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人來說, 他們都覺得疾病是突然來襲, 其實任何的疾病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 只是我們並沒有關注身體的變化, 所以認為疾病是突來就來的。 常言道:“每天照一照, 有病早知道”。 那麼想要瞭解健康狀況, 每天起來不同通過觀察舌頭來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健康人的舌頭應是舌體柔潤, 舌質淡紅, 舌面上鋪有薄而均勻的、幹濕適中的白苔, 此謂“舌淡紅, 苔薄白”。 但是患病後, 舌質與舌苔就會發生變化。 因此, 經常觀察舌象, 可以瞭解健康狀況, 及時自我保健與調理。 中醫認為, 舌與臟腑是通過經絡和經筋的迴圈運行聯繫在一起的。
看舌象
觀舌象主要是觀察舌體及其顏色的變化, 它反映出臟腑、氣血、虛實的變化。
舌質顏色淡紅、潤澤、白中透紅、津液潤澤, 說明此人身體健康。 淡白舌, 一般為氣血虧損或虛寒體質, 多見於大病之後、久病之後或先天不足的人。 舌質紅絳, 多為熱證, 舌尖紅者為心火太盛, 多見心煩失眠等表現;舌邊紅者為肝膽火盛, 多見急躁易怒;舌中紅者, 為胃火太盛, 常有燒心泛酸等表現。
舌兩側出現瘀血點, 是內分泌代謝紊亂、色素沉著所致, 更年期婦女常有這種舌象。
舌體脹胖多與痰、濕、熱、毒有關。 若舌體瘦小、乾癟, 多為陰血虧, 虛火旺。 若舌常伸長吐露唇外, 稱為“吐舌”, 多見嬰幼兒心脾有熱。 若舌色紅絳短縮, 多為痰濕內阻。 若舌體緊縮, 不能伸張, 多為重證。
舌伸出時偏向一側為該側舌下神經麻痹的徵象;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和神經官能症的患者, 舌伸出時常有麻痹顫動。 若舌體軟縮, 伸張無力, 多為氣血兩虛, 陰液虧損, 筋脈失養。 若舌根強硬, 言語不清, 多為中風的先兆。
查舌苔
中醫認為, 舌苔由胃氣所生,
苔色主要有白、黃、灰、黑四種。 白苔主表證和寒證, 病情較輕。 黃苔一般主裡證、熱證。 灰苔多為裡證, 黑苔多為重證。
健康人的舌苔多為薄白津潤。 厚苔或少苔、剝苔都是疾病的表現。 舌面有苔但部分剝落, 表明胃氣或胃陰受損, 也見於維生素缺乏時。 苔膩說明有痰濕, 古書上說“怪病多由痰作祟”, 需要加以重視。 如果苔質疏鬆, 顆粒較大, 舌邊、舌中厚, 如豆腐渣樣就叫腐苔, 這是食積胃腸的表現, 也就是俗稱的“吃多了”。
舌體中間出現一小塊無苔, 常表示體內缺乏營養, 睡液分泌減少所致;舌的兩側邊緣出現青紫色條紋或形狀不規則的黑斑、瘀點,
凡病邪表淺者, 其苔多薄白不幹, 多見於疾病初起、慢性病等不甚嚴重的疾病;病邪漸轉深者, 其苔則漸由白而黃, 由薄而厚, 由潤而幹, 多見於脫水、酸中毒等。 舌苔由白而黃, 由黃而退, 由退而複生新薄白苔者, 為順象, 乃疾病好轉之徵兆;舌苔由白而灰, 由灰而黑者, 為逆象, 乃疾病惡化之象徵。 如見到舌如去膜豬腰子樣、鏡面狀、烘糕樣等,
地圖舌是舌苔有一處或多處剝脫, 剝脫的邊沿高突如框, 形如地圖。 鏡面舌為舌苔全部脫落, 舌面光滑如鏡, 舌質紅, 也稱鏡面紅舌。 臨床上, 地圖舌和鏡面舌多見於消化不良、慢性腹瀉的患者, 其中, 地圖舌在胃腸功能較差的兒童中較多出現。
在一般情況下, 舌質與舌苔的變化是統一的, 其主病也就是兩者的綜合。 例如內有實熱則多見苔黃舌紅;內有虛寒則多見苔白舌淡。 熱邪內盛, 津液耗損則苔乾燥;寒濕內停, 水津上泛則苔滑潤。 但是, 在疾病的過程中, 由於人體臟腑氣血與病邪之間的複雜變化, 臨床上也會見到患者的舌質與舌苔不相一致的情況, 但只要進行細緻全面的分析, 也不難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繫,這就需要在臨床中長期觀察。
舌的神氣和胃氣
舌神是全身神氣表現的一部分,舌神的基本特徵反映在舌象上,主要表現在舌色和舌體運動兩方面。舌色紅活鮮明,舌質滋潤,舌體活動自如者為有神氣;舌色晦暗枯澀,活動不靈便,為無神氣,其中尤以舌色是否“紅活”作為辨別要點。有神之舌說明正氣充足,生機旺盛,病中見之也為善候,提示預後良好;無神之舌說明正氣衰敗,生機已微,預後較差。《形色外診簡摩》指出:“舌苔無論何色,皆屬易治;舌質既變,即當察其色之死活。活者,細察底裡,隱隱猶見紅活,此不過血氣之阻滯,非髒氣之敗壞也;死者,底裡全變,幹晦枯痿,毫無生氣,是髒氣不至矣,所謂真髒之色也。”
舌有無胃氣,主要觀察舌苔是否有根。有根苔是有胃氣的徵象。無根苔提示胃氣衰敗,是無胃氣的徵象。
總之,舌象有神氣、有胃氣者,表明正氣未衰,病情較輕,或病情雖重,但預後良好;舌象表現無神氣、無胃氣者,多提示正氣已虛,病情較重,或不易恢復,預後較差。
也不難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繫,這就需要在臨床中長期觀察。舌的神氣和胃氣
舌神是全身神氣表現的一部分,舌神的基本特徵反映在舌象上,主要表現在舌色和舌體運動兩方面。舌色紅活鮮明,舌質滋潤,舌體活動自如者為有神氣;舌色晦暗枯澀,活動不靈便,為無神氣,其中尤以舌色是否“紅活”作為辨別要點。有神之舌說明正氣充足,生機旺盛,病中見之也為善候,提示預後良好;無神之舌說明正氣衰敗,生機已微,預後較差。《形色外診簡摩》指出:“舌苔無論何色,皆屬易治;舌質既變,即當察其色之死活。活者,細察底裡,隱隱猶見紅活,此不過血氣之阻滯,非髒氣之敗壞也;死者,底裡全變,幹晦枯痿,毫無生氣,是髒氣不至矣,所謂真髒之色也。”
舌有無胃氣,主要觀察舌苔是否有根。有根苔是有胃氣的徵象。無根苔提示胃氣衰敗,是無胃氣的徵象。
總之,舌象有神氣、有胃氣者,表明正氣未衰,病情較輕,或病情雖重,但預後良好;舌象表現無神氣、無胃氣者,多提示正氣已虛,病情較重,或不易恢復,預後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