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忽視痤瘡危害大 痤瘡易引發膿皮病

痤瘡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黑頭粉刺、白頭粉刺、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囊腫。 如毛囊性丘疹中央右一黑點, 稱為黑頭粉刺;如周圍色紅, 擠壓時有米粒樣白色脂栓排出, 且無黑頭、有灰白色的小丘疹, 則稱為白頭粉刺。 若發生炎症, 粉刺則呈紅色, 頂部長出小膿皰, 膿皰破潰痊癒後, 可遺留暫時色素沉著或有輕度凹陷的疤痕。 嚴重時可形成結節、膿腫、囊腫等多種形態的皮損, 破潰後形成多個竇道和疤痕, 嚴重者出現橘皮臉, 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

臨床上通常以一兩種損害較為明顯, 往往同時存在油性皮脂溢出,

從而併發頭面部脂溢性皮炎, 表現為面部油膩發亮, 還可發生成片的紅斑, 且覆蓋油性痂皮, 常年不愈。 聚合性痤瘡是一種丘疹、結節、囊腫、膿腫、竇道、疤痕等多種損害混合發生的重症痤瘡, 病程長, 多發於男性。

痤瘡的臨床特點

痤瘡好發於面部, 尤其是前額、頰部、下頜, 其次為上胸及後背部。

表現為白頭粉刺、黑頭粉刺, 白頭粉刺為針頭至小米粒大小的灰白色丘疹, 不易擠出脂栓, 黑頭粉刺為擴大的毛孔中有黑點, 加壓後可擠出脂栓。 患者皮膚油膩、光亮。 病情繼續發展可出現紅丘疹、膿皰, 甚至出現結節、囊腫、膿腫、瘢痕等損害,

臨床上分別將表現為結節、囊腫損害的痤瘡稱為結節性痤瘡、囊腫性痤瘡;將多種損害同時存在,

特別是形成膿腫、囊腫、破潰、流膿及瘢痕的痤瘡稱為聚合性痤瘡。

一般在青春發育期後傾向於自愈, 部分患者可遺留瘢痕。 然而, 部分患者發生痤瘡年齡較晚, 或痤瘡持續的時間較長, 臨床上一般將超過25歲仍有痤瘡表現的稱為青春期後痤瘡或遲發性痤瘡。

痤瘡易引發的3種膿皮病

痤瘡引起的膿皮病主要與皮脂腺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導管的角化異常及炎症等因素相關。 細菌易在皮膚表面繁殖, 所以膿皮病的發生率較高。 由鏈球菌和葡萄球菌引起的常見的皮膚感染常通過與病人直接接觸而感染, 皮損開始為少數散發的鮮紅色丘疹或水皰, 並形成膿皰最後膿皰破裂露出糜爛面。 膿皰瘡常發生在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

還可引起毛囊炎、癤與癤病﹑丹毒等。 病情嚴重的患者, 還可引發淋巴結炎或其他病症。

1﹑毛囊炎。 毛囊炎好發於有毛髮及易受摩擦部位, 特別是頭皮、後頸及背部, 經常接觸油脂或瀝青的工人, 則四肢常受累。 易發生在瘙癢性皮膚病基礎上。

2﹑癤與癤病。 癤是炎症性的、毛囊周圍的膿腫, 最常見於面部、頸部、腋下、臀部、大腿、會陰等處。 起初常常是一個硬的小結節, 成熟後有波動感, 中央頂端可出現白色膿栓。 破潰後排出膿液和膿栓, 疼痛減輕, 症狀痊癒, 留有瘢痕。

3﹑丹毒。 是一種累及真皮淺層淋巴管的感染, 主要致病菌為鏈球菌引起, 常經皮膚或黏膜的細小傷口進入人體。 潛伏時間長反復發病, 受累部位有觸灼痛感,

淋巴結腫大, 也可出現膿皰、水皰或小面積的出血性壞死。 好發於小腿、顏面部。

溫馨提示:治療痤瘡要認清症狀, 找出病因, 治療時應遵循醫囑, 切勿擅自用藥。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