道)結石、闌尾炎及腸梗阻、輸尿管結石、嵌頓疝等, 女性有下腹部疼痛時, 應特別注意子宮外孕或婦科其他急症。
輕痛: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附件炎、慢性盆腔炎等疾病。 如何看病掛號
根據腹痛輕重緩急, 可按以下順序就診:
1、普通外科 發生在右上腹和右下腹的急性腹痛, 一般首次就診應掛普通外科。
2、消化內科 發生在中上腹、左上腹、左下腹的急性腹痛, 或者慢性上腹痛伴反酸或嘔吐、腹瀉的病人, 應去消化內科就診。
3、泌尿外科 急慢性左、右腰腹痛, 伴血尿的, 應確診有無泌尿系統結石、前列腺肥大造成的尿瀦留等。
4、婦科 女性病人, 在行經期、月經中期或者有停經史的, 突發急性腹痛, 應去婦科就診。 確診是痛經還是宮外孕等疾病。
5、兒科 14歲以下的兒童, 應該去看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